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英语课程标准教学原则明确规定:高中英语课程的必修课是为每一个高中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共同基础的课程。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发展做好准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文化发展的全球化,它是我们与世界先进科技、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毫不夸张地说,英语是现代化人才的必备条件。英语教育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高考三门主课程之一。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英语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效果怎么样呢?
有些专家、学者、教师认为在外语课堂上不应该使用母语,因为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存在,过多的使用母语,对学生学习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句子、文化等各方面均会产生负面影响,课堂教学时间是学生宝贵的练习、运用英语的最好机会,所以教师学生上课应该运用英语。
然而,有的研究者支持在外语课堂上适度地使用母语,他们认为母语在某种程度上能促进外语的学习,例如在讲解单词、语法、课文,分析试题时,使用母语清楚明了,事半功倍。
笔者长期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在宝鸡一些学校,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各种方面的原因,母语(汉语)的使用或多或少一直存在。长久以来,外语教育界对外语课堂上母语应该不应该使用,母语对外语课堂教学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也一直存在着争论。
通过学习语言理论,母语迁移理论,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和图式理论,在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和对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以下研究问题。
1、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2、在何种领域,适当使用母语有助于完成英语教学任务?
3、在哪些教学环节,应该使用母语,在哪些教学环节,最好不要使用母语?
4、母语的量在不同阶段使用是否应该有所不同?
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对宝鸡西城高中高一学生英语教学中母语的使用情况做了实证研究来科学地验证研究问题。
实验采用问卷调查和测试收集数据及资料:一是调查问卷(学生)、采访教师;二是分班进行前测、后测对比分析研究,从具体实践的角度对研究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外语(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的习惯,既要学知识,也要学习语言文化,达到真正的语言学习的目的:即用英语交际;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在讲解语法、词汇、较难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地使用母语,在其他环节,教师应该尽量使用英语。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学生初学阶段可以适当使用母语辅助教学,在学生适应老师教学了以后,应该尽量使用英语,从实验结果看,经常使用英语组织教学的班级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英语成绩明显高于常用母语辅助教学的班级。
本论文由五章内容构成。
第一章 :论文简介: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研究问题及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文献回顾:母语、外语及第二语言,外语学习和二语习得概念的界定;当前国内外外语学习研究现状;英语学习理论。
第三章 :实验研究方法:目的、实验主体、研究工具及数据分析。
第四章 :实验结果、讨论。问卷调查结果、测试结果、采访结果及讨论。
第五章 :研究结论。研究的主要发现、研究的局限性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