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推进,国家启动并实施了中西部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寄宿制学校成为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整合农村现有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及偏远地区办学水平、解决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的有效办学模式。然而,这种学生由原来的在家住宿每天往返上学,转变为集中寄宿学校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学校在实践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带来了教师身兼数职、学生课余生活单调、家庭及亲情教育缺失等诸多问题。
基于此,本研究在梳理前人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证考察的方式,对西安市近几年建设的99所农村(山区)标准化寄宿制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西安市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学生课余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调查研究显示,在西安市近几年建设的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师资问题,由于寄宿制学校没有增加生活教师及活动教师人员编制,使得寄宿制学校教师紧缺,专任教师兼任生活教师和活动教师,教师因身兼数职而感到身心疲惫,造成部分教师被动,工作缺乏积极性;二是学校组织的课余活动匮乏,学生课余时间被各种自习所代替,使得学生课余生活单调;三是学校管理问题,农村寄宿制学校在管理上还停留在“看管”和“不出事”的较低层面,管理依靠制订的各种制度而缺乏人性化;四是由于学生寄宿学校,亲情及家庭教育缺失和缺位;五是学生年龄偏低,对寄宿学校和集体生活不适,造成学生心理问题;六是寄宿制学校运行成本明显增大,造成学校运转困难。
根据西安市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西安市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实际,本文提出了用课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用养成教育来培养学生、用校园文化来影响学生,用教师的温暖来弥补家庭教育、用提升校长素质来提升学校管理能力,用一颗“大爱”的心来爱学生等对策。
农村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我国农村教育的重要办学模式,在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农村教育发展,进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