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设施规划与物流管理(选一)之物流管理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物流活动中,流通加工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怎样才能使得流通加工活功更为科学、更为合理呢?

【答案】(1)流通加工的价值

随着社会分下的细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原材料、零部件以及产成品的物流链条越来越长,流通加下变得越来越重要。概括而言,流通加工具有以下一些作用。

①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

由于顾客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必须在流通环节按照顾客的要求进行再次加工,如根据顾客所需要的尺寸对平板玻璃、钢板进行裁剪。

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流通加工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往往以简单的加工实现较大的价值增值,是物流中的重要利润源。有些产品,如玩具、服装等,通过流通加工改变其包装,可以大幅度提高商品的档次。蔬菜等食品经过加工形成半成品,可以减少消费者择菜、洗菜的时间,使产品售价大幅度提高。流通加工还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利用率,有些流通加工可以使产品利用率提高20%~50%,这是采取一般方法提高生产率所难以达到的。

③提高物流的效率组装型产品,如自行车、缝纫机、铝制门窗框架,如果在生产企业完成产品的装配活动,将导致运输费用的大幅度增加。而将其零部件直接捆扎或装箱,到达销售地点后再行装配,就可以方便运输,节省大量的运输费用。

(2)流通加工合理化途径

①流通加工的内容选择得当

流通加工合理化首先应明确与生产加工的合理分工。否则,本应由生产加工完成的环节却错误地由流通加工完成,不利于形成生产的规模经济性; 而本应由流通加工完成的环节却错误地由生产加工去完成,不利于满足个性化的需求。通常而言,对于工艺复杂、技术装备要求较高的加工环节,由生产加工完成; 而流通加工则完成工艺相对简单、技术装备要求不高、需求个性化突出的加工环节。

②流通加工的地点选择合理

为满足大批量生产与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流通加工,其加工地以设在靠近主要消费地区为宜。流通加工地的具体选址,应充分考虑产品配送的要求,实现配送里程的最优化。

③流通加工的过程要求经济节约

尽管流通加工难以实现生产加工那样的规模经济性,但只要对劳动力、设备、动力、物资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样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节约能源、节约人力、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设备

利用率是流通加工合理化重要的考虑因素。

2. 结合企业经营的实践,请你谈一谈对存货功能的认识。

【答案】对于任何企业而言,理想的情况是在接到客户订单之后再进行采购、生产,将存货水平降为零。但要实现完全按订单进行生产,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快速反应能力,且能够消除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但要满足这些条件,具有很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一定的存货就具有其经济合理性。存货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各个方面。

(1)提高顾客服务水平

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有些产品需要靠近原材料或能源的产地,有些产品的生产需要选择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方。而且,很多行业的生产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性,这样,生产非常集中,而顾客则分布在各地。为了有效地满足对分散的顾客的服务水平,避免缺货现象的发生,企业需要在各地备货。在生产工厂,也有必要储备一定的产成品,以备不时之需。

(2)平衡供求关系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根据季节性高峰需求来设训生产能力是不科学的,会导致淡季时生产能力的严重闲置。较好的办法是在全年实现平衡的生产,这样,淡季生产出来的产品有一部分储备下来,满足旺季的消费需求。

(3)实现物流合理化

物流合理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不同物流构成要素之间的密切配合,不能从孤立的角度看待物流优化问题。为了在满足既定的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条件下实现物流总费用的最小化,需要在存货费用与其他物流费用之间求得平衡。比如,大批量的原材料采购固然会增加原材料的存货资金占用,导致利息支出增加、仓储费用增加,但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单位原材料的运输费用,同时,单位订货费用也会下降,并且可以获得一定的数量折扣,只要节约的运输费用、订货费用、价格折扣大于因此增加的利息、仓储费用支出,原材料存货的增加就具有经济合理性。

(4)降低生产成本

保持生产线的长期、稳定运转有助于降低单位生产成本,这就意味着在需求存在波动的情况下必然会形成一定的产成品存货。对于企业而言,需要权衡因此降低的生产成本与增加的存货费用之间的关系,只要前者大于后者,保持生产线的稳定就是合理的。当然,对于技术含量高、产品生命周期短的产品要特别谨慎,否则可能会山于更新换代产品的出现而使产品的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下降,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

(5)规避经营风险

原材料、零部件的适当库存,可以避免由于紧急情况的出现(如由于供应商延迟交货或发生重大事故而导致原材料、零部件供应不及时)而造成企业停产现象。对于潜藏着涨价因素的原材料或零部件,企业如果能够提前购进,进行一定数量的储备,则能够获得较大的利益。

3. 如果你是某家食品生产企业的物流经理,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提高企业的装卸搬运效率?

【答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企业的装卸搬运效率。

(l )消除无效的装卸搬运

消除无效的装卸搬运不但可以节省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消耗,而且可以减少货物的损耗,具体包括以下措施:

①实现装卸搬运次数的最小化。通过合理的设计,尽可能实现货物运输与装卸搬运的合理化,尽量减少二次装卸搬运和临时停放。

②提高装卸搬运的纯度。有些货物要在去除水分、杂质之后再进行搬运,货物的纯度越高,装卸搬运效率越局。

③包装适度。在有效保护货物质量的前提条件下,货物要避兔过度包装,尽可能提高货物净重占装卸搬运毛重的比例。

(2)装卸搬运路线的合理化

装卸搬运路线的长短与作业效率直接相关,因此,应合理确定车辆停放位置,确定货物存放场所,设计出入库作业程序,以减少货物移动的距离,避免迂回装卸搬运。

(3)装卸搬运作业的文明化

野蛮装卸搬运容易造成货物破损、丢失现象,同时对搬运机械、运输工具造成损伤,导致破损费用居高不下。因此,在装卸搬运过程中应提倡文明操作,科学运营,按照不同货物的要求及运输包装所提供的指示进行合理的作业,保证货物、设备的安全。

(4)提高装卸搬运的活性

装卸搬运的活性指的是货物的码放状态是否适合装卸搬运。不同的物品码放状态形成了不同的活性指数(如表所示),零散地放置在地面上的物品活性指数最低,而码放在传送带上的物品活性指数最高。在放置物品时一定要考虑装卸搬运的活性,以利于今后的装卸搬运活动。

表 装卸搬运活性指数

(5)装卸搬运的省力化

在货物的装卸搬运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利用货物本身的重量,消除重力的不利影响,以减轻劳动强度和能量的消耗。人力的负重行走要持续抵抗货物重力的影响,同时还要行进,因此会消耗大量的体力,此时,如果能够配合以简单的工具,如将货物放在台车上,货物的重力由台车承担,人们只要克服移动的阻力就行了,可以大大节省体力的消耗。

(6)装卸搬运的机械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