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国风报》研究

关键词:《国风报》;立宪宣传;财经类新闻;政治类新闻;政论文

  摘要


 《国风报》从1910年2月20日在上海创刊到次年武昌起义后被迫停刊,前后不到两年的时间。目前学界中缺乏对《国风报》系统、详细的研究,大多是以报纸为史料研究梁启超的思想或者单独研究其立宪宣传。本文以《国风报》从创刊到停刊共52期的报纸原稿为研究内容,采用文献分析法与考证法,系统而全面研究《国风报》创刊背景、新闻传播策略,重点研究该报的财经类新闻与政治类新闻,分析其新闻写作特点,揭示《国风报》在中国新闻传播史的历史地位和整个中国历史中所发挥的作用,力求重现报纸当年的风貌。
《国风报》是清末民初立宪派为鼓吹立宪所创办的报刊,也是立宪派所创办的最后几份报纸之一。通过对报纸原文献的发掘,结合相关的研究,本文有以下发现:
首先,在传播内容方面。该报在宪政知识普及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宪政普及类文章堪称此类型文章的典范。第一次完整全面介绍中国国会制度,把责任内阁、资政院相关内容完整的呈现在读者面前,着力介绍了官制改革与地方自治;经济类新闻方面,倡导建立现代化财政体制,主张建立编制财政预算制度,全面介绍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关系,鼓励在中国以股份公司形式发展实业,坚持财政收支“量入为出”原则,主张推行以虚金本位为主体的币制改革,颁布新币制,禁止滥发纸币,并系统论说公债理论。这些财政改革主张代表了中国近代先进的资产阶级财政思想,其中一些改革措施直到今天都具有借鉴意义。
其次,“造成舆论”的立宪宣传路线与言论的转变过程。《国风报》是立宪派为鼓吹立宪而创立的报纸,其目的在于宣传与指导立宪运动。但是其言论在中后期发生了变化。本文以四次请愿运动为时间主线,详细分析了报纸由温和进言到后期抨击政府且逐渐趋向革命的言论转变。这其中就包括了报纸主编梁启超的言论与思想的转变。梁启超在创办《国风报》的过程中,前期一直奉行老师康有为的君主立宪路线,文章笔调温和,宣传君主立宪的改良思想;到后期,受到革命形势的影响,加之清政府立宪谎言被拆穿,梁启超开始对清政府产生失望情绪,文章趋于革命和激烈,这也为日后师徒之间的决裂埋下了伏笔。
再次,《国风报》的政治类新闻(包括时评、论说及普及性文章)是本报的特色之一。通过这些政治类新闻的宣传,不仅对读者进行了西方民主政治的普及也唤起了国民的爱国主义热情。虽然是一份政党报纸,也承担了作为公共媒体的社会责任。
最后,对整个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该报促进了立宪运动的发展,侧面揭露了清政府假立宪之名行专制之实的虚伪本质;对国民进行民主政治教育,提高了国民的民主主义觉悟;促进了立宪派自身的转变;从舆论上声援了革命风潮。
 
关键词:《国风报》;立宪宣传;财经类新闻;政治类新闻;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