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906政治学之《政治学概论》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单轨制法院体系

【答案】单一制国家普遍采用单轨制法院体系。其国家最高法院是其最终的终审法院,地方法院根据国家宪法和法律建立,并根据国家法律和地方法律规章进行审判,当地方法规与中央法规相冲突时,遵照中央法规进行审判。

2. 立宪君主制

【答案】立宪君主政体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政体形式之一,它通常存在于资产阶级在进行政治革命时力量并不十分强大,革命以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妥协而告终的国家,立宪君主政体本身就是这种妥协的产物。

由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而君主的地位和实际权限也不一样,立宪君主政体可以分为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

①二元君主政体形式上存在君主和议会两个权力中心,君主权力受到议会和宪法限制,可是,实际上君主掌握着政府任命权、解散议会权、钦定宪法权等权力。一元君主制一般存在于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相对软弱的国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意志帝国,当代的尼泊尔、摩洛哥、约旦等。

②议会君主政体的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的中心,政府由议会产生,君主受到宪法和议会的实际限制,一般只具有国家象征意义。议会君主政体的议员是选举产生的,并有特定任期,君主则是世袭终身任职的,因此,议会君主政体只是部分意义上的残缺的君主制。这种政体通常是那些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得不够彻底的国家采用的政体形式,当代的英国、日本、西班牙等国仍然保留着这种政体。

3. “左右共治”

【答案】半总统制是介于内阁制与总统制之间的政权组织形式。其主要特点在于: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既是国家元首,又拥有任免总理、主持内阁会议、颁布法律、统帅武装部队等大权; 总理是政府首脑,对议会负责; 议会可通过不信任案。或拒绝政府提出的施政纲领而迫使政府向总统提出集体辞职; 议会无权弹幼总统,总统向全民负责。由于民选总统与向立法机关负责的总理和内阁共存,所以常常出现议会多数党(团)支持的总理与属于另一党派的总统共治的现象,简称“左右共治”。

4. 有效性

【答案】政治权力的有效性是指政权能否有效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提高整体社会的福利

水平。

5. 威权国家

【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亚非拉地区兴起的一些新的民族国家,建立了一种威权主义的国家形态。威权国家独立之时统治者基本上是坐享其成的,他们将殖民者的统治机器不经改造就直接占为己有,因此小可避免地形成了国家机器对民众的强权统治。同时,他们在宗主国的政治压力之下被迫模仿宗主国的政治制度,也往往因为不符合国家的实际情况而显得有名无实,虽然威权国家具备西方民主的制度框架,但这些制度都缺乏功能,无法实际运作。真正在威权国家中掌权的是单一的领袖或少数寡头所组成的寡头集团。

6. 结构一一功能分析法

【答案】结构一一功能分析法是西方政治学理论及政治学研究方法之一。政治结构一一功能分析方法主要是试图通过剖析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来揭示政治系统运转的规律性。它的基本任务,是解释某种特定的政治现象、政治行为模式和政治系统的特定功能。

(1)结构一一功能分析方法有4个基本假设:

①政治结构的普遍性,所有政治系统都拥有履行形同功能的同样结构;

②政治功能的普遍性,正式或非正式的政治结构都具有政治功能;

③政治功能的多功能性,所有政治结构的功能都是多方面的;

④政治结构的根本功能是维持政治系统的生存。

(2)结构一一功能分析既包括结构分析也包括功能分析。

①政治结构在政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政治发展的主要标志首先就是国家结构的民主化问题,国家政权作为一种最高的权力结构,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之间的权力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等。此外,政党结构、利益团体结构、公民的政治文化结构等,也是结构分析的对象。

②政治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利益表达、利益整合、政治沟通、法规制定、法规执行等。

(3)政治结构一一功能方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它有助于人们理解各种政治现象之间以及政治现象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复杂关系。它研究各种政治组织、政治机构和政治设施之间的关系,把复杂的政治设施分解成各种各司其职的政治结构,为深入细致地分析政治现象创造条件。它作为一种科学方法,为政治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概念,如正结构、负结构、正功能、负功能等。

二、简答题

7. 简述政治文化的内涵及类型。

【答案】(1)政治文化的内涵

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它主要包括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过

程、政治产品等各种政治现象,以及自身在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倾向。

(2)政治文化的类型

①参与型政治文化与服从型政治文化

这是从社会成员的参政倾向来进行划分的。

a. 在参与型政治文化体系中,公民普遍具有参政的愿望、能力和要求。民主、平等的观念是这种政治文化中的主导观念。政治体系通过普遍选举、政党政治、民选议会等方式为公民提供参政的途径。它使公民成为政治主体,可以自由地参政、议政。

b. 在服从型政治文化体系中,政治只是少数人的事,多数社会成员不能也不愿参与政治,即使政治体系提供了参与政治的途径,民众也会因为其参与政治的能力与愿望的低下而使政治参与难以实现。

②冲突型政治文化、协调型政治文化和混合型政治文化

这是根据政治文化在一个国家、社会的作用和政治文化中亚文化结构及其相互间关系而划分的。 a. 冲突型政治文化是指在这类文化中存在着亚文化系统之间的相互冲突。这种冲突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阶级对立,民族差异和矛盾、利益冲突以及大众与精英之间的文化差别等,都可以成为冲突型政治文化出现的起因。

b. 协调型政治文化是指在这种文化中,各种亚文化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集团、各个民族、大众与政治领导之间不存在政治观念和政治信仰方面的根本冲突。业文化之间的差别和不同,可以通过政治体系或相互适应来加以协调,从而促进整个政治共同体内部的利益协调。

c. 混合型政治文化指的是在这类政治文化中,各种亚文化系统之间的界限尚不分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集团、大众与领导之问的分野也不明显,同时政治关系又与血缘关系、种族关系与宗教关系交织在一起。这种现象在发展中国家较为多见。

③理想型政治文化和现实型政治文化

这是从政治价值原则类型的角度,根据政治文化的价值理念的特点而加以区分的。

a. 宗教与政治价值观结合在一起,因而它赋子国家以道德教化和干预人们思想的权力。现实型政治文化则将政治价值原则与道德原则分离开来,因而趋向于尽量地缩小国家的干预范围。理想型政治文化要求道德上的完人来治理国家,因而它将人治作为治国原则。

b. 现实型政治文化则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是道德完人,因而它要求通过法律来制约权力。 ④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

这种类型的区分主要是根据政治文化的发展阶段而划分的。

a. 传统政治文化是与自然经济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相适应的一整套政治心理、情感和价值观。它以专制主义与等级观念为核心内容,而且,大多数社会成员都用一种带有迷信色彩和宿命论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和政治体系,认为一切都只能听天由命,缺乏个人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领袖崇拜、宗教信仰往往成为它的突出特点。在这种政治文化中,传统的价值原则居统治地位,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