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2行政管理学一之行政管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为:

(1)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协调统一的保证

行政管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为了保证系统内行政活动的协调和统一,就需要行政领导的统一意志和统一指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行政机构日益庞大,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行政日常事务日益复杂,行政人员不断增加,统一意志和统一指挥的行政领导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尤为突出。行政管理既有纵向层次的区别,又有横向领域的划分。形成统一的意志,实施统一指挥,是对所有行政管理的共同要求。

(2)行政领导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行政领导是一种具有管理性质的社会活动,行政管理过程与行政领导过程是交叉的。就具体过程看,行政管理是通过各环节连接起来的链条,其中主要环节有建立行政组织、选才用人、收集信息、确立日标、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监督、调节完善等。这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出主意”、“用干部”是行政领导的根本职责。正是这两种领导职责构成了有效的行政管理活动,并贯穿于行政管理活动过程的始终。

(3)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

行政管理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大系统,每个因素都对行政管理产生影响。由于行政领导具有“统领”、“引导”的整体管理功能,尤其是行政决策规定了目标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因而成为行政行为的指南和准则。行政效能是由行政决策的效率决定的,正是这样的决定作用,规定了担负行政决策责任的行政领导,是整个行政管理活动成败的关键。因此,正确认识行政领导的职、权、责,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行政领导制度,掌握并运用科学的行政领导方法、方式和艺术,优化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结构,无不对行政管理效能产生决定性影响。

2. 简述西方行政组织理论三大学派及主张。

【答案】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学者对行政组织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具体分析如下:

(1)古典行政组织理论

这是西方早期的行政组织理论,主要有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以法约尔、占立克为代表的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和以韦伯为代表的科层组织理论。

古典管理组织理论把组织成员看作机械性组织中的一个部件,主张对他们的生活机能和工作行为进行分解和合成,建立一套标准化的、规范化的工作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组织效率。古典组织理论的共同特点是从制度规范的角度研究行政组织,提出了‘些具有规范性的组织建设原则。

但仅侧重对组织内部静态研究,忽视了社会环境对组织的影响和组织的动态变化及组织成员的社会需求等。

(2)新古典组织理论

又称行为科学组织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起,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逐渐引进行为科学的方法,形成了新古典组织理论。主要有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组织平衡理论和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过程组织理论。

新占典组织理论的特点是以组织中人的问题为中心,从动态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对于组织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但局限于人和组织行为的研究,只注重社会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忽视组织结构、法规及环境的作用等。

(3)现代组织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后,组织理论的研究引进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成果,使西方组织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主要有以卡斯特、罗森茨韦克为代表的系统分析组织理论和以劳伦斯、洛西、伍德沃德为代表的权变组织理论。

系统分析组织理论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组织,认为行政组织是一个“结构的社会技术系统”,由许多分系统组成; 组织又是一个有机的开放性系统,是受社会经济、文化等环境影响的生态系统,它在与社会环境的互相作用中建立和维护自身的工作流程,从而保持组织功能与社会环境的动态平衡。权变组织理论认为组织的权变关系依据环境自变数和管理因变数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

现代组织理论重视从社会整体联系、环境影响、发展变化等方面研究行政组织,为此项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

3. 简述民主集中制的主要内容。

【答案】民主集中制是我国根本的行政领导制度。我国宪法把民主集中制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和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确立下来。具体表现为: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贯穿于各级行政领导的全部实践活动中,是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直接体现,它决定和影响其他行政领导制度。

4. 简述我国人大审查、批准政府预算的基本框架及预算工作的创新。

【答案】(1)日前,我国人大审查、批准政府预算的基本框架如下;

①以部门预算为基础开展预算审查监督,而非以预算支出功能来审批;

②加强人大预算监督立法,各地出台各自的预算审查监督条例,依法审查监督;

③加强组织能力建设,夯实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的人员编制,并加强其专业技术力量;

④确立人大审查政府预算的基本程序,包括初审和大会审两个主要阶段。积极探索改进和加强人大预算监督方式和方法。

这是一种将初审和大会审结合,但是,更加注重初审。也就是说,虽然大会审直接影响大事表投票,因而更具有决定性,但事实上,初审比大会审更重要。这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原因导致的:

a. 人大代表们审查和监督政府预算的时间不足,即使代表们有强烈的参与兴趣,但人大代表大会每年只召开一次,而且会期比较短,代表们根本没有足够时间进行充分讨论。加上代表们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大会审的效果并不理想。

b. 我国《预算法》对人大的预算修正权并未明确规定,即使代表们审查发现问题,页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对政府预算进行相应的修正。这些都决定重点但在预算初审是更现实的选择。

(2)实践中,预算工作的创新

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开展一系列创新,加强预算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力度,激活人大代表的作用,具体做法包括:

①扩大预算草案发放范围,提高人大代表知情权和参与度;

②要求政府预算真正遵守预算的全面性原则,将所有政府收支纳入部门顶算;

③要求预算调整和追加报人大审批;

④加强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与政府则政部门预算信息沟通;

⑤由于时一间、人力有限,开展以部门或专题为主,百姓关注的重点领域进行审查;

⑥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提高人大的专业技术水平,也针对普通百姓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对政府预算的认识。

5. 日常的具体行政领导制度有哪些?

【答案】日常的行政领导制度是根本的行政领导制度在实际执行中的具体化。从行政活动主体的双向性,即从行政领导者的角度和行政活动的参与者的角度来研究日常的具体行政领导制度,表现为三个层面:领导与群众关系、领导与领导之间的上下级与内部关系、领导班子内部的工作协调关系。具体包括:

(1)行政领导者与行政活动参与者关系的制度行政领导者处于权力掌握者、政策决定者的地位,应当主动加强与行政活动参与者的联系,想方设法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了解群众愿望、要求,以求最广泛地征集到行政活动的社会反应,获得最有力的社会心理支持,以保证行政活动的行政参与者以高昂的热情始终活跃于行政活动的过程之中。加强与群众联系的方法有多种,有接待日制度、对话制度、咨询制度、信访制度、通报制度、评议制度等。这些具体的制度必须有助于解决问题。

(2)上下级行政领导者之间联系的制度

最有利于提高行政效果的上下级联系制度的原则是统一意志、统一指挥、统一步调、统一行动。统一的前提条件是:

①对行政领导的共同使命—提高行政效率、增强合作意识、提高社会效率、提高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