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959法学综合之《经济法》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消费者主权

【答案】消费者主权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喜好选购商品。消费者主权原则是消费者法立足和遵循的首要原则。它要求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维护自由公平竞争,使消费者得以在众多商品中充分自由选择,并着眼于消费者的安全、健康、经济利益等不受损害来维护市场秩序,确保消费者是生产的主导者和生产者不良行为的有效约束者。

2. 外资并购

【答案】外资并购也称并购投资,是与新建投资相对应的一种投资方式,本质上是企业间的产权交易和控制权的转移。并购一般没有新的固定资产投资,因此与新建投资相比,外国企业可以更快地进入市场和占领市场。外资并购在我国很早就存在,主要是中方以资产作价同外方合资,实现存量资产利用外资。

3. 资源补偿制度

【答案】资源补偿制度是指在资源利用活动中,因合法的资源利用而对他人相应的损失应给予的补偿。资源利用的补偿不同于民法中的违法或违约而造成的损害赔偿。

二、简答题

4. 简述流转税的特征和种类。

【答案】商品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流转税附加税(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

流转税的主要特点:

(1)以商品生产、交换和提供商业性服务为征税前提,征税范围较为广泛,既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也包括第三产业的营业收入; 既对国内商品征税,也对进出口商品征税,税源比较充足。

(2)以商品劳务的销售额和营业收入为计税依据,一般不受生产、经营成本和费用影响的变化,可以保证国家能够及时、稳定、可靠地取得财政收入。

(3)一般具有间接税的性质,特别是在从价征税的情况下,税收和价格的密切相关,便于国家通过征税体现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

(4)同有些税类相比,流转税在计算征收上较为简便易行,也容易为纳税人所接受。

5. 简述我国期货市场的监管体制。

【答案】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规定,我国期货市场实行国家集中统一的监督管理体制,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中国证监会)对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的监督管理。

(1)中国证监会的集中统一监管。中国证监会是全国商品和金融期货市场的集中统一监管机构。中国证监会负责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的设立审批,对期货交易所实行垂直领导。

(2)期货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期货行业协会对其会员的监督和自律管理是政府监管的重要

补充,与政府的监督管理各自发挥重要作用,共同保证期货市场正常运行。

(3)期货交易所的一线管理和自律管理。期货交易所对其会员和期货交易所交易活动的自律管理是第一线的管理,是整个期货市场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期货交易所自我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期货交易能否实现其基本经济功能,对保障市场的竞争性、高效性和流动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6. 简述国际海洋法法庭的管辖权。

【答案】国际海洋法法庭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司法机构,法庭设在德国的汉堡。法庭对向其提交的一切争端或申请,以及将管辖权授予法庭的任何其他国际协定中具体规定的一切申请有管辖权。同时,在特定情况下,法庭对国家以外的某些特定的实体,包括国际组织开放,还可以对非公约缔约国开放。法庭可适用的法律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其他与公约不相抵触的国际法规则。法庭的程序规则和判决的效力基本上类似于国际法院。

7. 简述侵犯商业秘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危害。

【答案】(1)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其特点是:

①商业性,表现为它具有实用价值并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

②秘密性,表现为它不为社会公众所知悉,并且权利人还采取了保密措施来维持这种秘密性。

(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

①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小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②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③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此外,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述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3)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不仅侵犯了权利人的权利,给权利人带来经济损失,也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使正当经营者本来拥有的竞争工具一一商业秘密丧失秘密性而失去价值。

三、论述题

8. 试分析经济法的基本属性。为什么说“国家调节”是理解经济法各种基本属性的关键?

【答案】(1)经济法的基本属性

①经济法是有关国家调节经济的法律规范,“国家调节”是经济法的本质属性;

②经济法是同国家调节社会经济有关的人们行为的规范;

③经济法通过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有关主体问的权利义务关系;

④经济法的仟务、作用和宗旨通过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2)国家调节之关键性

经济法是有关国家调节经济的法律规范,“国家调节”是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和各种特征的引发点和集中体现。经济法的其他特征都可从此中引申:

①经济法通过调整国家经济调节过程中人们的行为规范,调整在国家调节中有关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确立国家经济调节中有关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②国家调节经济的作用和目的是通过国家必要的职能活动,调整、影响社会经济的结构和运行,使之实现国家所预期的目标,决定了经济法的任务、作用和宗旨;

③国家调节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经济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应是社会意志的体现。

9. 经济法与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的关系如何?

【答案】(1)经济法与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的联系

①从调整的视角和价值目标来看,两者都是从社会利益出发,关注社会利益最大化,具有共同的社会性理念。

②它们都采用民事的、行政的和刑事的等多种调整力一法,综合性地解决特定领域的社会性问题,并不限于单纯用某一种法律调整方法,因此也都难以用传统的法律部门划分理论来解释和说明。

③二者在社会性目标的定位上是一致的,因此其各自的政策目标在法治实践和实现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的,经济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也必将为资源和环境保护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2)经济法与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的区别

①它们的宗旨和调整的社会关系领域不同。

a. 经济法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社会性、国家意志性物质利益关系作为其调整范围,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平衡协调和发展。经济法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社会性、国家意志性物质利益关系作为其调整范围,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平衡协调和发展。

b. 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以人们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及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中发生的社会关系为其调整对象,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制度和现实生活中,两个部门法都是交叉衔接的。

②经济法与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就同一事宜均有规定的,应以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的适用为优先,而以经济法的适用为一般。在二者互不矛盾、冲突的情况下,经济法与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也不妨从各自的目标出发一一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着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经济法更关注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一一对同一种经济活动共同进行调整。

③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着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经济法更关注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