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西大学体育心理学(跨专业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视觉器官
【答案】视觉器官是人和动物利用光的作用感知外界事物的感受器官。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其信息经视觉神经系统加工后便产生视觉。通过视觉,人和动物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
2. 举国体制
【答案】举国体制是指以国家利益作为最高目标,国家体育管理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调动相关资源和力量,国家负担经费来配置优秀的教练员和软硬件设施,集中选拔、培养、训练有天赋的优秀体育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在比赛中与他国竞争,争取优异比赛成绩、打破记录、夺取金牌的体育体制。
二、简答题
3. 简要评价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答案】(1)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①机械地用动物的学习规律来解释人类的学习行为。
②过分强调客观,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2)认知心理学主张学习就是将外在事物的关系内化为学习者自己的心理结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即“S—O —R”。
①认知心理学理论得到迅速发展,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相比有较大突破。
②认知心理学把学习归结为单纯的内部心理过程和意识系统,把人的认识活动归结为纯粹的认知行为,甚至类比或等同于计算机对信息的机械加工,忽略其他非认知因素的影响,从而表露出其片面性。
(3)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由学习者根据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来建构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对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
①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更强调真理的相对性,重视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
②但在实践中要注意避免因过于强调相对性而导致真理观的相对主义。
(4)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具有自主性、全面性和渗透性三大特点。
①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由于过分强调人的自我实现的生物学动力机制,容易忽视社会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制约作用。
②由于只注重人的情感与价值,而漠视客观的科学知识本身,具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4. 简述运动兴趣和运动爱好的关系。
【答案】(1)联系
运动兴趣可以发展为运动爱好。当运动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种体育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运动爱好。运动爱好必须建立在运动兴趣的基础之上。
(2)区别
①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宄或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运动爱好则是从事某项体育活动的倾向。
②运动兴趣与运动爱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是紧密联系的。但人们对某项体育运动感兴趣,却未必一定会去从事相应的运动。
5. 什么是特殊体育能力?
【答案】(1)特殊体育能力是从事专门体育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又称专项运动能力,因体育项目的特点不同而各不相同。
(2)从事体操运动(非周期性运动项目)主要应具备的特殊体育能力,包括肌肉用力感(用力的准确性)、平衡感、空间定向(方位知觉)能力、动作反馈能力、时间节奏感或韵律感、动作表象的完整性和清晰性以及动作短时记忆的准确性等,其中以前五项尤为重要。
6. 何谓体育功能?体育健身功能的表现有哪些?
【答案】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作为文化活动对人和社会所能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体育的健身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可以降低人们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有利于健康。
(2)调适和保持心理健康
现代研究认为,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促进荷尔蒙的分泌和有利于健康免疫系统的形成。
(3)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呼吸次数少但每次吸入的空气多,肺通气量较大;反之,肺通气量就小。因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肺的工作效率,提高氧从肺进入血液的能力。
(4)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体育锻炼能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能保持成年人和中老年人的骨骼、肌肉的机能。
(5)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体育锻炼可以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运动系统等产生良好的影响并促进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提高,推迟机体各系统的老化,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7. 简述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
【答案】动作技能是由个别动作构成的系统,它是在练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运动技能的形成是有阶段性的,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对其特点的分析是评价个人技能水平的重要方法。运动技能的形成有三个阶段:
①认知定向阶段
在技能学习的开始阶段,个体的注意主要集中在认知问题上,强调对任务的认知,知觉和理解动作的术语、要领、原理或规则,以及做动作时应知觉的线索(包括来自身体内部或外部的线索),学习与它有关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这种技能的最一般的、最粗略的表象,这就是技能的认知定向阶段。
②动作的连接阶段
在通过练习建立一定的感知和表象的基础之后,动作技能的学习进入动作的联结阶段。在此阶段,认知阶段的知识得到了应用,个体已经学会把某些环境线索与完成技能所需的活动联系起来。
③协调完善阶段
这是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技能几乎变成习惯性的自动化操作,人们不再有意识地去思考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意识对动作的控制作用减小到最低限度。
8. 渐进放松训练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案】(1)渐进放松法的训练的注意事项
①任何放松训练的最终目标都在于使练习者在遭遇压力情境时,能够以渐进放松方法应对,并产生良好的效果。
②任何练习者都希望通过渐进放松调整自己的唤醒水平。
(2)基本渐进放松训练的注意事项
①在基本渐进放松训练的开始阶段,一般要持续5—8秒,但不要因为过多地注意计时而分散自己的意念。
②练习过程中要保持心情平静,动作缓慢,不可急躁。
③练习要选择一个安静而不受干扰的地方。
④练习的时间可以选择晚上睡觉前。
(3)在不同场合的渐进放松训练的注意事项
经过3〜4次加上暗示语的渐进放松训练,受训者已经能够将注意力集中于呼吸的技术而逐渐缩短达到放松的时间,就可以选择一个能给放松训练带来益处的场合,如在去体育馆的汽车上或需要等待的运动场地中,取坐姿或立姿均可。最初几次可以闭上双眼,有助于注意力集中。逐渐地,应当训练自己睁开眼睛也可以完成练习,但精神不能分散到别的事情上。
三、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