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959法学综合之《经济法》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目录

2016年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959法学综合之《经济法》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一).... 2

2016年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959法学综合之《经济法》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二).... 6

2016年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959法学综合之《经济法》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三).. 11

2016年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959法学综合之《经济法》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四).. 17

2016年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959法学综合之《经济法》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五).. 24

一、名词解释

1. 合伙企业

【答案】合伙企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资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根据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担风险,共享经济收益,对合伙企业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的企业。该类企业的财产由投资者即全体合伙人所共有,合伙企业的基础及法律表现形式是合伙协议,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由出资人共同经营,其收益按出资份额或者合伙协议的约定共同分享,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企业一般情况下不具备法人资格。

2. 中国银监会

【答案】中国银监会,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是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国务院的授权,统一监督管理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以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的专门的银行业监管机构。

3. 会计核算

【答案】会计核算又称会计反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它主要是指对会计主体己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也就是会计工作中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二、简答题

4. 公司股票在哪些情况下暂停上市、终止上市?

【答案】(1)公司股票暂停上市的情况:①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 ②公司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可能误导投资者; ③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 ④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 ⑤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规定的其他情形。

(2)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情况:①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在证券交易所规定的期限内仍不能达到上市条件②公司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且拒绝纠正; ③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在其后一个年度内未能恢复盈利; ④公司解散或者被宣告破产; ⑤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规定的其他情形。

5. 什么是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答案】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是指规范进出口商品检验活动的法。我国现行商检制度是改革开放之后逐渐确立和完善起来的。我国立法现状主要是:

(1)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9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2)国务院于1992年制定了配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

(3)适应入世的形势和需要,为履行我国有关承诺,进一步规范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分别于2002年和2005年对《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作了修改。

6. 产业政策的含义以及其与规划的关系如何?

【答案】(1)产业政策的含义

产业政策,是指一国政府规划、诱导和干预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的经济政策,目的在于引导社会资源在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优化配置,建立有效、均衡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产业政策具有一般经济政策的引导性、时代性、政治性等特征,此外,还具有序列性、协调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2)产业政策与规划的关系

①事实上,只要不将规划狭隘地理解为指令性计划,那么产业政策(特别是产业结构政策)本身就带有规划的性质,它与规划的基本含义是吻合的。

②从经济法的角度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指令性计划已不合时宜、原则上不再使用,作为行政直接干预经济的手段只能在特殊情况下慎用之,规划手段主要应表现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更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因此,要从广义的角度来审视、理解规划与产业政策的关系,但又不能忽视规划和产业政策各自的相对独立性。

7. 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与责任制的关系如何?

【答案】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与责任制的关系如下:

(1)公司制与责任制并不矛盾,公司及其法人治理结构、机制本身就属一般责任制范畴,也小排除在公司中仍以契约等形式实行某种特殊责任制。

(2)由于公有制或公有财产固有的产权“不清晰”的特点,传统国有企业有必要实行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公司制企业也需要责任制。

①要按照企业、公司法的要求,落实国有企业股东或出资人、董事(长)、经理、监事等角色及其责任,这是一般责任制要求;

②国有企业、公司仍可根据需要实行承包、租赁等任何特殊责任制,法律自不必、更不应当加以禁限,在公有单位与其委派的股东代表或董事、经理对公司或董事会、政府有关部门与其委派的监事等之间,也不妨以契约等任何具体形式来明确其责权利关系,以利于公有财产关系的有效实现。

三、论述题

8. 中国加入WTO 后,将遵守《中国入世协议书》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所确定的义务。请就以上协议书内容,结合我国经济法的理论和WTO 基本原则,提出你对完善我国经济法体系的思考。

【答案】(1)我国加入WTO 以后经济法体现出的不足

中国经过长期而艰难的复关和入世的谈判,如今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 )。这是继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对外开放以后,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的重大步骤。它对于包括宏观调控法在内的中国经济法乃至国家社会生活其他各方面,都将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入世虽然也是各国企业的入世,但更主要的还是“政府入世”,政府对经济的调节、管理“规则入世”。所以,从法律规则方面说,对经济法的影响最为直接、全面和深刻。

在中国入世以后,对于经济法的国际化进程的推动自不待言。由于世贸组织的各种规则都是以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并都是以充分尊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民主和人权为前提的,所以中国入世必将推进我国经济法的市场化、社会化和民主化。

此外,入世还加快中国经济法体系的完善。国际市场充满竞争,需要对市场竞争予以法律规制。中国刚刚颁布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也不完善,实施情况欠佳。中国入世将有力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改组和改制,并将使今后国家直接投资政策(投资规模、方向、布局和重点,国家投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等)作出调整。受到入世影响和冲击最大的,还是国家宏观调控及其立法。宏观调控法为了要同国际规则接轨,其“立、改、废”任务最为繁重。宏观调控法包括计划法和各种经济政策法,所有这些都应按照世贸组织文件和其他有关国际规则予以调整。例如,WTO 的主要规定之一是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我国的外商投资立法、外贸法等许多现行规定都需要根据上述原则加以修订,或重新立法。现行税法(如税收优惠政策)也需要作相应调整。

WTO 提倡贸易自由化,贯彻市场准入原则,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限制政府权力设置各种市场障碍。我国的关税需要调整,原来制定的产业政策要作修订,外资、外贸、金融保险和服务行业对外开放领域要进一步放宽,外资企业设立程序和各种许可审批制度要作改革。

WTO 要求各成员国的法律、政策确保透明度,包括成员国政府或政府机构同其他成员国签订的影响国际贸易的协定,都应当公布。要使外国投资者、公司和政府对于本国法律环境有可预见性,相信贸易壁垒不会随意增加。这要求我国不仅要抓紧完善各有关法律法规,政府的调控管理活动以前尚未制定为法律规范的,要抓紧制定,而且这些法律文件要予以公布。今后涉及国际贸易、投资方面的重要措施不能再依据“内部文件”,搞暗箱操作。

(2)经济法体系的完善

①企业组织法的完善。修订公司法,制定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方面的国有资产法。 ②市场管理法的完善。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的立法,制定外汇管理法等。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制定反垄断法、反倾销和反补贴法、保障措施法等。

③宏观调控法的完善。修订预算法、审计法、个人所得税法,制定促进西部发展的西部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