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中外音乐史研究,(跨专业加试)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答学堂乐歌在音乐创作手法上的特点。
【答案】学堂乐歌的创作方法继承了我国古代词调音乐“倚声填词”的传统,即采用现成曲调填写歌词,而由编写者自作曲调的数量极少,其曲调来源主要有:
(1)日本、欧美等国的歌调。如《体操一一兵操》素材来源于日本儿童歌曲《手戏》,《何日醒》根据日本歌曲《樱井诀别》填词; 《送别》根据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填词等; 沈心工作词的《话别》,是根据原法国民歌《一个半小时的游戏》的曲调填词,而且这首歌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2)基督教赞美诗曲调。如李叔同的《无衣》《爱》等。
(3)中国传统乐曲和民歌曲调。如《祖国歌》曲调源于《老六板》,《放学》采用《茉莉花》曲调等。
此外,学堂乐歌中也有少量自创曲调的作品,如《黄河》《春游》等。
2. 论述冼星海音乐创作的主要成就。
【答案】冼星海(1905-1945)早年曾入北平艺术专门学校和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音乐。后赴法国巴黎学习小提琴和理论作曲。1935年回国,便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歌咏运动中,并成为主要骨干之一。同时他还积极创作抗战歌曲,写出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1938年,他来到延安,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在延安期间,他创作了多部大合唱,著名的《黄河大合唱》就创作于这个时期。1940年被派往苏联,生活不定仍坚持创作,写下了许多首古诗词歌曲和交响乐作品。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死后被誉为“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一生创作了数百首歌曲,多部大合唱,歌剧,交响乐、管弦乐曲、以及多首小提琴、钢琴等乐器、重奏作品。他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多产的作曲家,而且在声乐创作中也是成功率较高的作曲家,他善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广泛的体裁形式,具有号召性的旋律,鲜明而有力的节奏及简练的音乐结构来塑造各样的音乐形象,从而形成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有群众性的进行曲《救国军歌》、《游击军》、《到敌人后方去》; 战斗性与抒情性相结合的群众歌曲《在太行山上》,《做棉衣》; 儿童歌曲《只怕不抵抗》、《祖国的孩子们》,以及电影、戏剧插曲《在茫茫的西伯利亚》、《热血》、《夜半歌声》等,以及《黄河大合唱》, 《生产大合唱》等合唱曲,《民族解放交响曲》、《神圣之战交响曲》、《满江红》等交响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音乐创作中最突出、影响最广泛的一部代表作,它创作于1939年,以诗人光未然所写的长诗《黄河吟》为歌词,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自始至终充满了动人心弦的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成功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如火如茶的爱国
热潮和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念。该曲由《序曲》、《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套乐诗朗诵)、《黄水谣》、《河边对口词》、《黄河怨》、《保卫黄河》(齐唱、轮唱)、《想吼吧! 黄河》合唱九个乐章组成,以朗诵词和乐队音乐加以贯串,各个乐章在内容、形象、主题、表演形式等方面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整个套曲音乐的发展具有非常严密的内在统一性,它的音乐吸收了民间劳动号子,民间对唱的音调和形式特点,又借鉴了西方近代多声部合唱技术,使音乐既有中国传统音乐的风韵,又有新时代特征,同时还具有史诗性和交响性,这种具有民族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特征的大合唱形式,对后来的中国大型合唱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黄河大合唱》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3. 江浙山歌基本的结构形态有什么共同特性?
【答案】江浙山歌的基本形态多为四句体,旋法以级进为主,音域比北方山歌窄些,音乐委婉秀丽。
4. 学堂乐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中的意义?
【答案】(1)学堂乐歌是欧洲音乐文化大规模传入中国的开端,也是中国新民族主义文化在音乐领域的萌芽。
(2)学堂乐歌为中国“新音乐”的诞生和发展开启了源头。
(3)为后来我国的军歌,工农革命歌曲和群众歌曲体裁的发展开了先河。
(4)为欧洲音乐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5)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音乐家。
二、论述题
5. 概述“五四”以来城市商业资本对我国民间艺术的影响。
【答案】(1)积极方面
①比较雄厚的城市经济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物质条件;
②相互的竞赛和交流,促使艺人们不得不尽快提高自己的艺术技巧、扩大剧团的规模、进一步提高专业化的水平和进行一些自发性的改革;
③推动了各地区各种艺术体裁之间的交流、融合,促进了一部分艺术体裁的更新发展,也自然地将一部分逐渐淘汰:
④城市的生活和复杂社会的矛盾,有利于民间艺术同群众革命斗争的结合和同各种新文艺的相互影响;
⑤城市的生活和市民意识的影响,促使原来只有男演员(或男演员占绝对优势)的戏曲、说唱音乐逐步推进女演员的产生和向男女同台演出的转变。
(2)消极方面
①传统的民间艺术逐渐成为城市资本主义经济的商品;
②不少传统艺术中原有的封建主义糟粕不仅未能彻底清除,反而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享乐
主义的思想和小市民低级庸俗的趣味结成一体;
③在艺术表演上加深了华而不实、肤浅庸俗的倾向。
6. 简评左翼文艺运动产生的条件和历史意义。
【答案】(1)条件
①1927年“四·一二事变”使革命运动全面退却。
②城市文化生活发生剧变,国民党发动“军事”和“文化”的两个“围剿”。
③鸳鸯蝴蝶派文学重新抬头,外国歌舞电影大量进口,各种歌舞团体应运而生,娱乐性歌舞音乐迷漫全国各大中城市。④文化工作者被迫从斗争前线撤退,文艺思想战线出现一时的迷茫混乱。
(2)历史意义
①许多群众歌曲和抒情歌曲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产生了极其广泛的群众影响。
②左翼音乐的传播,有力抵制了当时泛滥成灾的商业性庸俗歌舞音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