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721中外音乐史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721中外音乐史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2

2017年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721中外音乐史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 6 2017年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721中外音乐史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 12 2017年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721中外音乐史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 17 2017年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721中外音乐史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 20

一、名词解释

1. 学堂乐歌

【答案】学堂乐歌是一种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及教唱的歌曲,以及为此而编创的歌曲。创作方式以依曲填词为主,旋律多选自日本、欧美曲调或中国传统乐曲、民歌曲调,也有少量自创曲调。歌曲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大部分反映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的爱国思想,还有一些宣传妇女解放、反映学生生活,也有少部分鼓吹封建伦理道德。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曾志态等,代表作品有《体操一兵操》、《春游》等。学堂乐歌标志着我国近代音乐历史的开端。

2. 谭小麟

【答案】谭小麟,作曲家、琵琶演奏家。谭小麟是近代中国室内乐创作的主要作曲家,代表作品有《小提琴和中提琴二重奏》、《浪漫曲》、《弦乐下重奏》及《自君之出矣》、《彭浪矶》等。谭小麟的音乐风格有新古典主义音乐的鲜明印迹,创作讲究作品的整体布局,有很强的逻辑性,在创作和教学中都贯穿着欣德米特的现代作曲理论体系,并力图将其与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在当时中国乐坛独树一帜。

3. 《新诗歌集》

【答案】《新诗歌集》是近代歌曲集。共收录了赵元任于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14首歌曲,如《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也是微云》、《海韵》等。歌词均选自当时著名的白话体新诗,在音乐旋律、和声上有意识地进行“中国化”的探索,并在“序”中提出具体理论观点。这些歌曲鲜明地反映了“五四”新文化精神,代表着20世纪20年代我国音乐创作的高水平。

4. 刘雪庵

【答案】刘雪庵是作曲家。他的旱期作品主要为抒情乐曲,其中《踏雪寻梅》、《飘零的落花》、《枫桥夜泊》等乐曲典雅高洁,温柔敦厚,艺术韵味浓郁; 另一类抒情乐曲则借鉴占乐府的通俗易懂,如《早行乐》、《采莲谣》等婉转动听,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九·一八”事变后其创作风格转变为铁与血的呐喊,代表作有抗战歌曲《长城谣》、《离家》、《上前线》:独唱歌曲《红豆词》、《春夜洛城闻笛》:钢琴曲《中国组曲》等。

5. 萧友梅的《问》

【答案】《问》是一首艺术歌曲。易韦斋词,萧友梅曲,作于1922年,初刊于歌曲集《今乐初集》。全曲结构严谨、情绪深沉,歌词偏于古雅,音乐借鉴德国古典歌曲的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作者在祖国外受帝国列强凌辱、内有军阀混战的现实下,忧虑和不满的情感。

6. 冼星海

【答案】冼星海是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冼星海一生创作有数百首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代表作有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交响曲《民族解放》等。其作品多具有鲜明的爱国思想,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当时的抗日斗争生活。

二、简答题

7. 简述刘天华对二胡艺术的贡献。

【答案】刘天华对二胡艺术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二胡曲创作和对二胡的改进和发展上。创作方面,他创作了二胡十大名曲,是近代流传最广的二胡曲。这此乐曲充分体现了其富十个性的创新精神和继承传统学习西洋的同时又有新发展的创作特色。民族器乐改进方面,他对民族器乐教学,尤其是二胡教学,有着重要的贡献。首先是通过他的二胡教学实践,为二胡在高等艺术教育中争得了合法的地位。他参考小提琴、钢琴等西洋乐器的教学经验,编写了包括47首练习曲的《南胡练习曲》和一套琵琶练习曲,努力探索科学的教学体系,改变了二胡、琵琶口传心授的旧教学方法,而使之纳入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轨道; 他以成功的教学实践培养了蒋风之、储师竹、陈振铎等二胡名家,形成了独具风格、影响深远的第一个二胡学派。他对二胡音乐的其他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改进。如改制二胡,从而改良其音色、音质; 创造了二胡弓法、指法及其他演奏符号。使二胡音乐的记谱法规范化; 采用小提琴固定音高定弦法等等。这些关系到一胡艺术表现、传播、教育的基础建设,有效地促进了近代一胡艺术的发展。

8. 简述青主的音乐贡献。

【答案】(1)创作

1920年根据宋代苏轼的名作《大江东去》所谱写的同名艺术歌曲,是

我国近代最早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作者运用戏剧性朗诵与抒情性咏叹相结合的音调,并配以和声和非常钢琴化的伴奏,以此塑造出气势磅礴又意境深远的音乐形象。代表作品:《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

(2)理论

中国最早的音乐美学家。代表性论著有美学著作《乐话》和《音乐通论》。他认为音乐是一种“上界的语言”。

9. 什么叫“学堂乐歌”?

【答案】自1904年左右开始,在新式学堂开设的“乐歌课”上教习的歌曲(1903年,张之洞首先将音乐课作为课程在新学堂中施行)。这此歌曲的曲调太多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歌曲(包括此艺术歌曲),由此留学欧日回国的学人填上具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内涵的新词而成。代表曲目有《何日醒》(夏颂莱编词)、《中国男儿》、《十八省地理历史歌》、《黄河》、《扬子江》等。

10.我国清代戏曲的四大声腔有哪些?

【答案】昆腔、高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

11.山歌音乐具有怎样的艺术特征?

【答案】山歌音乐的艺术特征可归结为如下几点:

(0)坦率、直露的表现手法和热情、奔放的音乐性格。

(2)自由、悠长的节奏和节拍。

(3)高亢的曲调。

(4)曲式结构:

乐段结构上,常见的两句体和四句体的结构,北方多为两句体,南方多为四句体(常见有的前两句相同或相近、有的二、四句相同,也有的是起、承、转、合式结构)。而这些结构都可看成是二句体的变化、发展。另外有一些特殊的结构,如“赶五句”、“连八句”(陕南、四川等地),也是以上下句的对应式乐段为基础的。如“赶五句”是在两个上下句乐段之间,加入一个音乐材料有些变化的第三句; 而“连八句”则己形成三部曲式,但仍是以上下句的对应式乐段为基础,在两个上下乐段之间,插入一个完整的四句数板乐段。乐句的变化形式:山歌的乐句结构常常出现不对称的现象,使山歌的音乐显得自由奔放、无拘无束。

12.简述刘天华的民族器乐创作与国乐改进。

【答案】刘天华1922年到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任国乐导师,1927年发起成立国乐改进社,刘天华一生共创作10首二胡曲,开拓了二胡音乐的新天地。既重视对我国传统民间音乐遗产的继承,又重视对外国音乐科学理论和经验的借鉴,以兼收并蓄的方针从中西音乐文化的交融中推进我国民族音乐事业的新发展。使民族器乐教学走上专业化道路。为我国民族器乐发展开创了一条新路,为我国民族器乐在专业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表演事业中争取到重要的地位,为我国民族器乐发展揭开了历史新篇章。简述刘天华的二胡曲创作比前人有哪些突破。答:刘天华的十首二胡曲贯穿着刘天华国乐改进的思想。他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中,打出一条新路来。

在作品形式结构和乐思的展开原则上,他一方面有意识保留了以往多段连缀的结构特点,和主题音调作自由加花变奏的乐思展开原则,另一方面大胆吸收了西方音乐创作典型的主题音调的重复、移位重复、扩展、对比等乐思展开原则,以及主题部通过三部性结构和主题变奏结构原则。使在刘天华的作品中,保留了民族风韵,又体现出中西交融的民族特色。调式、调性方面,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