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612理论综合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项规律影响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形态?( )。

A. 由沿海城市带动内陆城市发展

B. 先发展东海岸的城市再逐步发展中西部城市

C. 发展的重点是内地沿江河的城市

D. 海上交通使港口城市成为商旅中心

【答案】C

【解析】在古代城市的交通方式中水运是快捷廉价的最佳选择。古代内地沿江河的城市具备发展的优越条件,交通便利同时水源丰富。

2. 中国古代楼阁式塔中未使用“副阶周匝”的是( )。

A.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B. 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C. 江苏南京报恩寺琉璃塔

D. 福建泉州开元寺仁寿塔

【答案】D

【解析】在主体建筑之外,加一圈回廊,《营造法式》称之为“副阶周匝”。福建泉州开元寺仁寿塔,塔身全部用大石条砌成,较粗壮,未施“副阶周匝”。

3. 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的建筑遗址是在何地( )。

A. 余姚河姆渡

B. 临潼姜寨

C. 郑州大河村

D. 辽宁牛河梁

【答案】A

【解析】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这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木构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浙江佘姚河姆渡的干阑木构被誉为华夏建筑文化之源。木构件遗物有柱、梁、枋、板等,许多构件上都带有榫卯,有的构件还有多处榫卯。可以说,河姆渡的干阑木构已初具木构架建筑的雏形,体现了木构建筑之初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代表意义。

4. 唐代东西两京城内的住宅形式多为( )。

A. 带两厢的四合院

B. 带围墙的三合院

C. 带回廊的山池院

D. 带回廊的四合院

【答案】D

【解析】隋、唐、五代的住宅没有实物遗留,只能根据文献或敦煌壁画及其他绘画进行研宄。住宅是由回廊连接两座主要房屋形成的四合院,形成廊院式住宅。贵族则在住宅后部或宅旁掘池造山,建造山池院或较大的园林。

5. 唐宋至明清,中国园林在东晋和南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

A. 规模扩大,普及民间,形式多样,建筑增多

B. 理景的普及化,园林功能生活化,造园要素密集化,造园手法精致化

C. 从帝王园囿转向私家园林,从田庄气息转向“诗情画意”,从“阡陌纵横”转向“堂馆亭阁”,从儒家思想转向道家思想

D. 理园情趣诗意化,园林功能生活化,造园要素自然化,造园手法简约化

【答案】B

【解析】后期由于佛教哲学与艺术的传入,以及中国社会中玄学的兴起,建筑形象趋于雄浑而带巧丽的风格。东晋和南朝是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奠基时期,也是由物质认知转向美学认知的关键时期。唐宋至明清则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继承与发展,主要表现在理景的普及化、园林功能生活化、造园要素密集化、造园手法精致化四个方面。

6. 北京恩济里小区住宅群体空间的规划结构方式是( )。

A. 成街、成坊的布置

B. 居住小区—住宅组团两级结构

C. 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三级结构

D. 混合结构

【答案】B

【解析】1980年代建成的北京恩济里小区使“居住小区一住宅组团”这一规划模式得以深化和发展。

7.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斗拱的结构机能开始减弱的现象出现于( )。

A. 宋代

B. 元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B

【解析】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斗拱的结构机能开始减弱的现象是在元代,这是通过实物考察得出的结论,例如,昂在宋朝之前,通过斜向支撑,作为受力构件出现,而在元代开始向水平向构件发展。1934年《清式营造则例》一书中,林徽因女士在前言部分对此一斗拱机能演变过程有所论述。

8. 宋代的砖石塔比唐代的砖塔在结构上的进步表现在( )。

A. 宋塔比唐塔高

B. 宋塔有塔心柱

C. 宋塔贴面砖

D. 宋塔用多边形平面,双层塔壁,石蹬道

【答案】D

【解析】唐塔多为方形平面,单层塔壁,用木楼板及木梯,对结构刚性及防火均不利;宋塔用多边形平面,对抗风压及耐碰损也有好处,且可增大登临眺望时的视野,另采用双层塔壁,石磴道,加强了刚性及防火能力。

9. 目前我国已知最早、最典型的农耕聚落遗址是( )。

A. 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

B.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C. 陕西岐山风雏村遗址

D. 西安半坡村遗址

【答案】A

【解析】木骨泥墙房屋实例以西安半坡村和陕西临潼姜寨最具代表性。姜寨有五座“大房子”共同面向一个广场,每座“大房子”周围环绕着若干或圆或方的小房子,其布局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聚落的特色。二者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的居住遗址,其中的“大房子”是仰韶文化时期母系氏族社会议事的地方。

10.“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描述的是哪座城市?( )。

A. 唐长安

B. 秦咸阳

C. 唐洛阳

D. 宋开封

【答案】B

【解析】秦始皇运用天体观念规划国都咸阳,以横贯咸阳的渭水象征天上的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