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当代建构主义环境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

关键词:建构主义 角色 教师角色 语文教师角色 转换

  摘要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是决定教学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语文课程理念的一系列蜕旧更新都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建构主义在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建构主义要求作为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这两者之间中介的语文教师全方位的转变自身角色,只有如此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也才能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完善。
本研究主要从教育心理学层面探讨语文教师这个专门领域的角色转换,即在建构主义环境下语文教师从传统角色向新角色的转换过程。这是语文教师不断摈弃行为主义环境下旧的观念和行为模式,形成新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角色转换的过程也正是语文教师发展的过程。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包括国内外对教师角色的研究。本文首先介绍国外教师角色,按照传统教师角色,国外现当代教师角色的研究的历史顺序进行梳理。其次,在对国外研究探讨后转向国内对教师角色的研究以及语文教师这个专门领域的研究,指出语文教师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教育理念的主动更新和自身教育实践的紧密结合。最后,阐明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即本研究主要从建构主义这个教育心理学层面探讨语文教师这个专门领域的角色转换,这是语文教师不断摈弃行为主义环境下旧的观念和行为模式,形成新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本文中语文教师的新角色是对行为主义环境下传统语文教师角色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第二部分,建构主义理念与语文教师角色概述。首先简要阐述了建构主义的界定和一系列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的师生观、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其次,简要阐述了角色的起源与基本涵义、教师角色的定义与内涵、语文教师角色的特点;再次,从‘建构主对行为主义的批判’与‘语文新课程改革’两大方面探讨了建构主义对语文教师角色的影响。第一方面从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教学观、学习观、师生角色观的比较和分析过程中展开,第二方面从建构主义对新课程的影响引起课程环境的变化探讨语文教师实现角色转换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三部分,论述了语文教师角色转换的六大内容:1、从知识的“单纯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引导者”;2、从“独白者”到“对话者”;3、从传统的“教书匠”到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课程的执行者到课程的“开发者”;5、从纯粹的管理者到学生学习的“合作者”;6、语文教师还应当努力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此外,还附以特级语文教师成功实现角色转换个案进行现身说明以关照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