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州大学艺术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材美工巧
【答案】“材美工巧”出自中国古代工艺设计的典籍《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里指明了设计和制作工艺精品的四个条件。其中“材美”是指制作工艺品的材料要优良精美,“工巧”是指制作工艺要精湛巧妙,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精良的工艺品。
2. 王国维
【答案】王国维是中国近代重要的史学家、美学和文艺理沦家。他把西方美学和文艺思想与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思想融合起来,把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逻辑思辨方法与乾嘉学派的考据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美学和文艺理论以及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史研究。王国维所著《人间词话》是我国第一部古代戏曲艺术史专著,其著作结集为《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3. 形象性
【答案】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各个具体艺术门类,因为它们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的不同而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雕塑、绘画、电影、戏剧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而音乐、文学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则必须通过音响、语言文字等媒介才能间接地感受到。但无论怎样,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形象。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4. 野兽主义艺术
【答案】野兽主义艺术是20世纪初产生于法国的一个美术流派,是西方现代艺术中最早的一个派别,代表人物是马蒂斯。野兽主义追求强烈的主观表现,注意吸收东方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采用单纯强烈的色和粗犷造型创造一种有别于西方古典绘画的新样式。野兽主义强调绘画主题的抽象化表现,主张树立新的绘画准则。
5. 主观精神说
【答案】主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之一,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或“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德国哲学家尼采将其推向极端,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史上,南北朝时期的文艺评论家把“情”、“志”归结为艺术家个人的心灵和欲念的表现,根
本否认文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宋代严羽的“妙悟”说和明代袁宏道的“性灵”说,也是把主观精神的表现和抒发当作艺术的本质特征。
6. 劳动说
【答案】劳动说是19世纪末叶以来,在欧洲大陆许多民族学家与艺术史家中广为流传的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理论。俄国普列汉诺夫通过对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原始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引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原始艺术是适应着劳动的需要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例如集体劳动中产生“节奏”和节奏感,节奏又促成音乐、舞蹈等艺术类型的发生。
7. 《理想国》
【答案】《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前期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
8. 艺术作品的内容
【答案】艺术作品的内容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动的生活和情感内涵。艺术作品的内容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是艺术家在意识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精神性的内涵。艺术作品的内容不是抽象的概括说明,而是题材、主题、情节、环境等因素融会而成的具体、生动、完整的展示,主要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
二、简答题
9. 简要描述艺术接受的社会环境; “艺术世界”的性质与功能是什么?
【答案】(1)艺术接受的社会环境——艺术世界
①“艺术世界”的内涵
“艺术世界”的概念首先是由丹托在一篇题为《艺术世界》的论文中提出的。著名美学家迪基继承了这一概念,并在一个更为宽泛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重新阐释和发挥。他用“艺术世界”来指艺术品赖以存在的庞大社会制度。
②“艺术世界”的组成部分
a. “艺术世界”中为接受做出贡献的各种意义上的主体
第一,艺术家,是他们为艺术的接受提供了最直接的对象——艺术作品。
第二,批评家,豪泽称他们为“中介者”和在艺术家与接受者之间的“第三者”。
第三,艺术理论家和美学家。
第四,艺术史家。
第五,一大批在各种艺术机构中任职的工作人员。
b. 各种艺术机构;
c. 支配艺术世界运转的规则和制度。
(2)艺术世界的性质和功能
①中介性
中介性指艺术世界能在艺术家与观众、艺术作品与接受活动之间起沟通的桥梁作用。艺术世界作为中介,既沟通也隔离艺术作品与接受者之间的联系,艺术世界中介性的沟通功能使艺术作品的接受大众化、社会化成为可育旨。
②接受性
艺术世界作为艺术接受的中介环节,它自身就表现出接受性。比如说中介体制中的各种机构(如艺术展览馆、音乐厅、剧场等),在为艺术作品和接受者提供传播和接受场所、设备等条件之前,它自身就必须首先接受那些艺术作品。所以,在中介体制中,接受与传播是密不可分的。而从艺术活动的过程看,中介体制的接受性与中介性的统一只不过是整个艺术活动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和不同表现方式而己。
③主动性
艺术世界作为艺术接受活动的中介,它并不是被动地把艺术家们的作品毫无选择地介绍给接受者的,而是各个机构、各个环节都以自身的特点和方式主动地参与到接受活动中,影响并导向艺术接受的趋势、潮流、深度与广度。
④制度性与惯例性
艺术世界是一个为艺术创造和审美接受而设立的专门化世界。这种专业性,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是以它的制度和惯例来维持的。比如说美术馆、音乐厅、剧场的功能,艺术学院的职能,艺术史家的任务等,都是通过社会分工等合法的方式被授予的。而艺术世界的制度性义受到艺术传统中惯例的影响。惯例是指在人类艺术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地、潜在地形成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如艺术作品的分类规则,何谓中国画、何谓艺术品、何谓舞蹈等等。
10.简述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答案】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它主要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领域中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哲学与艺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
(1)哲学影响艺术的发展
艺术与哲学两者联系密切,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对艺术创作活动发生影响。哲学对艺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哲学通过美学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
古希腊的哲学是朴素唯物主义,他们虽然把世界的本原归之于物质的某种具体形态(例如水、火、原子等等),但肯定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客观唯心主义(例如柏拉图)虽然把世界的本质归之于神秘的理念,但肯定了被理念所决定的现实世界在个人的主观意识之外。这就决定了古希腊的美学思想:美在于比例和谐; 艺术模仿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