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南民族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利用规划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

【答案】土地开发整理项日规划就是在土地整理前期进行的安排设计,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的立项,必须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专项规划。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和执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搞好土地开发整理的前提。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实质是总体规划的延伸。开发整理项目区的确定不但必须符合总体规划,而且要符合开发整理专项规划。

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答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和时段内,政府从长远利益出发,按照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对全部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等方面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出的总体安排或部署。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宏观土地利用规划,是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组织对辖区内全部土地的利用以及土地开发、整治、保护所作的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

3. 地域分区

【答案】土地利用地域分区是根据自然、社会、经济相结合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土地利用条件、特征、发展方向及途径的相对一致性而划分的土地利用综合区域。地域分区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仅需要综合考虑规划区域的自然条件的分异规律、资源的区域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还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结构,进而揭示各地域特征,指出地域内的土地利用方向、结构与布局,确定用地控制区以及保护与改造的途径。

4. 城镇用地规模

【答案】城镇用地规模是指到规划期末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大小。城镇用地规模一般以城镇用地的面积来表示,是常用的表示城镇开发程度的量化指标。

5. 功能分区理论

【答案】功能分区理论是指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结构,根据区域发展需要,将一定数量的土地资源科学地分配给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和金融业以及文化教育卫生部门,以谋求在一定量投人的情况下获得尽可能高的产出的理论。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具有其特殊的经济区位意义。这就要求组织土地利用时,必须按照土地利用的特点来选择相应区位,进行合理功能分区,以此保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6. 可持续利用理论

【答案】可持续利用理论就是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它是一种立足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

二、简答题

7. 简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答案】(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的概念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在项目区内进行各种基础设施布置,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调整、产权调整与利益分配所作的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范围,即项目区应该与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所确定的土地开发整理区相一致。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的主要内容

①确立整理目标

我国现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目标主要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地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土地收益,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社会化、机械化、园区化创造有利条件。

②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利用水平

土地利用方向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相一致。而项目规划主要是进一步确定与规划用途相适应的生产项目,为工程规划与设计提供依据。③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土地利用结构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用地方向结构,二是各业内部结构。由于项目规划的各项工程规划与土地利用相关,因而确定的土地利用结构应具体到生产项目上。

④项目工程规划

项目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土地平整工程规划,农田水利工程(包括电力工程在内)规划,道路工程规划,生态防护工程规划。

⑤项目规划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项目规划方案可行性论证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定量相结合。

⑥项目规划方案的实施计划和措施.

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和措施才能保证规划方案的具体实施。包括制定工程进度安排,资金使用方案,土地产权调整方案,工程监督管理措施等。

8. 简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主要工程规划要点。

【答案】土地开发整理项日工程规划主要从土地平整工程规划、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田间道路工程规划、生态防护工程规划四个方面来说。

(1)土地平整工程规划

①土地平整基本原则和要求。

要和土地利用工程规划统一起来。使土地平整适应土地整治的要求,并作为其一个组成部分。否则,如平整土地不与田、沟、林、路、井等工程密切结合,另搞一套,势必造成返工浪费现象,挖了又填,填了又挖,降低效果,挫伤群众的积极性。

②平整方案和选择。

根据整理区平整工程量及地形变化幅度的大小,农田平整方案可分为局部平整与完全平整两种。

(2)农田水利工程规划

①排灌沟渠规划。在作排灌沟渠的规划布置时,一定要深入现场,对地形、土壤、水源、灾害以及作物种植与需水情况等,作细致的调查研究,并要把土地利用规划与水利规划结合在一起分析,对沟渠布置做出不同的规划方案,加以反复比较,选取最佳方案,以期减少工程投资,增加整理效益。

②喷滴灌工程规划。和其他灌溉工程一样,喷滴灌工程规划首先要进行现场调查与勘测,搜集地形、土壤、气象、水源、作物种植情况、当地灌水经验、已有灌溉制度、动力(电源)来源、交通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等资料。此外还应搜集喷灌机具、管材供应情况等资料。

③坚井工程规划。竖井工程有两项功能,一是在于旱地区抽水灌溉,解除旱情; 二是在地下水位高的盐渍化地区,井灌井排降低地下水位、治理盐碱危害。竖井工程规划一般与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配合进行。竖井规划也是灌溉系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④小型抽水站(泵站)规划。

在一定原则指导下具体解决灌区划分、站址选择、枢纽总体布置等问题。

排涝泵站的规划内容与灌溉泵站基本相同,它包括排涝区划分、站址选择、枢纽总体布置等内容。但在具体要求上却有很大区别。

排灌电气工程规划包括电力排灌负荷量计算和电力网布设两项内容。规划时,要确定电力排灌设备总容量,受载系数和同时率,计算负荷量。

(3)田间道路工程规划

田间路和生产路一般在农地整理中的田块规划时进行布设,规划设计要有利于田间生产和劳动管理。既要满足机械化作业条件,又要考虑田间人员作业要求。应与田、林、沟、渠结合布置。田问路一般沿田块短边结合斗渠、斗沟和副林带布设,而生产路一般沿田块长边结合农渠、农沟和主路带布设。

①田间道。其应能通行农业机械,一般设置路宽为4米左右,南方丘陵区通常采用小型农机,在此基础上,可酌情减少路宽。田问道又可分为主要田间道和横向田间道。主要田间道是由农村居民点到各耕作田区的道路。它服务于一个或几个耕作田区,如有可能应尽量结合干支道布置,在其旁设偏道或直接利用干支道; 如需另行配置时,应尽量设计成直线,并考虑使其能为大多数田区服务。

②生产路。生产路的设置应根据生产与田间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生产路一般设在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