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355建筑学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须弥座
【答案】须弥座是一种非常考宄的台基,由佛座演变而来,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它开始时形式简单,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束腰组成,没有多少装饰,且对称布置。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卷纹饰,力神。角柱,间柱等,造型日益复杂。
2. 金刚宝座塔
【答案】金刚宝座塔是一种佛塔建筑形式,由方形的塔座和在塔座上部的五座塔构成,其中中间的塔最大,另外四座塔较小。仅见于明、清二代,数量很少。台上塔的式样分为密檐塔和喇嘛塔。它本指建于印度菩提伽耶城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之处的纪念塔,后来,凡仿该塔形制而建的塔,均称为金刚宝座塔。
3. 和玺彩画
【答案】和玺彩画是清代彩画作中最高级的一种,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在箍头处用有坐龙的盒子,藻头用齿形衍眼及降龙,枋心用行龙。主要线条及龙、宝珠等用沥粉贴金,主要以蓝、绿底色相间形成对比并衬托金色图案。
4. 侧脚
【答案】侧脚是指为了增加建筑形式和结构的稳定性,建筑的外檐柱在前后檐方向上向内倾斜千分之十柱高,在两山方向上向内倾斜千分之八柱高,角柱向两个方向倾斜。侧脚源于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目的在于借助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増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侧,明代以后,侧脚逐渐废弃不用,代之以增加穿枋和改进榫卯等办法来保持木构架的稳定性。
5. 圭角
【答案】圭角是清式须弥座的最下层部分,整个高度分51份,圭角高度为10份。
6. 梭柱
【答案】梭柱是指上下两端均有收缩、略如梭形的柱子。《营造法式》中已有梭柱做法,规定将柱身依高度分三等,上段有收杀,中、下二段平直。六朝至宋期间,它主要在官式建筑上出现,明代江南民间某些建筑仍采用梭柱。河北定兴北齐义慈惠石柱上端的建筑雕刻是我国现知最早的梭柱现象。
7. 里坊制
【答案】里坊制是中国古代主要的城市和乡村规划的基本单位与居住管理制度的复合体,它在春秋至汉代得到确立。里坊是古代城市规划中的居住单元,其平面接近方形,外包土墙,内有街巷,设有坊门。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们的宫殿和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8. 寒碧庄
【答案】寒碧庄是苏州留园的别称,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现园分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留园是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代表清代风格,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
二、填空题
9.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宫室主要殿堂采用了_____制度,隋唐时期宫室则在纵深方向上重新比附周礼中三朝制度,即大朝、日朝、_____。
【答案】东西堂;长朝
10.天安门的屋顶形式称为_____,太和殿的屋顶形式称为_____。
【答案】重檐歇山顶;重檐庑殿顶
11.我国自办最早的建筑教育始于_____年,最早的建筑系成立于_____年。
【答案】1923; 1927
12.汉代木构建筑渐趋成熟,根据当时的画像砖、画像石、明器等间接资料来看,后世常见的_____和_____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
【答案】抬梁式;穿斗式
13.宋辽金时期的木楼阁上下层结构连接方式多用_____造,结构抗震的关键部位是_____。
【答案】叉柱造;榫卯
14.世界上最高的古代木构是我国_____代的_____。
【答案】辽;佛宫寺释迦塔
15.宋代名匠喻浩写过一部_____,还设计了著名的开封开宝寺木塔。
【答案】《木经》
16.“民族固有形式”的口号盛行于本世纪_____年代,但当时上海盛行的摩登建筑却是_____风格,代表作是外滩的_____和_____。
【答案】二三十;折中主义;沙逊大厦;上海汇丰银行
17.中国现存最大的两座古代木构殿堂是:_____、_____。
【答案】太和殿;祾恩殿
18.西安半坡原址属于_____。
【答案】仰韶文化
三、简答题
19.请列出5本现代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书籍及作者。
【答案】(1)《中国古代建筑史》,其作者是刘敦桢。
(2)《华夏意匠》,其作者是李允鉌。
(3)《梁思成文集》,其作者是梁思成。
(4)《刘敦桢文集》,其作者是刘敦桢。
(5)《清式营造则例》,其作者是梁思成。
20.简述中国古代橘扇门的基本组成。
【答案】榻扇门,又称格扇门、格子门,是安装于建筑的金柱或檐柱间带格心的门。唐代已有,宋、辽、金均广泛使用,明、清更为普遍。一般作建筑物的外门或内部隔断,每间可用四、
六、八扇。它由外框、隔心、裙板、绦环板及若干抹头组成。
(1)桶扇门由边挺、抹头等构件组成,早期的抹头很少。宋、金一般用四抹头,明、清则以
五、六抹头为常见。边挺和抹头表面可做成各种凸凹线脚,有的在合角处包以铜角叶,兼收加固及装饰效果。
(2)桶扇大致可划分为花心与裙板两部分。唐代花心常用直棂或方格,宋代又增加了柳条框、毡纹等,明、清的纹式更多,已不胜枚举。框格间可糊纸或薄纱,或嵌以磨平的贝壳。裙版在唐时为素平,宋、金起多施花卉或人物雕刻,是桶扇的装饰重点所在。
21.试分析紫禁城规划及建筑特点。
【答案】(1)紫禁城规划
①前朝部分主要有太和、中和、保和三座大殿,其中最主要的是太和殿,它是封建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的中心,每逢皇帝登位、作寿、结婚、军事出征以及新年、中秋等重大节日,皇帝就在这里接受百官朝贺,颁布命令。
②后寝部分的房屋类型比前朝的多,这里有供皇帝日常办公的用房,皇帝、皇后、皇太子、皇妃、皇太后等居住用房和供他们游乐的建筑以及服务性用房。各大大小小的建筑群之间都有通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