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2行政管理学一之行政管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措施。

【答案】公共危机事件,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域内危及政府职能运行、社会生活和群众利益的重大事件。对政府来说,国内国际社会出现重大纠纷或冲突都可成为公共危机事件。由于公共危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并非单纯公关意义上的解决之道,它可能表现为政治、经济、社会意义上的应对和处置。公共危机时间的处理步骤如下:

(1)尽快掌握事实真相的全貌

政府公关人员应及时调查分析,迅速了解事件全貌,判断危机事件性质与来源,并尽量弄清:①事故原因、影响程度、发展趋势; ②外界与内部对事件的反应; ③现有的控制和处理措施是否有效等。了解清楚后,政府公关部门应立即向有关主管部门通报,使领导充分了解事实真相与全貌。同时迅速利用有效的传播媒体向公众公布事件真相和政府对事件采取的处理措施,向新闻媒体发出准确、权威信息。

(2)确定对外发言人及统一新闻发布口径

一日发生紧急事件,政府就会成为新闻界和其他媒体关注的焦点。为掌握舆论的主动权,政府发言人要及时提供真实信息,主动澄清不实的新闻报道和社会传言,向公众报告政府采取的对策、措施和效果。政府公关部门要与新闻界保持紧密联系,必要时也可适当调整和控制信息发布的数量、范围、时机、频率和具体方式,但要注意对信息的控制应是有利于危机事件的及时处理和善后。

(3)加强信息交流,寻求公众支持

危机发生后,各种社会关系空前紧张,政府公关部门必须加强沟通,协调各方关系,如上下级领导机关、各有关业务部门、新闻媒体、意见领袖、受影响公众之间,及时沟通信息,以取得谅解和支持。

(4)做好善后处理

危机事件的善后处理往往非常复杂,需要精心组织。如重大自然灾害、武装暴乱事件等,给公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也给公众造成强烈的心理创伤。这些后果不是马上能够清除的,因而需要提供有关事实真相、赔偿损失、责任者处理,以及今后预防措施等消息,通过处理危机事件来宣传政府机构的政策和行动,尽快恢复其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处理结束后,政府公关部门应向有关领导详细报告处理的全过程,协助制定预防措施并跟进落实。

总之,危机事件的成功解决,与政府公关部门有效履行双向传播与沟通的职能是分不开的。危机事件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在较短时间内发生,而且会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公关人员应迅速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妥善处理,尽量减轻其危害。

2. 根据职位分类的原理分析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位分类的发展趋势。

【答案】(1)职位分类制度,即是以职位为对象,按照每个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以及所需资格条件等标准因素,分为不同类别和等级,为国家公务员各项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人事分类制度。这种分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①分类的对象是职位,而不是职位上的人,遵循“因事择人”原则; ②分类的基本依据是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大小、难易程度及所需资格条件,而小是人的身份、地位和资历; ③分类的目的是为公务员的各项人事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以实现科学的人事管理。

(2)我国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制度,是以职位分类基本原则为基础,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有机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位分类制度。其主要特点是:

①强调以事为中心,又兼顾人的因素,把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有机结合起来。在职位设置和编制职位说明书等方面主要采用职位分类的原则和方法,而在区分职位等级方面则同时兼容了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的有关原则和方法。

②我国的职位分类制度,既遵循职位分类的基本原则,保持其基本特征,又从中国实际出发,方法简便,程序简化,易于操作,利于推行。

③在实行职位分类制度的过程中,强调并贯彻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原则。在职位分类法规框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于职位分类制度的基本内容以及实施的具体方式、途径等,在实践中逐步改进与完善。

3. 简述办公自动化的系统构成、功能及办公室管理的要求。

【答案】办公自动化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和行为科学等先进科学技术,不断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借助于各种办公设备,并由这些办公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系统。

(1)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由人型电子计算机和光缆组成的局部信息网、综合办公系统、办公室服务站、文字处理中心; 大中小型电视会议系统、图像传真会议室、电传系统、内线电话号码检索系统、电子归档与检查系统; 数字及数据交换机、终端机、个人电脑、文件处理机、传真机、缩微照像,以及大楼管理系统等。

(2)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办公自动化系统具有功能齐全的特点,其基本功能有七个方面:文字/文件处理功能、图形/图像处理功能、声音处理功能、信息查询功能、网络通信功能、决策支持功能和行政管理功能等。

(3)办公自动化对办公室管理的要求

我国尚处于办公自动化的初期,各地区和单位在实现办公自动化的过程中,各自的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相互间又有较大差异。办公自动化的实施,对于机关办公室管理的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人员素质。办公自动化的核心是人机关系,若仅是在设备或硬件上更新、改进,而忽视人员素质的提高、改造,根本不可能实现办公自动化。因此,必须克服这样的错误认识,即只看到

先进设备对人的解放,而无视先进设备对人的要求。

②管理手段。在办公自动化条件下,技术性手段已成为管理的基本手段,许多管理问题将以信息化形态出现,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处理都有赖于管理者对技术性手段的应用。技术性手段主要指对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方法、措施的采用。

③管理媒介。办公自动化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改变和增加了管理媒介。采用自动化办公手段,大量不同性能的现代化电了设备成为办公室管理新媒介,这些新媒介工作节奏为传统媒介的数十倍甚至数百倍,而且能在管理者非办公时间起自动工作的作用,如常见的电子信箱、传真机等。

4. 结合我国政策实践活动,论述政策合法化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1)政策合法化是指法定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审杳、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政策的行为过程。政策合法化主要包括:

①所有的政策,包括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法律和其它形式的政策,都有其合法化过程。 ②政策合法化是有目的的活动。其目的就是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转化为合法有效的政策,使之具有合法性、权威性和约束性,获得人们的认可、接受和遵照执行的效力,从而使政策有效地发挥规范和指导人们行为的作用,最终实现政策目标,解决政策问题。

③政策合法化是法定主体依照法定权限所实施的活动。宪法和组织法对国家机关的权限作了划分,国家机关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使相应的政策方案合法化。

④政策合法化是主体依照法定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行为过程。政策的内容、形式和效力范围等不同,政策合法化的主体和程序也就不完全相同。

(2)政策合法化在政策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践上也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政策合法化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重要阶段,又是政策执行的前提。在民主、法治的社会,政策合法化是政策过程必经的一个重要阶段。政策方案只有经过合法化过程,才能成为合法有效的政策,制定政策的目的是通过政策执行的环节来解决政策问题。政策执行要以政策具有合法性为前提,具有合法性的政策,才能取得政策对象的认可、接受和遵照执行的效力。没有经过合法化过程的政策,不具有合法性,就不能付诸执行。因此,政策合法化又是政策得以顺利执行的前提。

②政策合法化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具体体现。政策合法化是一个吸收民众参与决策、加强政治沟通与协调的过程; 也是一个决策选优,对决策方案不断修改、完善,对不良方案过滤、淘汰的过程; 更是一个坚持山法定的决策主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决策,对决策行为实施法制监督的过程。离开政策合法化,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都只能是一句空话。当前,建立健全有关的决策制度尤其是重大问题决策前经专家充分论证、重大政策通过前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行政机关政策文件非经法制工作部门的法律审核把关领导不予签发等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制度,既是加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需要,也是完善政策合法化程序的重要任务。

③政策合法化是依法治国的需要。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的基本标志。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表明,国家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公民权利的保障,都有赖于健全的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