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中外音乐史研究(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延安鲁艺的音乐教学与历史意义。
【答案】(1)延安鲁艺最初的教育方针是强调面向战时的实际要求,克服边区面临的经济困难、政治压迫等种种严峻形势,采取不定期培训革命干部的教学制度。鲁艺的教学实施中比较注重教学与群众斗争的密切联系、教学与群众音乐运动的结合,以及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研究。曾实施三三制,即“三个月学习,三个月外出实习,只个月返校再学习”,后来改为集中学习的“一年制”“三年制”,延安整风后,又改为走出校门,与具体实践结合。
(2)鲁艺音乐系,克服了种种困难,为抗日根据地及后来解放区的音乐文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具有一定基础训练和丰富实干工作经验的革命音乐工作者,如,郑律成、李焕之、王萃等,后来都成为社会主义音乐建设的骨干。
2. 时调的艺术形式特征是什么?
【答案】时调在小调中发展得最为规范和成熟。它具有严谨规范的结构,变化丰富的节奏和音调,以及细致讲究的润腔方式。在演唱时一般都有乐器伴奏,演唱的内容及流传的范围非常广泛。
3. 简述《黄河大合唱》的结构、风格与历史地位。
【答案】(1)结构:这部作品由《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合唱)《河边对口唱》(对唱、轮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怒吼吧,黄河》(合唱)九个乐章组成。以朗诵词和乐队音乐加以贯穿。各个乐章在内容、主题、形象、表演等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整个套曲音乐的发展是具有严密的内在统一性的。
(2)风格上,它的音乐既吸收了民间劳动号子、民间对唱的音调和形式特点,又借鉴了西方近代多声部合唱技术,使其音乐既有中国传统音乐的风韵,又有新时代的特征,同时还具有史诗性和交响性。
(3)历史地位:《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音乐创作中最突出、影响最广泛的一部代表作。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情,和抗战到底的必胜信念。这种具有民族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特征的大型合唱形式,对后来的中国大型合唱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黄河大合唱》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4. 简述国立音乐院的创办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答案】1927年,北洋政府—厂令停办北京各高等学校所设音乐系科,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及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均先后宣告解散。我国近代著名音乐家萧友梅先生并未因此动摇其为中国教育家业创建的信心,他南下上海,在蔡元培支持下,于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建立了“国立音乐院”。这是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专业音乐学院。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29年七月。国立音乐院奉命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国立音专是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院校,它的专业设置和教学管理模式,既吸收了欧美音乐学院的优长,又结合中国实际,设有不同层次、多种类型的专业,是后来者继承、创新的基础。它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专业的音乐家队伍,他们所从事的音乐创作和校内外演出活动,不仅显示出学校教学的巨大成果,对中国专业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艺术,也是一种积极的促进。当他们陆续毕业走向社会后,大都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事业建设发展中的主要梁柱。
二、论述题
5. 简单比较抗日战争前后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和中国音乐创作的变化。
【答案】(1)在作品的主题方面,抗日战争后的作品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鲜明生动地反映了这抗日战争一伟大的民族革命斗争,“为民族存亡而斗争”自然成为这阶段一切音乐创作的主题。
(2)在作品的形式方面,抗日战争后民族化、大众化的问题开始引起了音乐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利用民歌、小调填词的歌曲又大量涌现,各种民间音乐对新创作的形式(在音调上或乐曲结构上)明显地产生不同影响。
(3)在作品的体裁方面,抗日战争后占主导地位的是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其中绝大多数是不带钢琴伴奏的。其次,反映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悲痛,以及反映在民族解放斗争中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的抒情独唱曲,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歌舞、活报剧、说唱性的叙事歌曲,以及歌剧等体裁,也开始为人们所注意。
(4)在作品的内容方面,抗日战争后群众歌曲的数量多得惊人,其内容大多数是正面概括当时的群众斗争生活和人民群众对这个神圣战争的坚强决心,反映当时广大革命群众誓与敌伪坚决斗争。
6. 简评西方音乐文化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的影响。
【答案】(1)早期基督教音乐的传入和传播,不仅限于宗教信仰,还使中国信徒们接触到西方的集体歌咏的演唱方式、西方的乐谱和乐器,以及西方音乐的风格等。
(2)西方音乐的传入和传播,不仅局限于沿海的大中城市,甚至对内地边远省份及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也留下一定影响。
(3)在我国各地建立的教会及其所建立的各种学校中,西方音乐的影响不仅局限在平时做礼拜、唱圣诗的范围,教会还在一些宗教节日举办专门的音乐会,演唱许多著名的宗教音乐作品。
(4)一些教会学校均设有音乐课,甚至开设了“琴科”,培养了不少喜爱西方音乐的中国男女青年。
(5)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也曾运用西方群众集体歌咏的方式,并制订了一整套宗教性的仪式和所用的音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