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FS62物流管理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对于企业而言,在选择装卸搬运机械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在这些因素中,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合理选择装卸搬运机械,有利于提高装卸搬运的效率,降低装卸搬运的费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常而言,在选择装卸搬运机械时,需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1)货物特性及流量

装卸搬运机械的选择应考虑货物特性,例如,对于散装货物而言,利用带式输送机进行装卸搬运比较方便; 对于托盘等包装货物而言,利用叉车进行装卸搬运比较合算。

(2)成本因素

装卸搬运机械的选择要考虑成本因素。在效率相同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性能价格比优越、日常维护费用较低的设备。在选择设备时,不但要考察设备的一次性购置成本,还要考察设备的使用寿命、性能及日常维护费用。日常维护费用包括:操作及维修人员工资、燃料及动力费用、配件费用、润滑剂费用等。有些设备虽然购置成本不高,使用寿命也较长,但由于日常维护费用高昂,也不宜选择。

(3)设备之间的配套

企业为开展装卸搬运活动而选用的各种设备,应注意系统性原则,确保各种设备之间的有效衔接和配套,提高运行的综合效果。有些装卸搬运机械虽然独立运行的效率较高,但难以和其他设备进行有效的配套,也不适合选用。为了强化设备之间的配套,应尽量选择标准化的设备。

(4)工作环境

工作场所是露天还是室内,通道是否宽敞,是否存在对人体有害的污染及其他特殊的要求,都关系到设备的选择。例如,在污染较严重的作业环境下,采用自动化的装卸搬运设备是有利的。

(5)设备的可操作性有些设备的操作需要经过复杂培训的专门人员,而这些人员又是企业所缺乏的,引进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而也不宜选择。

个人认为,企业的本质是盈利,只有成本的降低才能达到企业盈利的目的。所以在选择装卸搬运机械时,成本应该是最先考虑的因素。

2. 相对于EDI 技术而言,互联网技术对于物流管理具有哪些优点?

【答案】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商务应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通过采用ERP (企业资源计划),企业首先在内部建立起高效的Intranet (内部网),以保证信息在企业内部流动的顺畅; 然后再与供应商、经销商、物流服务提供商、最终顾客等通过Internet 建立起跨组织的Extranet (外部网),以达到电子商务、同步作业、资源共享的目的。在Intranet 和Extranet 之间,通过专用的软硬件设置防火墙,以控制不同信息的使用权限。在物流管理中,相对于EDI 技术而言,互联网

作为物流信息传输的手段具有以下优点:

(1)Internet 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网络,信息传输费用非常低。

(2)中小企业、最终顾客与大企业在信息获取、处理上处于同等的地位,可以利用Internet 传输数据。

(3)可以真正实现按照最终顾客的订单开展大规模定制,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存货水平。

3. 实施绿色物流能够为企业带来哪些好处?

【答案】绿色物流的实施,对企业而言意义非凡。概括而言,绿色物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突出的作用。

(1)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资源循环、重复使用等绿色物流举措有利于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企业重要的物流利润源泉。根据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协会的估计,全世界汽车制造业每年通过再制造而节约的原材料可以装满155000节车皮,可以排列成1100英里长的火车。可见,其经济利益是非常可观的。

以海尔集团为例,该集团从2002年1月开始正式批量采用蜂窝纸板包装材料,以替代原来使用的泡沫塑料衬垫和木制板架材料。这一绿色包装材料的采用,取得了以下经济效益:

①蜂窝纸板优异的抗压和抗弯曲性能,降低了产品的破损率;

②蜂窝纸板的厚度较以前的包装衬垫薄,使得产品包装的外形尺寸减小,空调堆码由原来的4层增加到6层,节省了仓储和运输费用;

③采用蜂窝纸板进行包装后,每台空调柜机的包装费用下降15元~20元人民币。

(2)提高企业竞争地位

顾客价值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绿色物流中的回收物流,不仅可以满足资源再利用的需要,也可以有效地确保不符合顾客订货要求的产品及时退货,有利于消除顾客的后顾之忧,增加其对企业的信任感及回头率,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3)提升企业形象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企业是否节约利用资源、是否注重保护环境成为决定企业形象与声誉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开拓国际市场而言,这一点至关重要。

4. 当前物流管理呈现出哪些显著的发展趋势?

【答案】在现代社会中,物流管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供应链管理趋势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构建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再到制成最终产品,最后到销售给最终顾客的所有参与者,即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最终顾客、物流服务提供商乃至供应商的供应商、经销商的经销商等的网链结构,从系统观点、合作观点出发,最大限度地减少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内耗与浪费,通过整体最优来实现全体节点企业的共赢。供应链

管理强调的是:未来的竟争更多的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一些著名企业,如惠普、IBM 、戴尔、沃尔玛等纷纷导入供应链管理,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率。

在物流管理中,对企业内部各物流要素的有效整合固然很重要,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为了更有效地利用企业外部的资源,企业还必须强化与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在物流方面的合作,以便快速响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降低经营风险。供应链管理将物流管理的资源整合范围从企业内部扩展到整条供应链,将大幅度地提高物流管理的竞争力。

(2)全球化趋势

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终于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 的一名新成员。加入WTO 以后,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将获得国民待遇,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格局将加剧; 另一方面,我国可以享有包括美国在内的各WTO 成员国提供的最惠国待遇,国内竞争国际化的程度也将加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采购、跨国生产、跨国销售成为许多企业的基本策略。企业从世界市场上获得质优价廉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在世界各地的工厂组织生产,然后将产品运送到世界各地的顾客手中。在这种情况下,物流管理的全球化趋势必将愈演愈烈。

(3)信息化趋势

EDI 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物流质量和物流效率的提高更多地依靠的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EDI 得以迅速发展,它简化了企业之间的交易过程,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使得生产企业可以按照经销商的订单安排生产,供应商能够准确掌握生产企业的原材料或零部件的需求情况。但由于利用EDI 传输数据需要架设专用的增值网,前期投入门槛较高,限制了中小企业与最终顾客对EDI 的使用。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则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网络,信息传输成本很低,中小企业、最终顾客与大企业在信息获取、处理上处于同等的地位,为降低物流管理的费用、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精益物流趋势

精益物流,是指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以不断消除各种形式的物流浪费,创造无中断、无绕道、无等待、无回流的物流活动,达到至善至美的目的。随着企业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为了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压缩一些可以压缩的费用,尤其追求零库存的目标成为企业努力的方向。而精益物流则有助于企业达到这一目的。因此,在物流管理领域,精益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5)第三方物流趋势

第二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 TPL)企业是专门承担物流职能的企业。由于第二方物流企业在物流领域专门从事物流活动,容易在这一领域形成并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往往比企业自营物流具有更大的竟争优势,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欢迎。

(6)绿色物流趋势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生产力以空前的速度发展,但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之而来的是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地球资源的锐减、“三废”污染的加剧。环保意识在世界范围内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