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滨州医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中,最容易产生动作误差的是( )。
A. 平均差误法
B. 最不变化法
C. 恒定刺激法
D 信号检测法
【答案】A
【解析】在平均误差法实验中,一般要被试自己操纵实验仪器来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所以最易产生动作误差。
2. 在考察旁观者人数对危机情境救助行为影响的研究中,自变量是( )。
A. 被试特点
B. 作业特点
C. 环境特点
D. 暂时造成被试差异
【答案】C
,因变量是人们的救助行为。 【解析】在该研究中,自变量是环境特点(旁观者人数)
3. 在经典的心理旋转实验中,因变量是( )。
A. 反应时间
B. 旋转角度
C. 再认数量
D. 回忆数量
【答案】A
【解析】库柏和谢波德心理旋转实验假设有两个任务,它们之间除了被知觉对象需要心理旋转的角度不同外别无差异,那么两者的反应时之差应当就是心理旋转完成两者间角度差所需的时间,故心理旋转实验是测定反应时的实验。
4. 在米尔格拉姆的研究中,同盟者( )。
A. 将遭受中等的电击
B. 将遭受剧烈的电击
C. 实际上并不遭受电击
D. 仅遭受轻微的电击
【答案】C
5. 考察7, 8, 9岁三个年龄但女生对4种不同材料学习效果,其实验处理有( )。
A.3种
B.4种
C.7种
D.12种
【答案】D
【解析】实验处理的自变量是年龄与材料,其中年龄为被试间变量,共3个水平,为7岁、8岁、9岁; 材料为被试内变量,共4个水平。所以实验处理为3(三个年龄)×4(四种不同材料)=12种。
6. 当N 次实验中的干扰项成N+1次实验的靶子时, 被试对它的反应会变慢,这种现象是( )。
A. 注意瞬脱
B. 注意分散
C. 返回抑制
D. 负启动
【答案】D
【解析】有关分心信息抑制的研究主要使用负启动范式,指当N 次实验中的干扰项成为N+1次实验的靶子时,被试对它的反应变慢的现象。
7. 注意的衰减模型和单通道模型的相同之处在于( )。
A. 都认为过滤器的位置处在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
B. 都认为非追随耳的信息被彻底过滤掉了
C. 都认为一些在非追随耳中呈现的重要信息受到激活后可被识别
D. 都认为到达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一条
【答案】A
【解析】注意的衰减模型与注意的单通道模型的相同点包括:①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过滤器来加以调节; ②都认为这种过滤器的位置处在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因而,这种注意选择都具有知觉性质。为此,在当前的认知心理学中. 多倾向于将这两个模型合并,称之为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
8. 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把学过的与未学过的单字随机混在一起,并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辨认出学过的单字。这种检查记忆效果的方法是( )。
A. 系列回忆法
B. 再认法
C. 自由回忆法
D 对偶联合法
【答案】B
【解析】系列回忆法要求被试按照先前呈现的顺序对材料进行学习和回忆; 再认法是向被试同时呈现学习过的材料和未学习过的干扰材料,让他们判断是否是先前学习或记忆过的; 自由回忆要求被试对先前呈现的一系列项目尽可能多地记住; 对偶联合法是先向被试呈现一系列的刺激一一反应对,然后单独呈现刺激项目,让被试回忆与之相对应的反应项目。
9. 平均差误法实验的误差主要是( )。
A. 时间
B. 习惯
C. 动作
D. 期望
【答案】C
【解析】用平均差误法测量差别闭限时可能会产生动作误差和空间误差。动作误差是指被试自己调整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被试的动作方向不同,会出现过高或者过低估计比较刺激的反应倾向; 空间误差是指视觉刺激因刺激呈现方位不同所造成的误差。
10.制作感觉比率量表的直接方法是( )。
A. 对偶比较法
B. 差别阈限法
C. 数量估计法
D. 等级排列法
【答案】C
【解析】制作感觉比例量表的方法是分段法和数量估计法; 顺序量表的方法是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 等距量表的方法是感觉等距法和差别阈限法。
11.在知觉实验中,常用动景盘来研究( )。
A. 真动知觉
B. 诱导运动
C. 自主运动
D. 似动现象
【答案】D
【解析】要完成本题,考生首先要能分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和似动现象,然后要掌握动景盘是用来研究何种现象的。动景盘是研究似动现象的常用工具。实验中,将设计好的卡通片放人景盘,使之紧贴内壁,随着景盘的旋转,观察者从窗口向内能看到卡通片上的静止图形随之活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