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电台的不署名评论
【答案】电台的不署名评论是指类似于报纸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等的一种评论形式,代表编辑部发言,体现编辑部对于所评论的事件或问题的立场、态度和观点。这类评论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也是编辑部精心经营的评论形式。不署名评论主要有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文章、本台短评和“编后话”。不署名评论的种类,是按论题的重要程度划分的,不同的评论名称代表不同的评论规格,以及相应的应用范围。
2. 贴近群众
【答案】贴近群众,是指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新闻评论要把握群众脉搏,说群众想说而说不出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而又喜欢听的话。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新闻评论选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
【答案】《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是指马克思于1842年写下的一篇评论文章,被认为是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开端。马克思在文中痛斥普鲁士政府推行的书报检查制度,他评论道:“这样一来,作家就成了最可怕的恐怖主义的牺牲品,遭到了怀疑的制裁。”他还提出“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一一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 ”这篇评论在捍卫无产阶级言论自由方面有重要意义。
4. 立论
【答案】立论,是指作者从正面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和态度的论证方法。立沦汇总常用的方法有事例论证、事理论证、比喻论证和比较论证等。作者在使用某个比喻时,一定要强调该比喻的适用范围和它的不足之处,最终还是靠论证来解决问题。
5. 评论的时效性
【答案】评论的时效性是指新闻评沦“评得恰是时机”,“评得对社会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是“时间+效益”的一个综合衡量指标。换言之,新闻评论不仅要注意外化的时间标志,还需要讲究时宜性,即把握新闻评论发表时间上的度,一篇评论放在某个时间段发是否是最符合时宜的,这是一个“该不该发,该何时发”的问题,写作者和组织者都要因时因地因问题而宜。
6. 驳论
【答案】驳论是指作者通过指出对方文章中论点或论据或论证的错误,从而来批驳对方,同时表明自己意见的一种论证方法。驳论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从事实上指出对方的错误,一种是从论证的逻辑上指出对方的错误。
7. 音响评论
【答案】音响评论是指兼用实况音响、背景音响和解说及论述性语言表达内容的广播评论形式。其中,实况音响一般是指伴随人物或事物出现的音响; 背景音响,是指为说明主题、服务于内容而收集和运用的资料性音响。以上音响只要具备真实、清晰、典型等基本素质,并能与解说或论述性语言恰当地结合在一起,都可以成为表达内容的手段和说明论点的依据。
8. 移人情
【答案】“移人情”是要以杂文切实的、意味深长的内容和生动泼辣的风格,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在领略杂文内容的同时,能得到一种艺术的享受。
9. 广播新闻评论
【答案】广播新闻评论,是广播评论的一种,是广播评论的核心。狭义上的广播评论是指广播新闻评论。广播新闻评论是专门供广播使用的新闻评论,是广播新闻媒介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广播新闻评论是广播电台宣传的旗帜,是广播新闻宣传的灵魂。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是:有的放矢,具有强烈的新闻性; 观点鲜明,具有高度的思想性; 面向基层,具有广泛的公众性。它是“有声评论”、“口语化评论”。
10.专栏评论
【答案】专栏评论是指在报纸相对固定版面,特定的专门栏日中发表的评论。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取材广泛,大至国家大事,小至油盐酱醋、衣食住行,都可以议论。而且选题角度小,篇幅短小精悍,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实际,面向普通人发言,由普通人发言,具有广泛的公众性。
二、简答题
11.什么叫立意? 它在评论写作中的地位如何?
【答案】(1)立意的含义
立意,是指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见解。换言之,是确定评论的主要意思,以构成文章的中心思想。
(2)立意在评论写作中的地位
“意”是指文章中统摄“事”,即材料的中心思想。虽然它并不是具体论点,但却是诸论点的总和并且统率诸论点,是全文的基调。立意是评论写作全过程中的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中心环
节。写作评论,难在立意,而立意力求有新道理、新思想、新见解、新观念。
12.广播评论要做到上口动听,在语言方面有什么要求?
【答案】(1)广播评论要做到上口动听,在语言方面应坚持语言的规范化、通俗化、口语化; 力求语言的内在美、声音美、韵律美; 坚持语、文一致的表达原则。
(2)努力克服广播中不规范的语言现象
①要克服播音中语音不准确的现象
古人说:“一言既出,马四马难追。”广播中一旦说错话,读错字,就无法更改,影响非同一般,广播电台的声誉也会受到损害。所以播音员应注意提高文化水平,丰富社会知识,消灭播音错读误读的现象。
②克服词汇方面不规范的现象
不规范主要是指滥用方言土语、文言词语、简称和生造词等。广播使用语言,要多注意全国的共性,少追求地方的特殊,这样才能使广播更好地为全体人民服务。
广播提倡口语化。写广播稿用些书面语言,不可避免,但滥用文言词的现象应该反对。最好多用口语词。
③克服词汇方面的歧义现象
广播是用来“听”的,但广播中的词汇有时读出来会造成歧义,应当尽量避免。
④克服广播语言在句法上的不规范现象
要做好广播宣传工作,需要下苦功夫学习语言。只有具备较高的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写起稿子来才能通顺流畅,准确无误。广播语言具有巨大影响和示范作用。规范广播语言,努力消除广播中不规范的语言现象,将会极大地促进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13.如何管理这笔资金? 会议的焦点问题
焦点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
气候科学家们表示全球必须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在2015到2020年间开始减少排放。科学家们预计想要防止全球平均气温再上升20C ,到2050年,全球的温室气体减排量需达到1990年水平的80%0
但是哪些国家应该减少排放? 该减排多少呢? 比如,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最近己经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但在历史上,美国排放的温室气体最多,远超过中国。而且,中国的人均排放量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左右。
中国政府争辩说,从道义上讲,中国有权力发展经济、继续增长,增加碳排放将不可避免。而且工业化国家将碳排放“外包”给了发展中国家一一中国替西方购买者进行着大量碳密集型的的生产制造。作为消费者的国家应该对制造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负责,而不是出口这些产品的国家。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将影响到COP15能否成功。同时,还有人怀疑现在采取的任何应对气候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