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服装学院艺术学理论612综合文艺理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窦师纶
【答案】初唐著名丝绸纹样设计家。设计的瑞锦、宫绞“章彩奇丽”,常以对鸡、斗羊、翔凤、游麟为题材,图案多取对称形式。因窦爵封陵阳公,故他设计的图案被称为“陵阳公样”。
2. 绿沉漆
【答案】绿沉漆是色漆的新发展。绿沉色就是一种暗绿色,如物沉在水中,其色深沉静穆,故称绿沉。这种色漆的出现,标志着霍漆工艺在调色技术上的新成就。
3. 雕漆
【答案】雕漆是在漆器胎骨上涂漆数十层或上百层,待漆稍干后,在漆器上雕刻出各种装饰花纹,达到浮雕效果。雕漆以宋元最有代表性。
4. 缠枝
【答案】是明代甚为流行的一种图案组织,具有时代特色。它以连续的波状为骨架,相间排列各种花朵,枝间饰以勾卷状的叶片。
5. 铜镜
【答案】以青铜铸造的鉴容用具。正面光滑明亮,背面常有装饰图案。中国早期的铜镜已见于齐家文化遗址,经战国两汉、唐两个高峰后,艺术转向衰落,入清,为玻璃镜取代。
6. 平雕
【答案】平雕即平面浅雕。以孝堂山石刻为代表,是在平面上阴刻出线条,用线表现物象动态。以武氏祠石刻为代表,是保留物象的线或面,而将空余的地方刻去。
7. 暗纹陶
【答案】暗纹陶是指用一种工具在陶坯未干前压出各种花纹的陶器。这种压花线纹深度不大,仅在有光线时可隐约看出,所以称为暗纹,又称为砑花陶。
8. 觚
【答案】觚是饮酒器。觚的形状细长,底宽,腰细,侈口成喇叭花状,造形十分优美。觚形在商代早期是矮而粗,商代晚期变为高而细。
二、填空题
9. 明代丝织的四大产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江浙;四川;山西;闽广
10.______年,延安创建了第一个玻璃厂,生产制作出第一批玻璃器,有各种杯、瓶、灯罩等日用器皿。
【答案】1941
11.明代织锦主要的品种有_____、_____。
【答案】库缎、妆花
12.汉代画像砖的产地以_____最有特色。
【答案】河南、四川
13.草帽辫的历史悠久,过去多集中在清丰的辛庄销售,人们把它称为“_____”。
【答案】草帽辛庄
14._____有了原始青瓷。
【答案】商代
15.汉代瓦当中最常见的图案式_____。
【答案】四神
16.清代著名的石雕有_____、歙砚、_____、_____、菊花石雕等。
【答案】端砚;青田石雕;寿山石雕
17.清代竹雕的制作技法有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竹刻;留青;翻簧
18.黑陶工艺产生于_____文化中。
【答案】龙山
三、简答题
19.简述清朝时期刺绣工艺的不同体系。
【答案】最著名的有苏绣、粤绣、蜀绣、湘绣、京绣,此外还有鲁绣、汴绣、瓯绣等。
(1)苏绣
苏绣的主要特点是针脚细密,色调典雅,图案多采用“留水路”的分面推晕的表现方法,有浓厚的装饰性。苏绣的针法,根据不同的表现对象而各有区别,它已发展到43种之多。主要有平针、套针、抢针、施针、拉梭子、松子针、刻鳞等。
(2)湘绣
对湘绣的发展有较大贡献的是胡莲仙和魏氏。她们共同提高技艺,扩大了湘绣的影响。. 湘绣的特点是具有写实的作风,针法多用施针,使得刻画物象的真实感较强。多用双印、四印、齐、柔、填粉、参、毛、横、直、斜、叠、砌等针法。湘绣的传统题材以狮虎等猛兽为最有特色。它的独特手法是用色彩衬地,然后在其上施以刺绣,增加层次感。
(3)粤绣
粤绣的艺术特点是花纹繁崛,喜用百鸟、鸡等为题材。色彩浓艳,对比强烈,具有明快热烈的艺术效果。粤绣除一般针法外,还有肉入针、金夹绣等。针脚长短不齐,在轮廓处多用金线勾边。
(4)蜀绣
蜀绣以成都为中心并为其主要产地,多采用成都生产的各色绸缎,用散线和红线绣制。蜀绣用线工整厚重,色彩明快,富有民间艺术特色。蜀绣的特点是“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
(5)京绣
京绣是由明清两代的北京以皇室绣作为中心,在为宫廷制作各种御用绣品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有特色的刺绣。制品多为小品,做工精巧富丽。清代刺绣的发展,不仅著名绣手辈出,而且产生了关于刺绣工艺的专门著作。主要有丁佩著《绣谱》、著名刺绣家沈寿的《雪宦绣谱》。
20.简述元青花和蒙古族的关系。
【答案】中国的青花瓷起源虽早,但长期低靡。
(1)元代,骤然繁荣,这与蒙古族文化关系密切;
(2)蒙古族尚蓝尚白,青花瓷恰为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效果;
(3)蒙古族饮食豪放,元青花中大型器物数量众多;
(4)蒙古族恶七重九,元青花的装饰带没有七层的,而九层的为数不少;
(5)蒙古族习惯于迁徙,元青花中便于携带的造型颇多;
(6)角端、云肩等一些题材也同蒙占族有关;
(7)多数元青花又烧造于浮梁磁局所在的景德镇。
21.简述“异质同构”说的基本内容。
【答案】(1)“异质同构”说由二十世纪西方新兴起的格式塔学派代表人物阿恩海姆提出。他认为艺术作品具有一种力的结构,一种表现性,这种力的结构与主体的生理结构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当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的一致时,就可能激起审美经验,即“异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