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7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之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理解贫困化增长? 试用案例加以分析。

【答案】(1)贫困化增长的含义

贫困化增长是指生产扩大,出口增加,但出口的相对价格下降,同量出口可换回的进口下降,总体福利水平下降。出口贫困化增长产生的条件是:出口国是单一经济的发展中国家; 出口的产品为初级产品或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量较大,足以影响世界价格的波动:该种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 国民经济的发展高度依赖该种产品的出口。

例如,一个国家迅速扩大咖啡豆的生产能力,它希望大量增加咖啡豆的出口以换回更多的制造品。假定该国咖啡豆的出口量已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相当大的比重,而其他国家对咖啡的需求又缺乏弹性,即对咖啡的需求不会因其价格的下跌而大量增加。因此该国大量增加咖啡豆出口的结果将导致世界市场价格的大幅度下降,该国咖啡豆供应量的增加不但没有提高其国民收入,反而使该国蒙受损失。

(2)造成发展中国家贫困化增长的原因

①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造成发展中国家贫困化增长的最根本原因。虽然发展中国家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由于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对此不抱积极态度,甚至进行多方抵制,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至今进展缓慢。

②20世纪50年代初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的观点:造成发展中国家贫困化增长的原因主要有:

a. 技术进步的利益不能平均分配

普雷维什发现,在发达国家中,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改善了他们的工资收入和资本利润,这些国家工资和利润的提高甚至相对地大于生产率的增长。而在发展中国家中,初级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是降低了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因此,随着新技术的运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达国家将保有由于工业技术进步而产生的全部利益,而发展中国家则将其技术进步的果实转移一部分给发达国家,因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反而会恶化。

b 进口需求收入弹性不同

初级产品的收入弹性一般都小于1,也就是说,对初级产品需求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随着北方国家收入的提高,它们对南方国家出口产品的相对需求就会越来越少,而南方国家生产力的增长又迅速地扩大了初级产品的供给,其结果只能是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下跌。相反,南方国家进口产品中制成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高,从而使北方国家的出口产品价格不断上升。

c. 经济周期的影响

当经济繁荣时,初级产品和制成品的价格都会上涨。在经济衰退时,产品价格则会下降,但是,由于制成品市场具有垄断性质以及发达国家由于存在着强大的工会组织而导致的工资刚性等特点,使得制成品价格的下降幅度远远小于初级产品价格的下降幅度。因此,经济周期也使南方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

③不平等交换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罗纳德·芬德利教授认为,从短期来看,国际间的贸易均衡决定于对南北方国家出口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北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决定于经过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调整过的劳动力的增长率,即所谓自然增长率。南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则依赖于南北之间的贸易条件。如果对南力一国家的出口产品的需求大于供给,南方国家的贸易条件就会得到改善,南方国家的经济也就能够得到快速的增长。相反,如果对南方国家的出口产品的供给大于需求,南方的贸易条件就会恶化,南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从而也会下降。从长期来看,北方国家的技术进步或者投资的增加都能提高北方人民的人均收入,同时并小影响贸易条件。但是,南方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者投资的增加都可能引起贸易条件的恶化,并最终使人均国民收入下降。

(3)我国规避贫困化增长的战略选择

①建立适度的贸易保护政策,推动外贸的转型,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化。

②改造传统产业,强化比较优势。将国外技术引进后消化、吸收与我国的劳动力结合,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市场上有竟争力的产品。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深加工、细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增加出口产品的民族特色。

③扶植重点产业,实现竞争优势。要选择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和综合国力提升有重大带头作用的宇航、化工、电子通信、生物技术和金融服务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带动产业升级。

④提升创新能力。只有保证产品和生产过程持续不断地升级,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⑤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接受技术外溢。外商直接投资会产生技术转移,对我国的利益在于节省开发成本,避开风险,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促进低技术、低效率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具有较多现代技术、较高效率的现代劳动密集型产业。

2. 通过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进行的国际经济调节

(1)国际经济调节的形式

①初级形式主要是通过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进行的调节;

②高级形式是若干国家结成的经济一体化集团内部进行的对国民经济若干领域的国际经济调节。

(2)通过国际组织进行的国际经济调节

①第一种类型,是通过发达国家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广泛性的专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的某个

领域的国际经济组织进行的调节。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WTO )。

②第二种类型,是范围较狭窄的主要由发达国家参加的、但协调面较广的国际经济组织。创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有24个成员国(除土耳其等个别国家外均属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D )是这一类型的代表。

(3)通过国际会议或会谈进行的经济调节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为协调经济关系和经济政策而举行的西方八国(美、英、法、德、日、意、加、俄)的定期首脑会谈。

【答案】

3. 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答案】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或者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对金融机构设置、金融业务产品、金融工具及制度安排所进行的金融业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

(1)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

金融创新的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包括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制度在内的整个金融体系的创新; 狭义上仅指金融工具的创新。

①金融工具的创新

金融工具的创新是金融创新的核心。它是在原有金融工具的基础上通过对利率、汇率或股价等变动的预测,来规避金融风险或获得收益而创造出的新型金融工具,也被称为金融衍生工具。

②金融市场的创新

金融市场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 欧洲货币市场

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欧洲美元市场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指在货币发行国境外进行该国货币交易的市场,它把各国的金融市场互相连接起来,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一体化。可以说,金融市场国际化是金融市场创新的趋势。

b. 金融衍生交易市场

伴随着上述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金融衍生交易市场在近十多年来也相应得到快速的发展。 ③金融制度的创新

金融制度主要包括构成金融体系的金融组织制度和规范金融秩序的金融监管制度。金融组织制度创新主要指新型金融机构的设立,各类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的交叉和渗透,金融机构在业务经营管理力一面的创新。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主要是指在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中,面对动荡的国际金融环境、频繁的国际金融创新及其所带来日益严重的金融风险的背景下,各国监管当局和专门的跨国监管组织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

(2)金融创新的影响

金融创新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金融创新增加了社会效益,推动了金融和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金融创新也模糊了货币和其他金融资产的界限,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力,威胁了金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