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样本
【答案】样本(sample )亦称“子样”,统计学术语,指按一定规则从统计总体中抽取的若干个体的集合或对总体X 的n 次观测结果
独立样本。
2. 四分差
【答案】四分差又称四分位差,是差异量数的一种。计算公式:
位数,第三个四分第一个四分位数。在次数分配上第一个四分位数与第三个四分位数之间包含着全体项根据样本容量(通常以30为界线)的大小,可区分为大样本和小样本。根据两样本来自的两总体是相关还是独立,可分为相关样本和数的一半。次数分配越集中,离中趋势越小,则这二者的距离也越小。根据这两个四分位数的关系,观测次数分配的离散程度也可以得到相当高的准确性。因此,四分差可以说明某系列数据中间部分的离散程度,并可避免两极端值的影响。四分差通常与中数联系起来共同应用,不适合进一步代数运算,反应不够灵敏。
3. T 分数
T 分数指由正态分布上的标准分数转换而来的等距量表分数。T 分数以50为平均数,【答案】
以10为标准差。T 分数是Z 分数的变形,因为Z 分数有负值和小数,人们不习惯,所以采用这个公式处理。经过变换,所得的分数全是整数,50分为普通,50分以上越高越好,50分以下越低越差。T 分数的意义及其优点和标准分数相同,不同之处是消除了小数和分数。
4. 参数检验(parametric test)
【答案】参数检验是统计假设检验的一种。与“非参数检验”相对。适用于总体分布形式已知。且仅由少数几个参数便可确定的条件下。其检验方法常是基于正态性的假定,如t 检验、F 检验、正态线性回归、狭义多元分析等。其主要缺点在于,因其受到严格的关于正态性的条件限制,而大大制约了这类检验的应用或可信度的保证。
二、简答题
5. 简述最小二乘法。
【答案】最小二乘法是建立精确的回归方程经常采用的方法,其基本过程如下:
设
若
图像“很象” 是直角平面坐标系下给出的一组数据, 我们也可以把这组数据看作是一个离散的函数。根据观察,如果这组数据
使得它能“最好”地反映出这一条直线(不是直线),我们的问题是确定一条直线
组数据的变化。对个别观察值来说,它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为了不使它们相加彼此抵消,故“最好”应该是
确的回归方程:
6. 简述卡方配合度检验和卡方独立性检验的区别。
【答案】卡方配合度检验主要用于检验单个名义型变量多个分类上的实计数和某个理论次数分布(如均匀分布)之间的差异显著性,因此可以将之理解成多组之间次数比较的方法;卡方独立性检验主要用于检验两个名义型变量各项分类上的次数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关联,是考察名义型变量间相关性的方法。
7. 选择统计检验程序的方法时要考虑哪些条件,才能正确应用统计检验方法分析问题。
【答案】选择统计检验程序的方法时需考虑以下条件:
(1)看总体分布是否已知。如果已知,看是不是正态分布。如果已知样本分布为常态分布就可以选择参数检验法,如果总体分布未知就用非参数检验法。
(2)在参数检验中,如果总体分布为正态,总体方差已知,两样本独立或相关都可以采用Z 检验;如果总体方差未知,根据样本方差,采取不同的t 检验。如果总体分布非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根据样本独立或相关采取
检验。
(3)根据题目考虑用单侧还是双侧检验。
(4)在非参数检验中,按照两个样本相关和不相关、精度与容量等,可以采用符号检验、秩和检验等方法。
8. 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所获得的数据是否属于随机变量? 为什么
【答案】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属于随机变量。
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数据具有随机性和变异性。
科学研究中因观测人员、观测工具、观测条件的变化而具有随机变化的现象。在心理和教育科学领域,研究获得的数据资料也具有一定随机性质。观测数据的这种特点,称为变异性。即便使用同一种测量工具,观测同一事物,只要是进行多次,那么获得的数据就不会完全相同。随着测量工具的完善和精确,数据的这种随机性变化就更明显。例如,人们对同一年级或同一年龄儿童甚至对同一个人进行同一学科的学业测试,或对同一个心理特点进行评量、观察多次,得到的数据绝不会全然相同,这些数据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
最小,即这时误差的平方和最小,这时可以求得比较精 检验;如果总体方差未知,
根据独立和相关采取不同的
造成数据变异的原因,出自观测过程中一些偶然的不可控制的因素,称随机因素。随机因素使测量产生的误差称作随机误差。由于这种随机误差的存在,使得在相同条件下观测的结果常常不止一个,并且事前无法确定,这是客观世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人们称这类现象为随机现象。在教育和心理科学的各类研究中,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内在的各种心理现象,不仅由客观上一些偶然因素会引起测量误差,由实验者和被试主观上一些不可控制的偶然因素也会造成测量误差,这些偶然因素十分复杂,因而造成的随机误差就更大,也就使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得到的数据具有更明显的变异性。
三、计算题
9. 试概括出方差分析的几个主要步骤。
【答案】完全随机方差分析计算步骤
(1)提出问题
(所有k 个总体平均数是相同的,即不存在处理效应。)
至少有一对成立(至少有两个总体平均数是不同的,即处理效应不全为0。)
(2)计算平方和
(3)计算自由度
(4)计算均方
(5)计算f 比值,进行F 检验,做出决断
(6)列出方差分析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