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35公共行政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答案】公共财政的经济稳定发展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等目的的职能。市场机制不能自发地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经济不是大幅度波动,就是为长期的持续的失业和通货膨胀所困扰。这就需要政府的干预和调节消除经济中的过大波动,使之能够相对稳定地发展。经济发展并不仅仅指经济增长,其还包括随着产出增长而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良性变化。宏观经济稳定的三大目标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2. 灯塔政府计划

【答案】灯塔政府计划,也称灯塔计划、标杆计划、全称灯塔地方政府计划,是指1998年布莱尔政府提出的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改革计划。计划的具体内容是中央政府的环境、运输和地方事务部每年选取特定公共服务领域或跨领域的服务项目,对在这一领域表现突出,服务最优质的地方政府进行表彰; 获奖政府将自己的经验与其他政府交流,共同提高服务的水平。灯塔地方政府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习型的公共组织,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3. 不应为行政责任

【答案】不应为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及其官员负有的不得实施某种行为的法律义务以及违反义务需承担的法律后果。由于行政行为可能造成的损害性后果,法律规定政府及其官员有不超越行政权限、不实施非行政管理、不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责任。这种责任在理论和实践上均表现为政府及其官员有不做一定事情的责任,即负有不应为行政责任。

4. 产出评估法

【答案】产出评估法是指通过对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活动效果的评价衡量其效率的一种方法。评估者需要排除其他因素,确立管理活动的净效益。这是社会项目评估研究的主要内容。这里讲的产出评估实际上是效益的评估。但如果把效益大小与投入进行比较分析,就涉及效率问题。

5. 辞退

【答案】辞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解除与公务员任用关系的制度。辞退是国家行政机关的一项法定权利,是行政机关单方面的法律行为。只要符合法定事由,行政机关即可按法定程序辞退公务员,而无需征得公务员本人的同意。辞退国家公务员,由所在机关提出建议,按管理权限报任免机关审批,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被辞退的国家公务员,不再保留国

家公务员的身份。

二、简述题

6. 简述政府理论创新的进程与内容。

【答案】发达国家与典范革命相联系的行政理论研究的创新进程,基本上是在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框架之下,围绕着政府的职能和政府的有效性展开的。

这一时期行政理论创新的进程大体上可以分为60年、70-80年代和90年代三个发展阶段,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有一些令人瞩目的理论和改革实践。如果说60年代的新公共行政强调公共利益和公共责任,首开了质疑传统行政典范合理性的先河; 那么,70-80年代新公共管理强调则是通过基于管理主义的政府制度创新,全面增强政府公共管理的有效性; 而90年代的“政府再造”或重塑政府运动,则进一步发展为以“企业家政府”为基本价值标准,全面重新审视传统的公共行政,进而重新定义政府。从总体上看。这一进程有三个较为明显的特征:

(1)不同时期的理论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致性和融违性,譬如,都主张改革政府的组织结构和人事制度,都强调降低和限制政府的公共开支,都要求尊重国民参与的意愿和权利,都重视公共利益和公共责任,都反对官僚主义和提高政府管理的有效性等等;

(2)不同时期均有占据主导地位的主流理论,从而形成了虽然相通但却不同的新的“典则规范”;

(3)否定传统典范和创立心的典则规范的深刻程度逐步抬升。

7.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国家依法行政的理论和实践历史变迁的特点。

【答案】从对资产阶级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国家依法行政的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变迁的分析,可以得出西方国家依法行政的理论和实践历史变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由重视立法转向重视行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体上都经历了一个从重视立法、强调立法高于一切,向重视行政、突出行政职能地位转变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的形成,一方面反映了执掌国家政权的资产阶级经济利益需求和政治任务的转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生活在节奏、广度和内容上的巨大变化以及公众价值标准的改变。在快速发展变化且极具不稳定性的未来社会条件下,与议会和法院相比较,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将继续是最有效的、最及时的国家管理形式。

(2)依法行政释义的宽泛化。资本主义国家依法行政释义的宽泛化,是在了百余年法制(治)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国家现象。行政权是在受到诸种法和法的传统的限制,并在社会公众其中包括政府官员对法的普遍认同和尊重的基础上扩展的。因此,行政权力扩展的适用范围多以特定或具体事项的变化为对象,通常不涉及立国根本。

(3)对行政权力扩展的制约。行政权力的扩展受到了只权分立国家权力体系中其他国家权力主体的制衡,使行政权力不可能悠意妄为。这种制衡一方面表现为立法机关通过法律的间接制衡; 另一方面表现为立法、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违法审查。

8. 比较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行政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答案】(1)人事行政管理是指政府为达成其职能、推行其工作,通过一定的人事机关及相应的制度、法规、方法和手段等,对其所任用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选拔、任用、培训、奖惩、考核、调配、工资福利、退职退休等方面的管理活动。具体来讲,“人事行政”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要义:

①人事行政是指政府对其所任用的工作人员的管理活动,人事行政的范围仅限于政府系统内部;

②人事行政的内容主要体现为政府的人事管理机构通过相应的人事行政制度,对政府人事问题所做的规划、决策、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

③人事行政的总体目标是力求政府中“人”与“事”的协调,是为了使政府中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并在适才适所的情况下,达到事竟其功:

④人事行政的核心是行政人才的管理问题,它包括“取才、用才、育才和留才”四个环节,体现在人事行政的实际运作中,即包含了更新、激励——保健、行为调控三个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简言之,是指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激励及控制调整过程。

(2)人事行政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

表现在:

①人力资源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人事行政的继承和发展,人事行政也在借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理念;

②二者都涉及到组织内部的人员管理;

③无论是人事行政还是人力资源管理都是组织发展的重要方面。

(3)人事行政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别

①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核心,视人为“资本”,强调一种动态的、心理的调节和开发,属“服务中心,’,管理的出发点是“着眼于人”,达到人与事的系统优化。而传统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将人视为一种成本,把人当作一种“工具”,强调对“事”单一方面的静态控制和管理,属“权力中心”,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

②人力资源管理涵盖组织建设、文化建设与系统建设各个方面,通过文化整合战略、组织和系统,保证组织战略的执行和实现、推动组织长期稳定地成长。传统人事管理属组织的辅助部门,主要工作是负责考勤、考核、档案管理等事务性工作。

③人力资源管理者从组织战略的高度,分析和诊断人力资源现状,为决策者准确、及时地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人力资源相关数据,协助决策者制定具体的人力资源行动计划,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执行和实现。传统人事管理则只能站在部门的角度,考虑人事事务等相关工作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