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投射测验
【答案】投射测验是心理学上对人格进行测验的一种特殊技术。向被试提供一些没有组织的刺激情境,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中自由地表现他的反应,由专家分析其反应的结果,便可推断被试的人格特征。各种刺激情境的作用就像银幕一样,被试把他的人格特点投射到这张银幕上。投射测验的主要用途是测量一个人内在的、比较隐匿的问题。
2. 鉴别指数
【答案】鉴别指数是项目分析中区分度的一个指标,即确定测验项目区分个体所测能力高低的程度指标。项目分析的一个最简单的估计方法是比较两个极端效标组,即将所有被试在某个测验上的分数从高到低依序排列,划分出高分组和低分组;分别求出此两组在每一题目上的通过率;再求出高分组与低分组通过率之差。其范围在+1.00〜-1.00之间。+1.00表示鉴别指数最高,-1.00表示鉴别指数最低。鉴别指数越高,题目的鉴别性能即区分能力越好。
二、简答题
3. 简述“心理特质”的含义。
【答案】心理特质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所特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对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心理特质是一组具有内部相关的行为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2)心理特质是一种一般的神经心理系统,它可以综合不同的刺激,使人对这些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3)心理特质是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特点。人的心理活动是十分丰富的,并不是他的每一种心理活动都会表现为一种特质,而是那些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才称得上特质。
(4)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人格)是由多种特质分多个层次有机组合而成的。不同的人往往具有不同的特质组合,即使其特质类型相同,其特质水平往往也会有高低之分。
(5)心理特质可以决定一个人对特定刺激的反应倾向,可以对人的行为进行某种预测。
4. 已知某个测验的信度为0.75, 要使该测验的信度达到0.90, 必须增加多少题目?
【答案】根据公式代入数据,得:
因此,新测验的题目数应是原来测验的3倍,即为了达到所要求的信度,要增加原测验题目数的2倍。所以,要使测验的信度达到0.90, 必须増加2倍的题目。
5. 请简述构造性测验与投射性测验的区别。
【答案】构造性测验与投射性测验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1)测验材料不同
构造性测验中所呈现的刺激意义明确,投射性测验中的刺激没有明确的意义,问题模糊。 (2)测验目的的实现途径不同
构造性测验项目中体现的测验目的与实际测验目的一致,而投射性测验所要测量的特性不能明显地从项目中看出来,即测验的目的不是直接实现的,而是通过间接的途径“投射”实现的。
(3)被试的任务不同
构造性测验被试的任务是明确的,即被试一看项目就知道被要求做什么,而投射性测验对被试的反应没有明确的规定,被试的反应比较自由。
(4)测验结果不同
构造性测验的测验结果有明确的标准,投射测验评分缺乏客观标准,测验的结果难以解释。
6. 解释受测者的心理测验分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测验分数的解释涉及两个问题:第一,如何看待测验分数的意义;第二,如何将测验分数的意义告知给受测试者。
在解释测验分数的意义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主试应充分了解测验的性质和功能,测验使用者必须具备心理测验的基本知识与概念。
(2)对导致测验结果原因的解释应慎重,谨防片面极端。为了能对分数作出有意义的解释,必须将个人在测验前的经历或背景因素考虑在内。
(3)必须充分估计测验的常模和效度的局限性,一定要依据从最相近的团体、最相匹配的情境中获得资料。
(4)解释分数应参考其他有关资料。测验分数不是了解学生的唯一资料,为正确了解其心理特质尚需参考其他有关资料。
(5)对测验分数的解释应以“一段分数”来解释,而不应以“特定的数值”来解释。倘若使用确切的分数,应说明这些分数不是精确的指标,而是我们对某人真实分数的大体估计。
(6)对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如需加以比较,必须将二者放在统一的尺度上。
7. 与经典测验理论相比,项目反应理论有哪些优良性质?
【答案】与经典测验理论相比,项目反应理论基本上突破了经典理论的公理体系,避免了经典理论由于先天不足而产生许多限制的弱点。项目反应理论的优良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题目参数的跨群体不变性
项目特征曲线是被试正确作答概率对其潜在特质水平的回归曲线,统计学上已经可以证明回归线是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本质关系的描写,在许多情况下不受样本分布的影响。
(2)潜在特质量表的可选择性
量表的可选择性实际上指量表的参照点和度量单位可以任意选择而其回归函数值保持不变。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来自不同试卷、不同被试施测的所有潜在特质参数与题目参数定义在同一度量系统上。项目反应理论的这一优良性质为进行测验等值提供了理论基础。
(3)参数设计的科学性
项目反应理论参数设计的科学性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题目难度参数b 与被试潜在特质参数0定义在同一度量系统上。这一性质为选择与被试水平匹配的试题施测创造了条件。
②区分度参数与难度参数相互独立。这一性质为在任何难度水平上选择高区分度试题提供了保证。
③伪机遇参数的实证性。这使得试题筛选重实际性能而不拘于表面形式。
(4)信息函数概念的引进与信息函数的可加性
①项目反应引进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测验题目信息函数。项目反应理论定义测验试题的信息函数为:
②项目反应理论证明,对于一个潜在特质水平值为的被试,试题i 施测于他时,所得9值的测量标准误差为:
③可以证明试题的信息函数与试题的区分度成正比,与伪机遇水平成反比,与减b 的差的绝对值成反比。
④项目反应理论进一步说明测验题目信息函数具有可加性,累加值称为测验信息函数,
记为
同样,整个测验的测量标准误差为:
8. 心理与教育测量从卡特尔到比内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什么特点?
【答案】(1)心理与教育测量从卡特尔到比内的发展过程
卡特尔是美国心理学家,首次提出了“心理测验”这个术语。卡特尔认为,心理学只有立足于实验与测量,才能达到如同自然科学的准确性;心理测验只有建立普遍的统一标准,并要与常模相比较,才能充分地实现其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这些观点都已成为测量学上的重要观念。
比内认为,测量比较复杂的心理功能,不必苛求精确度,因为这些功能的个别差异较大。他认为智力是高级心理过程,包括推理、判断以及动用已知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比内与其助手西蒙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一一比内一西蒙量表,史称1905年量表,可用来测量各种能力,特别是判断、理解和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