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社会保障901社会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控制的度

【答案】社会控制的度,是指社会规范对社会行为限制的程度。

①社会控制度的只个维度:控制力度、控制刚度、控制网络致密度

②三者关系:力度、刚度、致密度既是社会控制度的三个维度,同时三者之间也应该有一个协调、祸合的关系。其中,力度和致密度是山社会预先规定的,刚度则是山社会控制实施过程的状况决定的。

③考察社会控制是否适度的三个角度:历史的角度、社会稳定的角度、社会成员自由程度的角度

④适度社会控制的意义

,其中第一个标准是定性标准,后两个标考察社会控制是否适度的三个标准(或称三个角度)

准是定量标准,可以建立一组社会指标体系,定量衡量社会稳定性和社会成员的自由程度,以判断社会控制是否适度。只有当社会控制的力度、刚度和控制网络的致密度都符合这三个标准时,整个控制体系才是适度的社会控制。

2. 萨皮尔一沃尔夫假说

【答案】萨皮尔一沃尔夫假说是语言相对论,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一种文化中的内容,只有用该文化中的语言才能得到充分表达; 另一层意思是,发源于某一文化中的概念,如果用另一种文化中的语言去讲,意思就会有所不同,至少在人们心目中唤起的意象不同,这也是可想而知的。

3. 泰罗制

【答案】弗里德里克·泰罗在20世纪初创建丁科学管理理论体系,他这套体系被人称为“泰罗制”。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的中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人的努力方向,以便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工人的生产效率,使劳资双方都能获得最大的效益。

4. 阶层性贫困

【答案】阶层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安排下,在大约均质的空间区域或行政区划内,某些群体、家庭或个人,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文化程度不高、家庭劳动力少、生产资料不足、缺少社会关系等原因,而导致竞争生活资源的能力较差,从而陷于贫困状态。

5. 社会控制

【答案】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

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6. 初级越轨

【答案】初次越轨是由标签理论学者提出的,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偶然发生的、程度较轻的越轨行为。标签理论认为,冲突在导致各个违法者的产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犯罪实际上是由社区规定的。他认为罪犯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指明、规定、识别、区分、描述、显示以及形成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过程。后来,学者们又分析了初次越轨和再次越轨,以说明社会反应的意义,并且认为,每个人都会发生一些不同程度的越轨,但大多数是偶然的,程度也不严重。如果这种越轨行为被其他人发现并公诸于众的话,他就会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这时他的处境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就可能从初次越轨变为再次越轨,由平常人变为一个经常有越轨倾向的危险人物,越轨者就可能成为他的身份。如果重要人士不判定此行为为越轨,并对他进行教导,此人就可能不再出现上述行为。

7. 集体行为

【答案】集体行为是指那些在某种社会因素刺激下,许多人脱离或违背社会制度和常规而共同做出的组织性、结构性和秩序性比较低的行为。它与“制度化行为”或“常规化行为”相对,而不是与“个体行为”相对。制度化行为是指接受稳定的、共同的角色期待指引的行为,又称常规行为。

8. 人口老龄化

【答案】人口老龄化或老化反映的是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动态变迁过程。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升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比例相应降低的过程。人口老龄化将可能带来家庭结构、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不仅是老年人的增多,而且也是老年人的老龄化过程,即在老年人中,高龄老人越来越多。老年人口的增多,同时也是其他年龄结构人口比例下降的过程。

二、简答题

9. 简述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

【答案】(1)意大利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帕雷托(V .Pareto )是最旱对精英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的学者。他认为精英这一概念与道德或名誉无关,它只是指在一定活动圈子中“具有最高才能指数的人”。他把精英分为两种:在政府中直接或间接发挥相当作用的人所组成的统治者精英和由其他人组成的非统治精英。

(2)他认为,只有在具有理想的社会流动和完美的开放社会中,精英的地位才能与卓越的才智相联。而社会现实是遗产继承、家庭关系等阻碍着人们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自由流动,因此,

精英称号与非凡才智相背离。为此,他宣扬最大限度地社会流动和职业开放。

(3)帕雷托认为,精英称号与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是精英衰败的表征,这种不平衡的潜在原因是低级阶层中优秀分子的聚集和高等阶层中劣等分子的聚集,而更深层的原因是社会流动不畅和精英循环受阻。他认为,由于社会的变化和精英能力的丧失,精英地位与能力已不均衡,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精英循环:非上流阶层的某些人转变为精英人物而替代老精英。如果统治精英或非统治精英拒绝来自公众的更具才华的成分的输入,就发生精英循环受阻,而其结果是:或者社会秩序衰败、国家和社会失衡,并导致社会堕落; 或者造成新的精英用暴力推翻过时的、无能的统治者精英。

10.领导作风的基本类型。

【答案】领导作风有三种基本类型:

(1)权威型。这种类型的领导人独自决定群体政策和分配任务,几乎是单纯发号施令。 (2)民主型。这种类型的领导人倾向于与群体成员讨论、交流以确定政策和任务,从而保证群体行动的一致。

(3)放任型。这种类型的领导人散漫怠惰,儿乎不对群体成员加以指导或组织,任其自由行动。

11.社会组织的发展过程一般包括哪几个阶段?

【答案】组织过程像一切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一样,也有从诞生到死亡的生命发展周期。一个组织的发展过程可以被描绘为五个重要阶段:①产生; ②成长; ③成熟; ④衰落; ⑤消亡。以下是对这五个阶段的简单描述:

(1)产生阶段

当一群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利益和需要而走到一起时便产生一个组织。组织开始时是相当不正规的,没有成文政策或正式的规章制度,许多相互作用处于日常的面对面接触的水平上,组织成员彼此能相互了解,甚至带有较强烈的私人感情色彩。当普通操作人员、中级管理部门以及顶端管理部门形成之后,一种等级阶梯于是便建立起来。这个时候组织的非正式倾向还是十分明显的。此外,此时组织的最高领导者或创始者强烈地影响和左右着组织,主导着组织的发展。

(2)成长阶段

当一个组织成功地吸纳到了成员,井且得到了他们的信赖,能富有效率地实现其目标,能被更大的社区所接受,它就通常能在相对稳定的结构中,在一整套目标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有序的运作模式,此时,组织便处于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组织开始变得较正规化,

组织更多的关系是其结构的分化、职能的细化和成员技能的专业化,而忽视了人的能动因素。且在这个阶段,利润(如果是一个经营性组织的话)和规模每年递增百分之几百也属常事。

(3)成熟阶段

在这个阶段,组织的成长变慢了,新的发展方向或者新市场、新产品开始被开拓穷尽,组织常常变得停滞下来。从成长阶段开始的那种制度化过程,现在逐渐演化成为造就僵硬的官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