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春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同等学力及跨学科加试)之政治经济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公开市场业务
【答案】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调节信用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业务活动,是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之一。
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是:
①通过政府债券的买卖活动收缩或扩大会员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这些银行的信贷能力;
②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市场利率;
③通过影响利率控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
④为政府证券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被认为是实施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经济扩张时,实行卖出政府债券的政策,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降低它的信贷能力,促使贷款利率上涨,遏制过度的投资需求。经济萧条时,则买进政府债券,以便提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扩大它们的信贷能力,促使利息率下降,从而扩大投资需求。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它有哪些形式?
【答案】(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无论形式如何,其实质都是属于私人资本主义或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根据国家与垄断资本结合的不同情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可区分为以下四种: ①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国有企业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国有企业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是一种最典型的、最深层次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是生产资料资本家占有社会化的最高形式。国有企业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满足国家机构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的建立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对私人企业的国有化; _是通过国家投资建立新企业。
②国私共有合营企业
国私共有合营企业是战后一个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国私合营企业是由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混合组成,股份所有权分属于国家和垄断组织。在国私共有垄断资本这种形式中,国家与垄断资本的结合是在一个企业的范围内实现的。
国私合营企业主要是通过三条途径建立起来的:一是国有垄断资本以参与制的方式与私人垄
断资本合办企业; 二是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共同投资创立新的企业; 三是吸收私人垄断资本加入国家或地方政府所有的企业。
③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的结合是指在企业外部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结合。这种结合的主体是私人垄断资本,因而它并不改变企业私人垄断的性质。但‘已却使私人垄断资本不再像一般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私人垄断资本那样单独运行,而是在与国有垄断资本结合中运动,从而受到国有垄断资本的调节。有以下几种类型: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货,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 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 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支,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企业创造市场条件。
④以宏观调控和微观管制为表现形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宏观调控和微观管制为表现形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国家的宏观调控是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来进行的,其中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信用政策等。国家通过财政预算进行直接投资,建立企业,去干预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 宏观的货币信用政策是指由国家银行以扩大和缩小货币供应量或信贷为手段,影响利息率,从而影响投资、就业等,来调整社会经济,使经济得以稳定增长,从而摆脱和缓和经济危机。国家的微观管制是通过一整套法律规则,健全经济秩序来进行的。微观管制有三种类型:反托拉斯、公共事业管制及社会经济管制。
3. 资本集中
【答案】资本集中是指把若干个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资本集中是扩大单个资本总额的一种形式,资本集中不会引起社会资本的增大,也不受社会财富增加量的限制。
资本集中最强有力的杠杆是竟争和信用,它们可以使资本迅速增大。在资本主义激烈的竞争中,由于大资本拥有较优越的生产条件,处于优势地位,因而能够战胜许多中小资本,从而兼并这些中小资本,把自己变成一个更大的资本; 或者两个实力相同的资本出于更高层次竞争的需要而联合成一个规模更大的资本。同时,由于信用的发展,一方面大资本能得到巨额贷款,增强竞争能力; 另一方面,在信用的基础上股份公司可以广泛地形成和发展,这样就加速了资本的集中。
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包括兼并、收购)、联合、向社会发行股票。资本集中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资本规模的迅速扩张,形成合力,兴办小资本无力兴办的大型项目,并有利于优化劳动组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等。但是,资本集中有时也会导致垄断,对技术进步和消费者产生不利影响。
4. 产业结构
【答案】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研究产业结构,首先必须对整个社会的产业体系进行分类,而不同的标准又可形成不同的分类体系,主要有:
(1)两大部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划分法,这是按产品使用价值不同所做的分类。它与轻重工业的分类密切相关,我国习惯上把主要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业称为轻工业,而把主要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称为重工业。
(2)三次产业(第一、二、三产业)划分法。它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次产业,虽然由于标准不同,各国具体的归类口径有所不同,但大类上是基本一致的。我国自1985年开始采用的划分标准是:第一产业一一农业(农、林、牧、渔):第二产业一一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一一其余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是服务业。
(3)按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划分,即按资源投入的相对比例划分,有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但是,不同国家由于发展阶段和资源供给条件不同,即使生产同一产品的产业,其资源组合比例也是不一样的。
(4)按使用的原料和经济活动的次序,一般把整个工业划分为采掘业和加工业,后者还可进一步分为粗加工的原材料工业和深加工的制造业。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它是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特征:一是经济关系市场化; 二是企业行为自主化; 三是宏观调控间接化; 四是经济管理法制化。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还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
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结合在一起,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
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服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大目标。
6. 资本主义垄断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资本主义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协议和联合,对某一部门或若干部门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的状况。垄断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的最本质的经济特征,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1)竞争引起资本集中
资本集中是指个别资本结合形成更大的资本。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又因为科技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得到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