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大学0128教育管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学质量管理
【答案】教学质量管理是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心任务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工作能否实现教育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水平。教学质量的管理就是通过各种管理活动,使教学效果达到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的要求,从而保证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人才的规格。教学质量管理,既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搞好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 学校组织
【答案】学校组织是旨在达成教育目标的社会单位。它包含目标、结构、教学及行政措施三部分。目标包括内在(为实现教育口的而制定)和外在(为配合社区发展或满足社区成员需要而制定)两种。结构是为配合实现目标而建立,典型的学校组织机构包括教务、训导及总务。教学及行政措施根据口标,在结构中推行。传统学校组织口标明确、结构稳定、教学及行政措施有限; 现代学校组织目标增加,结构易变,教学及行政措施纷繁。现代学校组织面临的问题主要有:①组织结构失调,即目标与结构的差距影响目标的达成,未能满足学生就业指导的需要,未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未来导向功能,常表现为学生行为问题; ②学校内外目标的整合问题,常受两种因素影响,一为内外目标的性质与内容是否一致,二为学校工作人员问题; ③教师角色与权威问题。
3. 教师考核
【答案】教师考核是指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师职务任职条件和职责,运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对教师上作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考查与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确立了我国实施教师考核制度。教师考核是教师管理中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其目的与作用在于:为教师的使用、培训、晋升、提级提薪、奖惩提供依据; 引导教师按教育规律办事,以提高教育质量。根据《教师法》的规定,我国负责教师考核的机构是聘任教师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教师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实绩四个方面。考核的方法,按形式分有教师自评法、学生评价法、教师相互评价法。我国《教师法》在总结我国的教师考核实践经验基础上,借鉴国外有益的理论与尝试,提出了实施教师考核的两项原则,即公正、客观、准确的原则和充分听取意见的民主性原则。
二、简答题
4. 教育评价的原则有哪些?
【答案】教育评价的原则主要包括:
(l )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进行教育评价时,要实事求是,不主观臆断,不以个人好恶论长短的原则。评价必须根据科学的评价标准来进行,标准一经确定,就不要随意改动。
(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在评价中要全面而恰如其分地评价教育工作中的各个项目或各种具体指标,不要过分地渲染某些项日或某些指标的原则。
(3)一致性与差别性相结合的原则
一致性原则是指教育评价时,对所有教职工和学生都采用一致的标准,而不能采取两套或两套以上的标准。但在评价过程中又需要注意问题的相对性一面。由于学校条件各异,领导水平不同,教师和学生个体的特长和不足各异,所以在评价中又要从被评价者实际情况出发,寻找个体内的差异,通过与过去相比,有区别地评价对象,可以起到鞭策和激励人的作用。
(4)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定性分析是对被评价对象的状况和性质所进行的判断,这种分析方法通常首先要对评价对象的表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描述,然后对其特点、问题、本质、发展趋向等方面进行解析。这种分析方法的特点是综合性、模糊性较强,注意抓住事情的重点和本质。定量分析是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数量分析和比较,其特点是分析因素单一、精确。与定性分析方法比较,定量分析具有明快、简单、易于比较等特点。
(5)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有两层涵义:其一,评价不仅要有领导、同行、同学或专家来参加,还要有被评价者自己参加; 其二,对教育工作的评价不仅由教育系统内部自己评价,还应由教育系统以外的人士或机构来进行。
5. 简述英国教育经济学家布劳格教授对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贡献。
【答案】布劳格是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教育经济学教授,一也是有名的教育经济学专家。他有很多研究成果,在较系统地总结世界各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成果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主要著作有《教育经济学著作选注书目》(1966), 《教育经济学选读》(I )(II )(1968,1970), 《教育经济学导论》(1970)
他的《教育经济学导论》被西方认为是有代表性的教科书。全书主要包含了人力资本的形成、教育投资、教育对经济成长的贡献、教育设计的目的、人力需求设计法、成本一效益分析:私人的计算法、成本一效益分析:社会的计算法、成本一效益分析的应用、教育的个体分析、教育融资问题等内容。
从《教育经济学导论》中可以看出,教育对经济的影响,是以“代价—效益”分析为主线的。在“代价—效益”分析中,布劳格采用了人力资本这一概念,同时也以需求、供给关系作为观察问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反刘一国家干涉,主张尽量让个人自己选择,通过市场来反映人力供需条件。他所用的“代价—效益”分析方法,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
6. 教育规划与教育计划的关系及异同是什么?
【答案】教育计划是指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及任务而采取的规则、步骤、方法的总和。
(1)教育规划与教育计划的关系
教育计划按照规模可以分为教育规划和教育计划。近年来,在国际上使用的教育计划,主要是指与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密切相连的较长期的、综合的教育计划。也就是通常所讲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简称教育规划。在教育行政上所讲的教育计划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是相对于短期的实施计划而言的。
(2)教育规划与教育计划的异同
①不同点。教育规划与教育计划的区别在于,规划是对较大范围、较大规模及较长时间内教育发展总方向、大目标、主要实施步骤及重大措施的设想。这种设想的最大特点是粗略规定各有关发展指标,不具体确定有关的工作步骤和实施措施及具体上作时间表。因此也可以说规划不是严格完整意义上的计划。计划相对规划而言,是指在规划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政策、任务做出的较短时间的具体安排和落实措施,计划的发展指标、措施步骤、时间安排都比较详尽、具体。
②相同点。规划与计划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相互联系、互相包含的。因此人们并不把它们做严格的区分。我国制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教育发展规划等,实际上都不是单纯的计划或规划,而是二者结合的产物。
7. 在教师评价中所坚持的“公正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它在教师管理实践中有什么意义? 执行时的要求是什么?
【答案】(1)“公正原则”的含义
公正原则就是在教师评价中,实事求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考核,不带任何偏见、私见,不凭主观意志做出判断,使评价结果与事实相符合。
(2)“公正原则”在教师管理实践中的意义
①有利于保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考核发挥奖优惩劣的激励作用。教师评价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是对教师工作的诊断和总结,坚持公正原则能使教师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不足和优点,能保护教师的积极性,使大家共同提高绩效,提高教学质量。
②有利于建设团队,形成良好的校风。评价是组织中重要的管理手段,具有风向标作用,公正的评价能使教师形成互助、和谐、团结的组织氛围,进而形成良好的校风。
③有利于体现教师的个体价值。学校是文化单位,是知识分子群聚的社会组织。教师劳动的精神活动性质和为人师表的自我意识,使得他们特别重视自我的价值,重视个人的声誉和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要求获得别人的尊重,也期待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公正评价有利于他们体现自身的价值。
(3)教师评价中坚持“公正原则”的要求
①贯彻这条原则,要求考核主体克服凭印象、凭经验的主观臆断,而是注重调查,尊重事实,坚持以评价标准为尺度进行考察鉴定。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