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长江大学课程与教学论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影响反应时问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反应时间与刺激强度有关

①一般当刺激强度较弱时,反应时间较长,随刺激强度增加,反应时间会逐渐缩短。

②当刺激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反应时间的缩短速度减小甚至停留在某一水平上。

(2)反应时间与刺激的时间特性以及空间特性有关

①当物理刺激的强度本身保持不变,而增加作用于感官的时间,这样便会增加刺激的心理强度。

②如果物理刺激强度保持不变,刺激的时间也保持不变,仅增加刺激的面积时,也会增加刺激的心理强度。

(3)反应时间与所刺激的感觉器官有关

①不同的感觉器官的反应时间不同,而且同一感觉器官受到不同刺激物,其反应时间也不同,甚至同一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的不同部位,其反应时间也不同。

②当利用复合刺激同时作用于不同的感觉道时,其反应时间也不同。

(4)反应时间与被试的机体状态有关

①反应时间与机体的适应水平

机体对刺激的适应水平不同,反应时间也不同凸

②反应时间与被试的准备状态

从预备信号的发出到刺激的呈现这一时距称为预备时间。

a. 如果预备时间太短,被试就会来小及作好反应的准备;

b. 如果预备时间太长,被试的准备状态则会越过最佳状态而趋向衰退。

③反应时间与额外动机

a. 在罚的条件下,被试反应的额外动机最强,其反应时最短;

b. 在赏的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次之;

c. 在不赏不罚的条件下,反应时间最长。

④反应时间与被试的年龄

a.25岁以前,人的反应时间逐渐变快;

b. 进至成人阶段,其反应时间的变化很少;

c.60岁之后,反应时间开始变慢。

⑤反应时间与练习

a. 一般练习越多,反应时间越短,最后达到反应时间不可再减少的最小限度。

b. 反应越复杂,经练习,反应时间变化幅度越大; 简单反应,反应时间的变化幅度则较小。 ⑥反应时间与个体差异

被试变量中主要的是个人在反应时间上的差异。同一个被试,在同一条件下,其每时每刻的反应时间也会因其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某些变化而不同。

2. 简述资源限制理论和可证伪标准。

【答案】(1)资源限制理论

①该理论是由卡内曼最初提出的。他把注意看作心理资源,认为人的心理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注意的有限性不是过滤器作用的结果,而是受到了从事操作的有限心理资源的限制。注意的功能就是资源分配。

②诺曼和博布罗又通过对资源限制的区分进一步精确化了心理资源的概念。他们提出了“材料限制”和“资源限制”。材料限制是指其作业受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因而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资源限制即人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任务没有用尽所有的资源,那么注意可以同时指向另外的任务。

(2)可证伪标准

可证伪标准是由科学哲学家波拍提出的。在波拍看来,理论永远不能被证真,只能被证伪。根据证伪观点,归纳法的暂时性使得否定证据比肯定支持更重要。如果某一理论预测被数据支持了,还不能说该理论正确。然而,如果一个理论导出的预测没被数据支持,波拍就认为该理论一定是错误的,应该抛弃。

(3)二者的关系

虽然资源分配理论适用性很强,但是,资源分配理论的可证伪性小高。按照资源分配理论,如果两个任务无法在任务作业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被同时执行,那么它们需要同一个资源; 但如果没有观察到任务作业水平下降,那么它们不需要同一个有限资源。这样似乎所有注意机制都是资源分配机制,没有哪种数据浦、能用这种理论来解释。

3. 利用表的数据,写出方差分析的项目与公式并进行计算。

【答案】(1)方差分析的项目与公式为:

表1 方差分析的项目与公式

(2)将表的数据整理得:

表2 数据的重组

(3)计算过程如下:

(3) 计算过程如下:

(表中,每单元10个数据)

, (总共40个数据)

把表2中的数据分别代人表1中各项目的公式:

之间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