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637中外建筑史之中国建筑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江南乡村村头理景最具代表性的实例是( )。

A. 江苏吴县东山村

B. 安徽歙县棠樾村

C. 安徽歙县唐模村

D. 江西婺源理坑村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国建筑史》第六章园林与风景建设结尾所述:“唐模是江南村头理景最具代表性的遗例之一,它的内容多样,人工构筑与自然地形结合得非常巧妙,创造出了一种私家园林所不具备的田园风光之关”。因此,江南乡村村头理景最具代表性的实例是安徽歙县唐模村。

2. 我国古代在建城选址上的首要原则是( )。

A. 具备“天人合一”的理想景观模式

B. 具备交通优势

C. 具备良好的防卫性

D. 具备方便的用水及防涝条件

【答案】D

【解析】古人在建城选址时,历代都重视解决水源问题,因为城市用水对于一个几十万至100万以上人口的都城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关于城市的排水问题,历代实践和记载也体现其建设的重要性。如清世袭承揽沟渠疏浚的董姓承包商“沟董”,即绘有北京内城沟渠图。

3 以柱子直接顶住檩子之构架 ,,,.柱距较密柱间以横向构件串联防止位移此构架方式为( )。

A. 抬梁式

B. 穿斗式

C. 叠斗式

D. 井干式

【答案】B

【解析】中国古建筑的结构形式有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其中抬梁式、穿斗式最为主要,而应用最广的是抬梁式,抬梁式木架结构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基上立柱,然后再在立柱上架梁。穿斗式则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设架空的抬梁,因柱距较密,不适合大跨度建筑。

4. 在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他主持建造的阖闾城是哪国的国都?( )

A. 吴国

B. 淹国

C. 赵国

D. 鲁国

【答案】A

【解析】战国时代,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并主持规划建造了吴国国都阖闾城。他充分考虑了江南水乡特点,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排水通畅,展示了水乡城市规划的高超技巧。

5. 被称为“中国第一四合院”的最早的四合院遗址是( )。

A. 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

B.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c. 临潼——姜寨遗址

D. 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答案】D

【解析】在周原考古中发现一座西周建筑遗址一岐山凤雏村遗址,它是一座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两进院落组成,前堂为6开间,前堂与后室间有廊相接,规模不大,可能是宗庙,为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四合院实例。

6. 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的建筑遗址是在何地( )。

A. 余姚河姆渡

B. 临潼姜寨

C. 郑州大河村

D. 辽宁牛河梁

【答案】A

【解析】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这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木构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浙江佘姚河姆渡的干阑木构被誉为华夏建筑文化之源。木构件遗物有柱、梁、枋、板等,许多构件上都带有榫卯,有的构件还有多处榫卯。可以说,河姆渡的干阑木构已初具木构架建筑的雏形,体现了木构建筑之初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代表意义。

7. 下列有关窑洞的陈述,哪一项是不确切的?( )。

A. 窑洞主要有两种:靠崖窑和下沉窑

B. 下沉窑是平地挖坑成院,坑(院)壁上掏窑

C. 窑洞冬暖夏凉,但也有潮湿、通风不好的缺点

D. 窑洞住宅以天然土起拱为特征,主要分布于豫西、晋中、陕北、陇东、新疆吐鲁番一带也有分布

【答案】D

【解析】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窑洞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下沉式窑洞是在原状土中挖凿的窑洞或利用生土、沙石掩覆的建筑。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而挖掘的拱形穴居式住宅。不是以天然土起拱的,是挖掘出的洞穴。

8. “阿以旺”是哪一种建筑的地方称谓?( )。

A. 土木结构、平屋顶、带外廊的维吾尔族住宅

B. 西北草原少数民族的毡包

C. 分布于新疆北部哈萨克族木结构住宅

D. 新疆地区定居的蒙古族平屋顶住宅

【答案】A

【解析】阿以旺在维吾尔族语中有“夏室”的意思,是一种开发的建筑空间,以新疆和田地区的最为典型。“阿以旺”是新疆维吾尔族常见的一种住宅,其结构形式采用土木结构、平屋顶、带外廊,中留井空采光,天窗高出屋面约40〜80cm , 供起居、会客之用,后部做卧室,亦称冬室,也用井孔采光。

9. 中国古代明堂建筑的功能是什么?( )。

A. 处理朝政

B. 接待宾客

C. 祭祀场所

D. 佛教建筑

【答案】C

【解析】明堂是中国先秦时帝王会见诸侯、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是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风水主称穴前的地气聚合之处。中国古代用于人神对话的祭祀建筑大致经历了祭坛,明堂、坛庙等发展阶段。

10.中国古建筑先农坛、贡院、国子监分别属于哪一建筑类型?( )

A. 礼制、政权、教育

B. 礼制、宗教、教育

C. 宗教、教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