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艺术概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印象派

【答案】印象派,又称“印象主义”,是19世纪60~90年代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代表作有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印象主义画家追求外光和色彩的表现,主要把身边的生活琐事和直接见闻作为题材,多描绘现实中的人物和自然风景。在构图上多截取客观物象的某个片断或场景来处理画面,打破了写生与创作的界限。此外,印象主义的巨大潮流还波及到音乐、文学、摄影、电影等领域,均取得了巨大发展。

2. 工艺美术

【答案】工艺美术是在生活领域中以功能为前提,通过物质生产手段对材料进行审美加工的一种美的创造,是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术,工艺美术强调制作的手工性特征。它既包括传统的器物制作,也包括当代的手工制作品。工艺美术在本质特征上具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双重属性,这一双重属性决定了工艺美术的创作原则——实用、经济、美观。

3. 品位

【答案】品位是指作品文化含量和美学含量的高低层次。不同品位的形成是艺术家从不同的艺术观念出发把握生活的结果,艺术家对待世界的小同态度、对艺术的不同追求、对审美趣味的特定偏好,由此也就形成了小同品位的艺术作品。如中国古代画论中分出的神、妙、能、逸等品评级别。

4. 审美期待

【答案】审美期待是艺术鉴赏的准备阶段。接受主体在欣赏之前和欣赏过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示,它使接受者具有期待视野,并希望在欣赏艺术作品过程中得到满足。审美期待是接受者进行艺术鉴赏的心理前提,它影响着接受者与艺术作品的交融互动,影响着再创造的积极发挥,影响着艺术鉴赏的现实展开。

5. 列夫·托尔斯泰

【答案】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所著《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均为不朽之作。文学创作的同时,托尔斯泰还以浓郁的兴趣探讨了一些重要的美学问题,所著《莫泊桑文集序》、《艺术论》、《论莎士比亚及其戏剧》等,提出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美学见解。托尔斯泰是艺术表情论的著名代表,他认为艺术的功能与使命就是在人际间建立普遍的情感联系,艺术品的水平取决于情感的真诚、独特、清晰所产生的感染力。在《艺术论》中,托尔斯泰详细论述了情感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的作用。他指出,艺术的感染力是区分真正艺术和虚伪艺术的标志。

艺术感染力的程度取决于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和解释。他以特有的概括的广度,创造了史诗体小说,是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一,它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而为苏联作家所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史中也有巨大的影响。

6. 游戏说

【答案】游戏说,又称“席勒——斯宾塞理论”,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风靡一时。席勒认为,艺术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戏冲动,游戏就是过剩经历的发泄。斯宾塞进一步发挥了席勒的理论,认为游戏与审美的共同特征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去。游戏与艺术虽然有共同的特征,但是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仅仅从生物学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未能科学、全面地揭示出艺术产生的最终原因,其把“游戏”看做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是错误的论断,因为艺术活动与审美活动仅仅属于人类社会所专有。动物的“游戏”可以归结为过剩精力的发泄,而人的“游戏”则是为了精神需要的满足,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因此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脱离了人类的社会实践,未能揭示艺术诞生的真正奥秘。

7. 艺术形象

【答案】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艺术家根据社会生活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经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蕴含情感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的内涵是:艺术形象是艺术家的创造,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生动的图画而不是抽象的概念。

8. 审美态度

【答案】审美态度是指对艺术作品采取的一种无功利、超利害的观赏态度。审美态度不仅是一种接受方式,而且是一种审美能力。在艺术鉴赏过程的准备阶段,审美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接受者能否在具体的接受过程中从艺术的、审美的角度与艺术作品交流和对话的心理基础。审美态度必然带有个人的思想、人生态度,不是绝对超然的。

二、简答题

9. 试述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是艺术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答案】(1)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的含义

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就是前代艺术对后代艺术的巨大影响以及后代艺术对前代艺术的积极成果的继承保留。

(2)艺术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原因

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揭示了艺术发展历史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是古今中外一切艺术发展都应遵循的普遍规律。艺术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原因包括:

①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是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连续性所决定的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物质生活的连续性决定了艺术发展的连续性,艺术发展的连续

性决定了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②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是由艺术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艺术是人们对现实世界认识的一种表现,而认识是时代积累的连续过程。每一个时代的艺术,都是那个时代艺术家审美认识的结果,后代的艺术家则在这些审美认识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审美认识的连续性决定艺术发展的连续性,也决定了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③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是由艺术表现生活的任务决定的

艺术的任务是表现生活,要表现生活就要继承前代艺术家表现生活的形式和技巧。学习西画就要继承焦点透视、光线明暗、比例对称、色彩关系等等,学习国画就要继承十八描法以及皴、擦、点、擢、演、染等基本笔墨技法。

10.什么是艺术思维? 艺术思维中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怎样互相转化的?

【答案】(1)艺术思维的内涵

艺术思维主要是指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过程中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统一的系统中,以捕捉艺术意象为目标,因而以形象思维占相对优势的一种思维方式(科学思维则是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统一的系统中,以捕捉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因而以抽象思维占相对优势的另一种思维方式)。

(2)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转化

艺术思维中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互相转化的特点是严格地遵循着艺术美的规律来进行的。遵循艺术美的规律转化包含着这样三层意思:

①按照艺术意象理想化的规律进行互相转化

不论是体验社会生活、艺术想象、还是深化主题等方面,都是按照理想化原则进行转化的,也就是说,艺术思维中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互相配合和转化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艺术意象向着理想化的目标发展(科学思维中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互相转化的目的则是为了要找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遵循着表现艺术意象中深层内涵的意蕴以外现的艺术形象的独特神韵的原则进行转化。 ③在选用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也表现出运用生动而又精妙的艺术语言时所运用的形象思维和对艺术语言进行理性的分析、比较,从而选出更恰当更精妙的艺术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的抽象思维两者的不断转化。

11.园林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是什么?

【答案】园林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

(1)综合性

园林不单纯是一种艺术形象,还是一种物质环境。园林艺术是对环境加以艺术处理的理论与技巧,它是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是融会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2)实用性和审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