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美洲斑潜蝇 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三叶斑潜蝇L.triflii(Burgess)、南美斑潜蝇 L.huidobrensis (Blanchard) 是三种危险的外来入侵性害虫,严重危害蔬菜、花卉等植物。自80年代以来,危害蔓延至世界各地,近年来,这三种斑潜蝇发现有种间取代的现象,且三种斑潜蝇成功入侵我国,我国南方发现有三种斑潜蝇同时存在的现象,在美国很多地区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混合发生,而对生产上造成的为害美洲斑潜蝇种群数量总是低于三叶斑潜蝇种群,其原因他们认为是三叶斑潜蝇的抗药性强;在日本,他们发现美洲斑潜蝇取代了三叶斑潜蝇。通过我们这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在三亚由最初美洲斑潜蝇为优势种到2011年三叶斑潜蝇变为明显的优势种,这种种间的更替是否与其抗药性有关,目前还不清楚,国内外也没有报道。本研究从室内测定了3种斑潜蝇对常用农药的敏感性到笼罩试验和田间调查,再结合其他地区斑潜蝇抗药性的测定和种群比例分析,为斑潜蝇不同种群间的种群更替及其防治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海南省三亚、陵水、乐东和海口4个不同地理种群的三叶斑潜蝇幼虫对3种药剂的敏感性。通过试验得知,斑潜蝇对阿维菌素、斑潜净和灭蝇胺的敏感性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海口种群对3种药剂最为敏感,三亚种群敏感性最差。在生产上应注意对上述药剂的合理使用,以防止其抗性发生。
对采自海南崖城的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的抗药性水平进行了监测,室内测定表明,三叶斑潜蝇抗性水平远大于美洲斑潜蝇,室外笼罩实验表明:在没有杀虫剂选择压力的室外条件下,这俩种斑潜蝇种群数量相当,然而在喷药条件下,三叶斑潜蝇种群对杀虫剂具有更强的抗性而获得竞争优势。表明当地杀虫剂不合理施用,与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的种群更替密切相关。
对南美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幼虫对几种常用农药的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幼虫比南美斑潜蝇对几种常用农药较为敏感,且两种斑潜蝇种群分别对 3种药剂的敏感性差异很大。
2011年调查了斑潜蝇在我国海南省的种群动态,发现三叶斑潜蝇已取代美洲斑潜蝇成为优势种。
关键词:斑潜蝇,抗药性,种群替代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