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资产评估学基础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折现率或资本化率

【答案】折现率的实质是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即投资报酬率。

投资报酬率本质上由无风险报酬率(安全利率)和风险报酬率两部分组成,无风险报酬率可以用同期国库券利率或银行利率近似代替;风险报酬率要测算,根据所投资的行业所面临的行业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等各种风险要素测算这项交易所承担的风险,从而确定风险报酬率。

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适用的场合不同,前者适用于有限年期资产价值的估算,后者适用于无限年期资产价值的估算。

折现率的估算方法一般有市场比较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CAPM )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W ACC )等。

2. 专利权

【答案】专利权,是指经国家专利机关依法认定批准的,授予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在一定时期内对某发明成果享有的独占权或专有权。

任何人如果要利用该项专利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出售使用该项专利制造的产品,需事先征得专利权所有者的许可,并付给报酬。专利权一般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

3. 预期收益原则

【答案】预期原则是指在资产评估过程中,资产的价值可以不按照过去的生产成本或销售价格决定,而是基于对未来收益的期望值决定的。资产评估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实现资产的未来效用或获利能力。一项资产取得时的成本很高,但对购买者来说,其效用不高,评估值就不会很大。

预期原则要求在进行资产评估时,必须合理预期其未来的获利能力以及拥有获利能力的有效期限。

4. 企业价值

【答案】企业价值一般被认为是能够反映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经典的价值评估理论认为,一项资产真正的或者内在本质的价值取决于该资产创造未来现金流的能力”由于企业价值评估更多地采用收益法,具体体现为现金流量折现法、经济利润折现法等,所以更多的人认为,企业价值即为现金流量的资本化。

5. 功能性贬值

【答案】由于无形磨损而引起资产价值的损失称为机器设备的功能性贬值。设备的功能贬值

主要体现在超额投资成本和超额运营成本两方面。超额投资成本是由于进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使得相同功能的新设备的制造成本比过去降低,它主要反映为更新重置成本低于复原重置成本。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之差即为“超额投资成本”,也称为第1种功能性贬值。超额运营成本是由于新技术的发展,使得新设备在运营费用上低于老设备。超额运营成本引起的功能性贬值也就是设备未来超额运营成本的折现值, 称为第II 种功能性贬值。

二、简答题

6. 阐述商标权与商誉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1)商标权与商誉的概念

商标权是商标注册后,商标所有者依法享有的权益,它受到法律保护,未注册的商标不受法律保护。商标权是以申请注册的时间先后为审批依据,而不以使用时间先后为审批依据。商标权一般包括排他专用权(或独占权)、转让权、许可使用权、继承权等。

商誉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能获取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的收益所形成的价值。这是企业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或由于经营效率高,管理基础好,生产历史悠久,人员素质高等多种原因,与同行业企业相比较,可获得超额利润。

(2)商标权与商誉的联系

作为一种社会评价,商誉抽象地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它总是被某种形式如商标表现出来。商标权是商誉的表现形式,商誉是商标的内容,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侵害商标权必然会侵害其商誉。侵害内容的表现形式的行为,也必然侵害该形式所表现的内容,任何侵害内容的行为,都是通过对内容的表现形式的侵害表现出来的。

(3)商誉与商标权的区别

企业拥有一项评估值很高的知名商标权,并不意味着该企业一定就有商誉,二者之间的区别如下:

①商标是商品的标志,商标权的价值来自其所代表的商品所具有的超额获利能力;商誉只存在于具有超额收益的企业中,是企业整体声誉的体现,商誉的价值来自企业所具有的超额获利能力。

②商标权是可确指的无形资产,可以在原组织继续存在的同时转让给另一组织;商誉作为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是与企业及其超额获利能力结合在一起的,不能脱离企业单独存在。

③商标权可以转让其所有权,也可转让其使用权;商誉只有随企业行为的发生实现其转让,没有所有权与使用权之分。

7. 哪些情形下可以对外提供资产评估工作底稿?

【答案】可以对外提供资产评估工作底稿的情形:

(1)工作底稿的所有权属于接受委托进行资产评估的评估机构。评估机构应当对工作底稿进行分类整理,形成评估档案,并建立评估工作底稿保密制度,对工作底稿中涉及的商业秘密保密。但由于下列情况查阅评估工作底稿的,不受此限制:①司法部门按法定程序进行查询的;②依法

有权审核评估业务的政府部门按规定程序对工作底稿进行查阅的;③资产评估行业协会按规定程序对执业质量进行检查的;④其他依法可以查询的情形。

(2)因评估工作需要,并经委托人和被评估企业同意,在仲裁评估、联合评估和拥有工作底稿的评估机构认为合理的其他情况下,不同评估机构的资产评估人员可以要求查阅评估工作底稿。拥有工作底稿的评估机构应当对要求查阅者提供适当的协助,并根据工作底稿的内容及性质,决定是否允许要求查阅者阅览其评估工作底稿及复印或摘录有关内容。查阅者如误用评估工作底稿而造成的后果,与拥有工作底稿的评估机构无关。

8. 比较林木资产评估各种方法的具体适用对象和条件。

【答案】林木资源资产评估,要根据不同的林种条件,选择不同的评估方法。目前主要的评估方法有现行市价法、剩余价值法、收获现值法和重置成本法等。

(1)现行市价法

该方法是林木资产评估最常用的方法。它是参照相类似的森林资源资产的现行市场成交价格,以此为基础进行调整,从而对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关键是要收集到参照案例的成交价,并且要有充分发育的林木资源资产市场。有些受市场限制较大的林木资源则难以用该法评估。

(2)剩余价值法

剩余价值法又称市场价倒算法,是用被估林木采伐后所得的木材市场销售总收入,扣除木材经营所耗的成本(含税费)及合理利润后再加上林木资源的再生价值作为评估值。

该方法较适合于成熟林的评估,因为这时候的财务资料取得比较容易、可靠。这种方法充分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对资产价值的影响,易于被交易双方接受;同时也注意了资源状况变化对资产价值的影响,使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公允。但这种方法由于受市场价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如果成熟林的采伐期与评估基准日距离时间较长,则不宜采用该方法。

(3)收获现值法

该方法是通过预测被估森林资源资产在未来经营期内各年的净收益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现为现值,然后累计求和得出评估值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评估具有经常性收益的林木资产,如经济林、竹林、实验林和母树林等;运用它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林木资产的本金化价格,但也受人为主观因素和未来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较大。

(4)重置成本法

该方法是按照现时工价和水平,重新营造一块与被估林木资产相类似的林分所需要的成本费用,作为被估林木资产的评估值的方法。

这种方法对于以资产重置和补偿为目的的林木资产评估比较适合,也适合于对没有充分发育的林木市场条件下及成本资料较容易收集的幼龄林、中龄林及速生树种林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