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808教育技术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形成性评价

【答案】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所谓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2. 流媒体技术

【答案】流媒体技术也称流式媒体技术. 所谓流媒体技术就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上网站服务器,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要等整个压缩文件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才可以观看的网络传输技术。该技术先在使用者端的计算机上创建一个缓冲区,在播放前预先下一段数据作为缓冲,在网路实际连线速度小于播放所耗的速度时,播放程序就会取用一小段缓冲区内的数据,这样可以避免播放的中断,也使得播放品质得以保证。

3. 虚拟现实技术

【答案】虚拟现实技术是指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使用户以自然的方式感知虚拟环境中的客体并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从而产生身临其境感受的一种技术。创建和体验真正意义上的虚拟环境需要包括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接口技术、传感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和设备的支持。

4. 支架式教学

【答案】支架式教学,即教师或其他助学者通过和学习者共同完成蕴含了某种文化的活动,为学习者参与该活动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独自无法完成的任务。而随着活动的进行,逐渐减少外部支持,让位于学生的独立活动,直到最后完全撤去脚于架。

5. virtual community

【答案】中文为虚拟社区。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展示

6. 先行组织者

【答案】先行组织者是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他在教学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7. 网络教育

【答案】网络教育又称为远程教育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需要往校舍安坐于课室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通常是业余进修者,由于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因此可以随时随地上课。学生亦可以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种不同管道互助学习。远程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生的教育。

8. 概念图

【答案】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概念图的理论基础是Ausubel 的学习理论。知识的构建是通过已有的概念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开始的。学习就是建立一个概念网络,不断地向网络增添新内容。为了使学习有意义,学习者个体必须把新知识和学过的概念联系起来。Ausubel 的先行组织者主张用一幅大的图画,首先呈现最笼统的概念,然后逐渐展现细节和具体的东西。

二、简答题

9. 教育技术有哪些研究范畴?

【答案】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两个范畴,包含了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5个方面:(1)设计范畴:设计包括过程的设计和资源的设计。在实践中主要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而把学习资源的设计整合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过程的设计是详细说明学习条件的过程。设计的目的是生成策略和“产品”。设计范畴至少包括四个理论与实践方面:教学系统设计、讯息设计、教学策略和学习者特征。

(2)开发范畴:开发范畴的基础是教学媒体的开发。开发就是把媒体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物理形式的过程。开发范畴包括设计、制作和发送的功能。这个范畴可根据媒体的制作技术分为四大类: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和整合技术。

(3)利用范畴:利用就是使用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的活动。“利用”描述了学习者与教学材料和系统的相互联系。这个范畴要求系统地使用、传播、推广、实施和制度化。它受到政策和法规的限制。它的四个了范畴是:媒体利用、革新推广、实施和制度化以及政策和规定。

(4)管理范畴:管理范畴是教育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许多教育技术工作人员应尽的职责。这个范畴最早是从对媒体中心、项日计划和服务管理中演变而来的。这里的管理指的

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来控制教育技术。它的子范畴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发送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等。

(5)评价范畴:评价就是确定教学和学习是否合格的过程。评价范畴包括:问题分析、标准参照测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0.影响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

【答案】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有身心发展状况、认知结构、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学习动机,以及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

(1)身心发展状况

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状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学习者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学习者的生理发展指的是学习者生理调节机能方面的变化,相对于学习者的心理发展,心理学家把它比做硬件的发展; 学习者的心理发展指学习者心理调节机能方面的变化。一方面,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以学习者的生理发展水平为物质前提; 另一方面,遵照“用进废退”的原则,学习也可以促进学习者生理的发展。与此类似,学习与学习者的心理发展之间也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2)已有认知结构水平

已有的认知结构是学习者的学习得以发生与保持的关键因素,认知结构有三方面的特性,第一个特性是认知结构是否具有“可利用性”——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存在能对学习新观念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 第二个是认知结构是否具有“可分辨性”——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与当前所学新观念之间的异同点是否清晰可辨。第三个是认知结构是否具有“稳固性”——只有起固定、吸收作用的原有观念比较稳定、牢固,才有利于学习的发生与保持。了解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有助于设定学习过程的起点,即确定当前所学新概念、新知识的教学起点,这是实现个别化教学和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

(3)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自觉地用来提高学习成效的谋略,即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应掌握的学习规则、程序和技巧。迈克卡等人对学习策略的成分进行了总结,认为学习策略应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

(4)学习风格

关于学习风格的构成,一般可以划分为五个部分,三个层面:

①学习风格的认知成分,如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具体型和抽象型、冲动型和沉思型等; ②学习风格的情感成分,如学习兴趣、态度、焦虑、价值观等;

③学习风格的意动成分,如毅力与坚持性以及是否善于言语表达、是否动手操作等。以上三部分构成了学习风格心理性层面;

④学习风格的生理性倾向成分,如对学习环境中声音、光线、温度、学习时间以及不同感觉通道的偏爱;

⑤学习风格的社会性倾向成分,如喜欢独立或结伴学习、竞争或合作学习等。后两种构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