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6年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一) . .... 2
2016年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二) . .... 8
2016年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三) . .. 15
2016年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四) . .. 22
2016年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五) . .. 29
一、名词解释
1. 国家
【答案】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国家是唯一合法垄断了强制手段的暴力机器。
2. 国家的政治职能
【答案】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指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及一切破坏现存的政治法律秩序、社会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职能。由于这种职能主要是通过阶级的统治和镇压来实现,所以,有时又称镇压职能。国家的政治职能是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 公共舆论领域
【答案】公共舆论领域是指由非政府和非经济组织在自愿基础上组成的,包括教会、文化团体和学会,以及独立的传媒、运动和娱乐协会、辩论俱乐部、市民论坛和市民协会,甚至还包括职业团体、政治党派、工会和其他团体。
4. 政治学
【答案】政治学是指研究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政治本质上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关于政治学的这一定义表明:
①政治学以政治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②政治学以探求政治关系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仟务;
③政治学是一门科学,它要求人们以客观政治关系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从事研究,其研究的科学成果和结论必定对于人们认识政治现象、掌握政治规律起巨大的指导作用。
5. 国家的社会职能
【答案】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职能。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本质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它执行国家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意志,受根本政治、法律制度的制约,同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的社会职能也具有政治性质。
6. 弹勃
【答案】弹勃是指由法律或宪法设定的,当享有特别权利(或豁免权)的政府高级官员或法官等
有特定的违法行为(如叛国,腐败或与其职业道德不相符的行为等)时,对其进行刑事追诉的一种程序。
二、简答题
7. 简述国家机构的特征及其设置原则。
【答案】(1)国家机构的特征
①阶级性。国家机构作为统治阶级形成和行使政治权力的组织途径和工具,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和统治意志组成和运行的。国家机构的人员也往往由统治阶级中的政治精英分子组成,以有效实现其利益。
②实体性。国家机构一般是作为组织实体存在的,它不仅有特定的物质形态。而且有特定的职位和人员构成。
③严密组织性。作为组织实体,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运行都遵循着特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程序,各机构之间的分工和衔接都有程度不同的严密性。
④特定的职能性。从总体上看,国家机构执行着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全部职能。从不同的国家机构和部门来看,又履行着不同的政治职能。
(2)国家机构设置原则
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是指统治阶级在组织国家机构时所确定的不同职能的国家机构的相互关系原则,它是不同职能的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在国家机构设置原则方面的体现。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
①集权原则。集权原则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机构设置的通常原则。其基本内容是国家的最高立法、行政、司法、监督、军事、外交等大权集中于国王或皇帝一身,一切国家事务和决策均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国家根据国王或皇帝的旨意设命机构,这些机构全部向国王或皇帝负责,其主要官员均由国王或皇帝任命或撤换
②分权制衡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是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有两层基本内容,第一,按不同的功能把政治权力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第二,不同功能的权力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关系。分权制衡原则在国家机构设置上的贯彻,常常体现为按不同的功能权力设置不同的权力机关,如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等,同时这些机构之间具有相互监督、相互否决的权力,从而形成相互制约。
③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本质上是人民内部不同利益之间的一种政治协调原则,它承认人民内部存在着利益的多样性,同时又确认人民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这种多样性和一致性,奠定了在民主基础上集中的政治协调原则基础。
8.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包罗万象,其基本线条是:
(1)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政治活动和政治现象是派生的事物,受到更深层的经济结构的制约。这一论断分析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着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反作
用于经济基础。
(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问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内容的规定。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和政治规律似乎又是最复杂、最难以把握的,在实践中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这门科学,因而它又是一门艺术。
9. 分析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利益对于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进行政治斗争,本质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斗争,政治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进行政治统治,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进行政治管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
(2)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社会一切政治组织及其制度都是围绕着特定的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同时也是为其所由以建立的社会成员的利益服务的。
(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
作为观念而存在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来自于人们的政治利益,反映着人们的利益内容和利益要求,并服务于特定的政治利益。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往往通过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态度、看法和论述来间接地与特定利益联系在一起。
(4)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不同个人、群体之间会引起社会政治关系的变化发展,从而引起政治生活的变化和发展。这些政治变化和发展就包括政治革命、政治变革和政治民主等等。
10.“议行合一”与“三权分立”的思想理论基础有什么共同点和小同之处?
【答案】“议行合一”与“三权分立”的区别与联系具体分析如下:
(1)议行合一: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共和国,贯彻议行合一原则,即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合二为一,既是立法机关,又是执法机关。“议行合一”原则在苏联和当今中国有了新的发展形式,但本质上不变。作为执行法律的机关一一国务院系统和地力政府系统的很多成员,同时又是人民代表。因此,作为人民代表的政府官员既立法,又执法。再者,执法机关由立法机关产生,并对立法机关负责,因而我国的政权组织原则是以“议行合一”为基础的民主集中制。
(2)三权分立:孟德斯鸡的分权学说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一直成为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国家机构所公认的原则。首先采用这一原则的是美国,美国宪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和司法相互制衡原则。分权学说的实质是为了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在分权学说中,资产阶级掌握的立法机构的地位高于一切。在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完全为资产阶级掌握。因此,三权制衡也只是资产阶级统治者之间的制衡。无论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宪法中都贯彻了分权学说,只不过在制衡的具体形式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