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议程设置理论

【答案】议程设置理论是指新闻媒介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内容,从而使这些内容引起公众的注意和重视。议程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三个:①在当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参与了“社会现实的构建”,影响了人们头脑中对社会现实的构想; ②大众传播媒介从每日每时所发生的客观事实中挑选出极少数加以广泛传播,从而影响到受众对社会事务轻重缓急的考虑; ③事件在大众传媒中出现的频率,是受众赖以判断该事件重要性的主要依据。

2. 宣传者

【答案】宣传者是构成宣传过程的主体性因素,不但指某一个人,也包括一个团体或宣传机构(例如报社、电台、电视台)。宣传者不但是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切宣传的信源,而且宣传者的自身形象是决定宣传成败的重要因素,在有些情况下,是决定性因素。宣传者的自身形象主要是指宣传者在受众心目中的信任度,信任度和宣传效益成正比。

3. 延缓性新闻

【答案】延缓性新闻是对逐步发生变化的事情的报道。例如,天气渐渐热起来了,物价在慢慢降低,青少年的平均体重逐步增加等。它很难有明确时间,往往只能以“近来”、“最近,,、“近日”之类模糊词汇来写出时间的概述。

4. 新闻活动

【答案】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如在茶坊中,在车船上,在亲戚朋友聚会时,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互打听新闻。信件、传真和电话中也有新闻。现在,手机短信正成为人们相互传递新闻的重要途径。另外,开会、听报告、研究工作,同样可以了解到不少新闻。这些都可以算作新闻活动。

5. 拉里·金

【答案】拉里. 金是美国著名主持人,有“世界最富盛名的王牌主持人”之称。他是第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拉里·金以主持电台脱口秀著称。1985年,CNN 聘请他担任节目主持人,开播了“拉里·金现场”节目。这个节目成为了CNN 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拉里·金的主持特点直接、有人情味、随机,提问方式单刀直入,一针见血,又温文尔雅,注重受访者的感受。他一共为有线电视新闻网录制6000多次访谈,访谈嘉宾包括历任美国总统、国内外

政治人物、娱乐明星、体育明星和无数普通人。

6. 发展新闻学

【答案】发展新闻学由西方一批学者和发展中国家一批学者共同探讨而得出。发展新闻学主要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盛行,虽然在表述和应用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但其核心内容基本一致: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从核心内容出发,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媒介都程度不一地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 都十分注重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教育功育。

二、简答题

7. 如果你是一位记者,你将以何标准选择新闻?

【答案】新闻选择的标准是多样的,对任何新闻媒介来说,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规都是新闻选择的四项主要标准。

(1)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根据这个新闻定义,所选择的事实一要真实,二要新鲜。为此,要淘汰虚假的“事实”、陈旧的事实(当作背景用另当别论)、人们司空见惯的事实、空话连篇的“事实,,。

(2)新闻价值。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五个“性,,:①时新性—事件是新近发生的而且是社会大众所不知道的,即时间近、内容新。②重要性—事件和当前社会生活以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势必引起人们的关心。③接近性—地理上接近,读者首先要知道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因为本地发生的事情,对他们生活有更直接的关系; 心理上的接近,有些事情虽然发生在远方,但由于经济上、文化上、人事上有密切联系,远方发生的事情会引起公众感情上、心理上的共鸣。④显著性—名人、胜地和著名团体、单位的动态往往为世人所瞩目。⑤趣味性—通常说的奇事趣闻,富有人情味和高尚的生活情趣,能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

(3)宣传价值。宣传价值的素质包含五个方面,合称宣传价值“五性”:①与新闻媒介所持的政治主张、价值标准的一致性。②针对性。针对社会上的各种猜测、怀疑、歪曲、流言,选择事实进行有的放矢的宣传。③普遍性。事实中所包含的思想观点对广大受众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指导作用。④典型性。事实不但要和作者想说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而且能够有力地说明观点,所选用的事例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使人口服心服。⑤时宜性。有些新闻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来发表,才能够收到更大的宣传效益,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思想混乱。

(4)新闻法规。新闻法规是新闻选择的最后一道关口,其目的是“去毒”,即把危害国家或人民利益的新闻卡下来,不准公开传播。

某一事实在政治上、法律上容许不容许公开地传播是任何新闻机构必须考虑的问题。容许不容许的标准就是新闻法规。新闻法规一般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对新闻事业有强制性,目的在于约束新闻报道,以免危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

8. 辨析:新闻本源即是新闻来源。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新闻本源和新闻来源是不同概念,前者侧重于新闻的实质,而后者侧重于新闻的出处。

(1)新闻本源是指新闻的根本来源。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在新闻和事实的关系中,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唯物论的新闻本源观,尊重事实,坚持每一条新闻都以可靠、准确的事实为依据,在采访、写作、编辑中,都要力求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2)新闻来源,又称消息来源或信息来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新闻来源是指一则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观点材料的出处,它表明事实、观点和背景材料从何而来,由谁提供。广义的新闻来源既指新闻事实的提供者,又泛指构成新闻根据的全部新闻事实。

因此,题中“新闻本源即是新闻来源”的观点是错误的,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9. 简述新传播革命带来传播主导权争夺的主要表现。

【答案】新传播革命带来传播主导权争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传播革命打破了国家对传播渠道的垄断,赋予社会前所未有的传播资源,从而产生了社会与政府争夺传播卞导权的斗争。这里的社会,指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也包括每个公民。

(1)议程设置

过去,政府以其权威,决定信息发布的时机、场合、内容,从而设置国内公众的主要议程。现在,中国各级政府仍旧拥有巨大的信息优势,但公众凭借其人多势众,通过微博、博客等多种渠道随时随地把各种消息发布到网上,其中有不少引发热议。目前网上引发舆论热潮的各类事件,60%以上最早都由网民提供信息。这些信息都为公众设置议程。

(2)解读信息

事实只有一个,解读却有多种,不同解读,可以决定一个事件的意义、性质,影响事件的走向。

(3)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包括舆论指向、舆情力度,在政府与社会力量之问展开博弈。政府与社会力量之问争夺传播主导权的博弈可能是自觉的,也可能是自发的。在这场博弈中,有两种社会力量值得关注。

①新意见领袖

新意见领袖相对于旧意见领袖而言,是一个新群体,其力量源自其背后数以万计的忠实粉丝群。忠实粉丝群赋予新意见领袖强大的社会动员力。他们引领新的消费浪潮,倡导公益活动。最让新意见领袖群大显身手的领域是网络舆论,新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引发、引导、引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力。

②各种社会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