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916勘查地球物理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水库地震

【答案】水库地震是指原来在没有或很少地震的地方,由于水库蓄水引起的地震。水库蓄水是引起岩体中应力集中和能量释放而产生地震的直接原因。水库地震一般是在水库蓄水达到一定时间后发生,多分布在水库下游或水库区,有时一在大坝附近。

2. 地层切割律

【答案】地层切割率是指由于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使不同时代的岩层与岩层之间、岩层与岩体之间、岩体与岩体之间出现彼此切割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可以确定这些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和地质年代。

3. 分水岭

【答案】分水岭是指分水岭是指分隔相邻两个流域的山岭或高地,河水从这里流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在自然界中,分水岭较多的是山岭、高原,但也可以是微缓起伏的平原或湖泊,甚至有的河流成为两个流域的分水岭,分水线是分水岭的脊线。它是相邻流域的界线,一般为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

4. 磁偏角

【答案】磁偏角是指地球表面任一点的磁子午圈同地理子午圈的夹角。根据规定,磁针指北极N 向东偏则磁偏角为正,向西偏则磁偏角为负。磁偏角是指磁针静止时,所指的北方与真正北方的夹角。

5. 雅丹地貌

【答案】雅丹地貌是形态与风蚀残丘近似,但由蚀余松散土状堆积物,如河湖相地层形成的一类特殊风蚀残丘。中国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疏勒河中下游和新疆罗布泊周围。

6. 大地水准面

【答案】大地水准面是指以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平滑封闭曲面。在测量工作中,均以大地水准面为依据。因地球表面起伏不平和地球内部质量分布不匀,故大地水准面是一个北半球较细长,南半球较粗短的不规则曲面。

7. 花岗岩化

【答案】花岗岩化是指在沉积岩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由于固态固态扩散或交代,某些化学组分发生带入带出而形成花岗岩的过程。

8. 河流侵蚀基准面平衡剖面

【答案】河流侵蚀基准面平衡剖面是指河流下蚀作用到一定程度后,河水面趋近于与其注入的水体水面高度一致时,河水不再有势能,活力趋近于零,因此河流注入的水体水面是河流下蚀作用的极限面,即为河流侵蚀基准面。河流侵蚀基准面的平衡剖面即为河流侵蚀基准面平衡剖面。该剖面为一个下凹的圆滑曲线,上游陡,下游平缓。

9. 前滨带(潮间带)

【答案】前滨带(潮间带)是指大潮期的最高潮位和大潮期的最低潮位间的海岸,也就是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始至潮水退至最低时露出水面的范围。

二、简答题

10.如何判别断层的存在?

【答案】野外判别断层的存在主要有以下标志:

(1)地貌标志

①断层崖:通常是挽近活动断层面形成的陡崖。正断层相对容易形成,发育于盆地、平原与山地(脉)之间。

②)断层三角面:通常是挽近活动断层面形成的陡崖受与崖面垂直方向的水流侵蚀切割、形成的沿断层走向分布的一系列三角形陡崖。也发育于盆地、平原与山地(脉)接合部。

③错断山脊:通常是挽近平移活动断层相对平移错动,造成某一方向的山脊发生突然的、有规律的错断。

④串珠状湖泊-洼地:由大断层引起的断陷或破碎带形成的湖泊、洼地,在走向上呈线状、串珠状分布,单个湖泊、洼地也具有定向的特点。

⑤带状分布的泉水:泉水(点)呈带状、线状分布也是断层存在的标志之一,温泉一般是现代活动断层重要证据。

(2)地质标志

①错断线状、面状地质体:先于断层形成之前的线状、面状地质体(如地层、矿层、岩脉、侵

入接触面、劈理或相带界线)被之后断层切割后,在平面、剖面上突然中断、错开而不连续现象。

②断层活动引起的构造强化:主要表现在岩层产状的急变、节理化、劈理化和片理化密集带的突然出现,小褶皱以及一些挤压破碎现象的剧增等,另外,构造透镜体的出现也是断层引起的构造强化的一种表现。

③岩浆活动与矿化:大断层尤其是切割很深的大断裂常常是岩浆和热液运移的通道和储集场所。如果岩体、矿化带或硅化等热液蚀变带沿一条线断续分布,常常指示有大断裂或断裂带的存

在。

④断层岩的存在:断层岩是断层带中或断层两盘的岩石在断层作用中被改造形成的具有特征性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的岩石。是识别断层存在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正断层带内岩石破碎一般不太强烈,角砾岩多带棱角,超碎裂岩不发育; 逆冲断层常常显示出强烈的挤压破碎现象,形成角砾岩、碎粒岩和超碎裂岩等。

(3)构造标志

①线状、面状地质体(如地层、矿层、岩脉、侵入接触面、劈理或相带界线)被断层切割后,在平面、剖面上突然中断、错开而小连续的现象。

②岩层产状的急变和变陡; 突然出现狭窄的节理化、劈理化带; 小褶皱剧增以及挤压破碎和各种擦痕等现象。

③构造透镜体:断层带内或断层面两侧岩石碎裂成大小不一的透镜状角砾块体,长径一般为数

十厘米至二、三米。包含透镜体长轴和中轴的平面,或与断层面平行,或与断层面成小角度相交。

④在断层带中或断层两侧,有时见到一系列复杂紧闭的等斜小褶皱组成的揉褶带。揉褶带一般产于较弱薄层中,产状常常与断层面斜交,所交锐角一般指示对盘运动方向。

⑤断层构造岩是断层带上的岩石在断层作用中被搓碎、研碎,甚至重结晶、再定向又I 司结的岩石。断层岩的发育和较广泛产出也是断层存在的良好判据。

11.生物地层单位与岩石地层单位有什么异同?

【答案】(1)生物地层单位

是以所含化石或生物特征的一致性作为依据划分的地层单位。分一个生物地层单位的依据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根据化石的所有种类,或只根据某一特殊种类化石; 有的根据作为某一地层间隔特征的所有化石分类单位组合,或仅根据所选定的化石分类单位; 有的根据某一特殊的化石自然共生组合; 生物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不同,两者的界线有时一致,有时前者穿越后者的界线。生物地层单位与岩石地层单位也不同,有时两者的界线一致,有时则互相穿越。

(2)岩石地层单位

岩石地层单位是根据可观察到并呈现总体一致的岩性(或岩性组合)、变质程度或结构特征,以及与相邻地层间关系所定义和识别的一个三维空间的岩石体。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可以由一种或多种沉积岩、喷出岩或其变质岩组成。单位的鉴别要求是整体岩石特征的一致性。岩石地层单位包括“群”、“组”、“段”和“层”四级。岩石地层单位必须以实际岩石组分的特征为基础,在定义中不考虑时间、成因、气候、环境或事件等因素。但是,岩石地层单位本身是推论这些因素的物质基础。

12.什么是压固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

【答案】(1)压固作用

上覆压力作用下从松散状态固结为坚硬岩石过程(泥、粉砂岩胶结作用:空隙之间的矿物质将松散颗粒粘结在一起过程(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