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重庆住院医师心血管内科Ⅱ阶段题库>心力衰竭题库

问题:

[多选] 参予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的体液因子有()

A . A.心钠肽
B . B.内皮素
C . C.组胺
D . D.精氨酸加压素
E . E.脑钠肽

患者,女性,60岁,农民,因"双眼视力逐渐下降5年"来眼科门诊求医。患者于5年前出现双眼视力逐渐下降,不伴眼红、眼痛、眼胀等不适。近半年右眼几乎看不见物体,曾经在某医院诊断为右眼老年性白内障已成熟,现要求行右眼复明手术。既往史:近数年常有多尿口渴,多饮、多食、体重渐减病史。左眼常年流泪,常伴有很多眼屎。体检发现患者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检查及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眼部检查:Vod:0.08,Vos:0.5,矫正视力无明显提高。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KP(-),Tyndall征(-),右眼晶状体混浊CN,左眼晶状体混浊CNP。密切联系病史,你认为该患者行右眼白内障手术前还需排除哪些疾病()。 A.尿毒症。 糖尿病。 急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 急性虹睫炎。 急性结膜炎。 右心力衰竭表现为() A.肝脏肿大。 B.肺水肿。 C.颈静脉充盈、怒张。 D.水肿。 E.肺部湿啰音。 患者男,20岁,因“发热伴腹痛、腹泻3d”来诊。排粪10余次/d,初为稀粪,后为黏液脓血粪,伴里急后重。粪常规:RBC5~10/HP,WBC20~25/HP。粪培养:志贺菌生长,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头孢曲松钠中度敏感。该患者病情迁延,病程超过2个月,其肠道病理改变的特点是() A.直肠和乙状结肠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直肠和乙状结肠黏膜水肿和肠壁增厚,肠黏膜溃疡不断形成和修复,导致瘢痕和息肉形成。 盲肠和升结肠有散在深溃疡,周围有红晕,肠黏膜大多正常。 直肠和乙状结肠病变轻微,仅可见充血水肿。 病变位于结肠黏膜层,有浅溃疡、隐窝脓肿、杯状细胞减少。 男性,50岁,糖尿病10年,咳嗽咳痰3周,高热4天,咳痰带少量血丝,有夜间盗汗。体温40℃:,肺部未闻及啰音,胸片示两上肺和右肺中野可见密度较淡浸润影,似有透光区。外周血WBC9.2×10/L,中性粒细胞67%,淋巴细胞33%。ESR:78mm/h。该患者肺部表现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肺结核。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肺癌。 克雷伯杆菌肺炎。 支原体肺炎。 肺囊肿继发感染。 心肌收缩力减弱时心脏的代偿机制有() A.Frank-Starling机制。 B.醛固酮分泌减少。 C.心肌肥厚。 D.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 E.RAS激活。 参予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的体液因子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