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要: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又称鼠耳芥,是十字花科拟南芥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欧洲,我国华东、中南、西南及新疆也有分布,有许多生态型。作为植物发育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模式材料,在国际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和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中,拟南芥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开展拟南芥的植株再生和悬浮细胞系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环境应力对植物的影响已成为生物力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超声作为一种环境应力,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低强度超声可以帮助打破休眠,促进植物种子萌发、生长、早熟和增产。此外超声处理还可以影响植物体或某些器官的生长。
本实验选取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悬浮细胞培养研究,并应用超声从细胞的生长、生理、生化等方面进行超声的生物学效应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建立了拟南芥植株再生体系。以拟南芥种子萌发长成的植株作为材料,切取茎段作为外植体,利用不同种类的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水平激素选择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完成芽诱导和生根试验,筛选出了适合诱导愈伤组织增殖的培养基为B5+1mg/L 6-BA+0.3mg/L NAA、适合诱导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5mg/L6-BA+0.5mg/LNAA、适合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1mg/L 6-BA+0.5mg/LNAA+0.1mg/L KT;研究表明只有将质地疏松的淡黄色愈伤组织转入MS和1/2MS基本培养基上才可以诱导生芽,而绿色愈伤组织则不能分化生芽。
2.利用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由B5培养基诱导出的色泽新鲜、生长旺盛、质地疏松且增殖率高的淡黄色愈伤组织,经过破碎转接到培养液中(B5基本培养基,附加0.5mg/L 2,4-D+0.05mg/L 6-BA,蔗糖20g/L,pH5.5,装量20ml细胞液于50ml培养瓶中),在25±2℃散射光或黑暗的培养室中,置于120rpm旋转式摇床上震荡培养,先后经过600m和200m不锈钢筛网的两次筛选,转至新鲜培养液中进行继代培养。一个月后得到生长快速、分散均匀的拟南芥悬浮细胞系。
3.在拟南芥悬浮细胞系的生长过程中,每隔1d取少量细胞悬浮液进行观察和细胞计数、测定培养液pH值、糖浓度以及SOD和CAT酶活性。结果表明拟南芥悬浮细胞系生长呈典型的S型,在其对数生长期中,糖分消耗明显,pH值逐渐下降,细胞生长及代谢旺盛,呼吸作用增强,诱导出现SOD和CAT的酶活峰值。
4.当拟南芥悬浮细胞系经由超声处理之后,短时的1min超声处理导致了细胞生长的短暂加速现象,较长时间的超声处理使细胞膜出现损伤,胞内基质外溢,细胞生长速率降低。超声处理拟南芥悬浮细胞造成细胞代谢旺盛,糖分消耗随之增大,pH值也表现出明显的变化。
5.超声能够显著诱导拟南芥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固定频率为27KHz,分别以不同的时间处理指数生长期的拟南芥悬浮细胞,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时间段都会使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峰推后出现。
通过超声处理拟南芥悬浮细胞系结合其生理生化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超声处理并不会对植物细胞的生长造成伤害,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某些酶活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