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与国内物流相比,国际物流具有哪些明显的不同?

【答案】与国内物流相比,国际物流具有以下突出的特征:

(1)环节多

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开展贸易,必然涉及关税、检疫等问题。因此,相应的物流活动也必然增加报关、保税货物物流管理、进出日检验检疫等环节,这些环节是国内物流所没有的。

(2)周期长

与国内货物运输相比,国际货物运输路线要长得多,运输费用也因此在进出口商品价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国际物流中,除了小部分价值非常高或者时效性要求非常高的商品,如精密零部件、鲜活商品等采用航空运输的方式,临近国家之间的部分商品采用铁路、公路、管道运输的方式之外,绝大部分商品采用海洋运输的方式。海洋运输速度慢的特点是导致国际物流周期长最主要的原因。此外,通信传输延迟、资金融通需要、特殊包装要求、海关清关手续等都是造成国际物流周期长的重要原因。

(3)更复杂

由于各国之间的物流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使得国际物流比国内物流更为复杂。

不同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会造成国际物流的有效运行中断,可能山于对方一国家根本无法应用某些技术而迫使国际物流的整体效率大幅度下降。尤其是在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由于不同国家的信息化水平严重不平衡,使得国际物流的信息系统建立更为困难。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标准不一样,使得物流作业环节难以有效衔接,影响物流设施、设备的工作效率。在物流管制方面,不同国家适用的法律规定不同,也使得国际物流的复杂性远远高于国内物流,甚至会阻断国际物流。

(4)风险大

与国内物流相比,国际物流面临着更大的风险,这些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政治风险

罢工、战争、恐怖活动等都可能给国际物流活动带来较大的风险和影响,导致国际物流管理特别是全球供应链管理难度的增大。

②经济风险

从事国际物流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资金流动,因此,在国际物流中,汇率、利率的变化都可能引发风险。

③自然风险

在国际物流中,由于环节多、周期长,可能遭遇各种自然灾害,如暴雨、台风等的风险增加。

2. 请从物流费用特点的角度分析为什么物流费用管理容易引起一些企业管理层的忽视。

【答案】与企业其他方面的成本开支相比,物流费用具有的特点为:

(1)隐蔽性

在很多情况下,物流费用表现得不直观,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容易被忽略。物流费用的隐蔽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未单独列出物流费用科目,物流费用分散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产品生产成本等科目中,难以获得有关物流费用的总体信息。因此,通常而言,企业对外包物流费用,如支付给外部运输企业的运输费用、支付给社会配送中心的仓储、配送费用等核算较清楚,而对自营物流费用,尤其是企业内与物流相关的人工费、设备折旧费等缺乏明确的核算。

②对许多类型的物流费用企业无法真实掌握。比如,与存货相关的费用,绝大部分企业主要关注仓储保管费用、货物损耗,有一部分企业在计算物流费用时会核算存货的利息支出,而将存货的变价损失核算到物流费用中的企业则比较少。这样,就使得与存货相关的费用核算很不完全,不能反映真实的费用支出情况。

③对于物流费用,往往只计算总数,而对于物流总费用在不同物流活动之间的分配则不甚明了,因此,无法核算不同物流活动的效率。

(2)替代效应

物流费用的替代效应指的是企业内部不同的物流活动之间、企业的物流活动与其他活动之间、供应链不同节点企业的物流活动之间在费用上所存在的此消彼长的现象。物流费用的替代效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企业内部不同物流活动的替代效应;

②物流费用与其他成本之间的替代效应;

③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物流费用的替代效应。

(3)横向可比性差

对于物流费用具体包括哪些内容,不同的企业之间理解和认识极其不同,使得它们所核算的物流总费用的实际内涵和外延大相径庭。这样,就带来了一个管理上的问题,即企业间难以就物流绩效进行有效的比较分析。

(4)综合反映性

由于物流活动涉及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回收、废弃等各个业务领域,因此,如果能够对各个业务领域的物流费用加以仔细的核算,物流费用就能够成为反映企业总体管理水平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只要检查企业的物流费用水平,就能对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有一个较准确的了解。

正是基于以上物流费用的特点,物流费用的管理容易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忽视。

3. 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何才能实现与货主企业的长期合作、共同发展? 为实现这一目的,货主企业方面又需要做出哪些努力呢?

【答案】(1)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做法

为实现第二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与壮大,确保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①实现物流功能的多样化

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站在货主企业的角度提供有利于物流合理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其服务范围不能表现为某种单一的功能。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熟悉货主企业及物流活动的发展规律,具有物流系统开发和创新的能力。目前,我国许多第二方物流企业是由传统的运输、仓储或物资购销企业转型而来的,它们中不少虽然冠以“物流企业”的名称,但仍以运输、仓储等物流业务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还未起步,不能提供多方位的物流服务。因此,实现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乃至全功能的转变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与壮大的当务之急。

②与货主企业建立战略联盟

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由于企业外包的物流服务在其业务总量中占有较高的比例,有的甚至构成其全部的业务内容,因此,长期赢得该项物流合同至关重要。鉴于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致力于与货主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与货主企业彼此信任,密切合作,在使货主企业的价值链得到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建立和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③建立、健全物流信息系统

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实现与货主企业的战略联盟,实现物流服务的综合化,需要建立与货主企业动态互联的信息系统,采用现代化的物流信息手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射频识别装置等,使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整合自己的业务流程,融入货主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实现与货主企业的信息共享,让货主企业能够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与货主企业形成相互依赖的市场共生关系,降低物流费用。

④培养企业的物流人才

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突破现有的经营模式,从人才入手,尽全力掌握从事第三方物流事业的技术与方法,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经营管理组织。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较好的办法是加强物流企业与物流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⑤注重与货主企业的文化融合

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考虑与货主企业在企业文化方面的协调与沟通。不同的企业文化创造不同的企业理念,双方在物流方面的合作能够有效和持久归根到底是双方员工之间的合作,能否接受代表不同企业文化的对方员工,直接影响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能否健康运作,只有良好的文化融合才能保证联盟的正常化和持久发展。

(2)货主企业的做法

在与第二方物流企业签订物流合同之后,企业应从以下一些方面努力,致力于对第二方物流进行优化。

①密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

第三方物流合同的签订,使得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尤其当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是全功能、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时,更是如此。对于企业而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