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工程大学分析化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NaOH 标准溶液保存不当吸收了

是1%的NaOH 变成了

(1)用这瓶NaOH 滴定HC1, 甲基橙作指示剂,则测定结果如何变化? (2)用这瓶NaOH 滴定HA ,酚酞作指示剂,则测定结果如何变化? 【答案】(1)无影响; (2)偏高。 由于NaOH 吸收了量点为pH=7.0,所以在未

到达化学计量点时,甲基橙己经变色,使消耗的NaOH 体积又偏小,这两种因素综合起来使得测定结果基本没有变化。如用酚酞为指示剂时,由于其变色点pH 为8.0—10.0, 测定结果肯定偏高。

2. 何谓金属指示剂?何谓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如何消除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答案】金属指示剂是能与金属离子生成配合物的有机染料,在配位法滴定金属离子时,可以选择金属指示剂指示终点。若

在化学计量点时,指示剂不发生颜色变化,或变色不

敏锐,称为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加入掩蔽剂可以消除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3. 请设计用EDTA 滴定法分析含有混合离子的溶液(写出主要步骤和重要条件,如酸度,掩蔽剂、指示剂等)。已知条件如下所示:

【答案】(1)由已知条件可知,与EDTA 的结合力变为亮黄色。根据EDTA 的消耗量求出基四胺缓冲溶

液调节PH 为5〜6之间,补加二甲酚橙指示剂,用EDTA 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根据EDTA 的消耗量计算

含量。

标准溶液测出总量。

(3)另取一份待测溶液,用六甲基四胺缓冲溶液调节PH 为5〜6之间,加入一定过量的EDTA , 使三种离子全部参加反应。再加入二甲酚橙指示剂,用

的含量,因为此时

所以准确量取一定量的待不与EDTA 反应。

再用六亚甲

使NaOH 浓度比实际的浓度低,用它滴定HC1,消耗NaOH 的体积

NaOH 与HC1生成NaCl 的化学计

偏多,造成结果偏高。由于甲基橙的pH 变化范围为

测液,用硫酸调节PH 为1左右,加入二甲酚橙指示剂,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使溶液由紫红色

(2)在上述溶液中,用氨溶液调节上述溶液至碱性,加入KCN 溶液掩蔽

4. 下列药物根据其结构,试选用何种滴定分析方法测定含量为最佳,并填写下表。

【答案】根据药物结构,选用何种滴定分析方法测定含量如下所示:

5.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答案】酸碱指示剂是一类有机弱酸或弱碱,其共轭酸碱对具有不同的结构和颜色,当溶液的pH 改变时,结构发生变化,颜色也随之而改变。

6. 什么是交换容量?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案】(1)交换容量是指离子交换剂能提供交换离子的量,它反映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离子进行交换的能力。通常所说的离子交换剂的交换容量是指离子交换剂所能提供交换离子的总量,又称为总交换容量,它只和离子交换剂本身的性质有关。

影响交换容量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①离子交换剂颗粒大小、颗粒内孔隙大小以及所分离的样品组分的大小等;②另一些影响因素如实验中的离子强度、pH 值等主要影响样品中组分和离子交换剂的带电性质。

二、计算题

7. 计算

【答案】

相当于FeO 的重量。 中含有2mol 的Fe ,

相当于

所以换算因数应为:

由换算因数计算FeO 的重量:

8. 用下列电池按直接电位法测定草酸根离子浓度:

(1)写出电极反应;(2

)测得上述电池的种未知浓度草酸根溶液的E=0.3397V,求

【答案】 (1)

(2)

(3)

9. 某分析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并用此方法测定了一个标准试样,得到如下数据(%):40.15,40.00,40.16,40.20,40.18。已知该试样的标准值为40.19%

(1)用Q 检验法判断极端值是否应该舍弃; (2)试用t 检验法对新分析方法作出评价。

【答案】(1)测定结果按大小顺序排列:40.00, 40.15, 40.16, 40.18, 40.20, 则

可见极端值为40.00, 采用Q 检验法检验40.00:

表得

所以40.00应舍弃。

查t 分布表得

方法不引起系统误差,可以承认。

可见,新方法测定的结果与标准值无显著差异,说明新

(2)用t 检验,

试求草酸银的

(3)若测定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