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齐鲁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现代企业管理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公平理论有何现实意义? 就你所在组织的情况说明要达到公平,管理者还应做些什么?

【答案】(1)公平理论的现实意义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公平理论对领导者有着重要的启示。首先,影响激励效果的不仅有报酬的绝对值,还有报酬的相对值。其次,激励时应力求公平,使等式在客观上成立,尽管有主观判断的误差,也不致造成严重的不公平感。再次,激励过程应注意对被激励者公平心理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公平观,要认识到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不要盲目攀比,也不要按酬付劳,按酬付劳是在公平问题上造成恶性循环的主要“杀手”。

(2)就我所在的组织而言,要达到公平,企业应采取各种手段,在企业中造成一种公平合理的气氛,使职工产生一种主观上的公平感。如采用保密工资的办法,使职工相互不了解彼此的收支比例,以免职工互相比较而产生不公平感,但更为有效的办法应是实行透明度较高的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

2. 分别论述数据仓库、知识地图和群件技术的主要功能和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

【答案】数据仓库、知识地图和群件技术的主要功能和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分别表现为:

(1)数据仓库

①主要功能

a. 按照任务适当确定主题,再按照主题确定需要包含什么数据;

b. 消除源数据中的不一致性,以保证数据仓库内的信息是关于整个企业的一致的全局信息; ②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

a. 把数据从各种各样的存储方式中拿出来进行处理,包括互联、复制、增量、转换、调度、监控等操作,再存放到数据仓库内;

b. 把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或其他相关的数据发送给不同地点的不同用户。

(2)知识地图

①主要功能:帮助企业员工实现知识的共享。

②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使企业已有的知识能够被所需要的人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知识资本的作用。

(3)群件技术

①主要功能

a. 通信(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

b. 合作(工作团队中的信息共享);

c. 协作(业务过程中的自动化交互和协调)。

②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

a. 辅助沟通。指以媒介的形式帮助人员之间进行沟通,主要包括电子邮件、电子布告栏、可视通信等形式。

b. 会议与决策支持。支持人员之间群决策、取得共识,包括远程会议、电子会议室。

c. 分担应用任务与对象。具体形式包括:公用编辑器、共同创作。

3. 控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案】控制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1)未来导向原则,指控制工作应当着眼未来,而不是只有出现了偏差才进行控制,即管理控制系统必须具有前馈控制功能。

(2)反映计划要求原则。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计划,计划是控制标准的原始依据,所以,控制必须反映计划要求。

(3)组织适应性原则。组织的控制系统必须与组织结构相适应。为此,控制必须反映组织的结构状况并由健全的组织结构来保证。

(4)关键点原则,指控制工作要突出重点,要针对关键因素实施重点控制。事实上,组织中的活动错综复杂,管理者无法对所有活动实施完全控制,应该将注意力集中于计划执行中的一些关键影响因素上。控制住了关键点,也就控制住了全局。选择关键控制点是管理工作的一种艺术,有效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能力。

(5)例外原则,指控制工作应着重于计划实施中的例外偏差,即异常偏差,也就是指超出一般情况的特别好或特别坏的情况。这可使管理者把精力集中在他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卜。

(6)及时性原则,指在控制工作中及时发现偏差信息,及时传递信息,及时处理信息,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及时纠正偏差。

(7)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首先要求必须具有客观的控制标准,所以,应尽可能将控制标准量化,量化程度越高,控制越规范; 其次要求控制系统应尽可能提供和使用无偏见的、详细的、可以被证实和理解的信息。

(8)准确性原则。准确性原则要求控制系统获得的信息和采取的控制措施都必须准确无误,行之有效。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控制系统获得的信息往往不准确,造成这种不准确的原因有时是客观的,有时是人为的。因此,管理者在设计管理控制系统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9)弹性原则。有效的控制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10)经济性原则。控制活动需要经费。只有控制所需的费用小于控制所产生的效果,才有必要实施控制。所以,从经济性的角度考虑,操制系统并不是越复杂越好,挣制力度也不是越大越好。

4. 管理控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案】管理控制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科学中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基础理论,即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

(1)系统论原理

系统论就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索和揭示系统产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并用逻辑思维和数学语言定量描述系统的一门科学。

管理中的控制职能体现了系统论的基本思想。例如,控制的目的是使计划目标得以实现,这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 在控制过程中要求各种控制活动要有计划,循序渐进,这体现了系统的有序性; 在控制过程中,各种控制活动互相关联,控制活动与组织活动密切相关,这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

(2)信息论原理

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处理与利用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管理从信息学的角度看,管理控制过程就是信息获取、加工并利用信息进行管理控制决策的过程。所以,信息论的基本原理成为管理控制的基本原理之一。

(3)控制论原理

控制论主要研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控制规律。

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在管理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实质性成果。控制论原理己经成为管理控制的基本原理之一。

控制论在管理领域应用的主要技术是“功能模拟技术”,又称“黑箱方法”。它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来模拟对象,并通过模型来研究原型的规律性。管理意义卜的控制正是依据这一技术,通过调整系统的输入条件而影响系统的输出,使之符合管理的目的。

(2)MRPII 的特点

在闭环MRP 完成对生产的计划与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将企业的生产制造、财务会计、市场营销、采购供应以及信息管理等各个部门纳入整体管理之中,利用计算机网络把生产计划、库存控制、物料需求、车间控制、能力需求、工艺路线、成本核算、采购、销售、财务等功能综合起来,实现企业生产的计算机集成管理,形成MRPII 系统,全方位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MRPII 系统是站在整个企业的高度进行生产、计划及一系列管理活动的,它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有效的计划安排,把分散的工作中心联系起来进行统一管理。因而,MRPII 是将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采购、技术管理等子系统综合起来的一体化系统,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提供数据。成本核算要利用库存记录和生产活动记录:供应计划是建立在生产计划上的按需供应; 生产计划的制定要依赖于销售计划与生产计划大纲; 能力平衡过程是各下作中心的可用能力与生产计划中的能力需求的平衡过程; 设计部门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与各项生产活动相联系; 产品结构构成控制计划的重要方面,财务成本核算可及时进行,而不再是事后算账。这样,MRPII 系统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实现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3)ERP 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