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716文学概论之现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术语解释
1. 调值
【答案】调值是指音节高低升、降由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调值有两个语音特点:一是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音的高低决定于频率的高低; 二是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中间没有停顿,没有跳跃。描写调值一般采用赵元任创制的“五度标记法”来标记声调。
2. 非主谓句
【答案】非主谓句是指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它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单词加句调形成。可以分为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叹词句、拟声词句几类。例如“有情况! ”,“要下雨了”等句子都是非主谓句的典型。
3. 义项
【答案】义项是指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它原是辞书中的术语,这里借用来表示相应的语义单位。有的词只有一个义项,有的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一个词几个义项,各个义项只出现在自己的语境中,每个具体语境只有一个义项适用,别的义项不适用,因此它们存在一种互补关系。义项可以分为基本义和转义,前者是基本的、常用的义项; 后者是由基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4. 声母
【答案】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称作“零声母”。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gudng" (光)中的ngo 车甫音在音节开头的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是韵尾。
二、简答题
5. “啤酒”“酒吧”分别由几个语素构成? 请分析并阐明理由。
【答案】“啤酒”是一个语素,它是通过音译加义类式借词; “酒吧”半音译半意译式借词,有两个语素。
(1)判断一个词有几个语素,可以使用替换法,即分别用每一个字另组新词,若在新词之中两个字的意思都保持不变,则为两个语素,反之则是一个语素。
(2)“啤酒”中“酒”翻译时是添加的义类词,所组新词意思不变,如“白酒”“红酒”“酒
香”等,但是“啤”是音译字,无法组成其他词语,所以“啤酒”是一个语素; “酒吧”也是半音译半意译的借词,“酒”组成新词时意义不变,“吧”也可以组成其他的词,意义保持不变,如:“书吧”,“淘吧”等,所以“酒吧”有两个语素。
6. “倒了一杯水”有歧义吗? 请用语义特征分析法作出解释。
【答案】有歧义。
这是由同形字的原因造成的,“倒”是多义词,有“泼”和“斟上”两种意思; 既可以表示“洒了一杯水”,也可以表示“斟上一杯水”。
7. 用类比法检查下面的短语,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不正确的?
①不干净的一件衣服
②刚刚回来的黄诚文的哥哥
③枫叶红了的时候
④等到满山红叶时
【答案】例③是正确的,其他都是不正确的。用例③的格式说话都能成立,所以证明例③是正确的。如:
③1丁香花开了的时候
③2月牙升起的时候
③3江面刮风的时候
例①、②、④都是不正确的,因为用与他们相仿的格式说话都不能成立。如:
*①1不愉快的一件事
*①2不正确的一种看法
*①3不好看的一个小伙
正确说法是:
①1意见不愉快地事
①2一种不正确的看法
①3一个不好看的小伙
所以例①应改为“一件不干净的衣服”。
同样例②也是不正确的,由于例②是歧义短语,所以格式相仿的短语也都是有歧义的。如: *②1刚刚跑过来的孙悦的姑娘
*②2刚刚走过马路的小张的父亲
*②3刚刚送走亲戚的老夏的朋友
②1既可理解为“刚刚跑过来的是孙悦”,也可理解为“刚刚跑过来的是孙悦的姑娘”。当然,②2、②3甚至原例②都有跟这相当的两种理解,所以这类短语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种理解当中的一种。
例④也是不正确的。如:
*④1等到满园菊花时
*④2等到天空圆月时
*④3等到江面帆船时
显然④1、④2、④3都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所以例④是错误的。
8. 现代汉语里有一种“离合词”,合的时候是一个词,分的时候是两个词,不能任意类推。下面句子里加着重点的词中间也插进了其他成分,你认为对吗?
①为了完成全年计划,昨天厂里又动了一次员。 ..
②老头儿注了几次射,才退烧。 ..
③我向领导汇了一次报。 ..
【答案】“动员、注射、汇报”都不是离合词,它们结合很紧,很难再插进去其他部分。惯用的形式是:
(1)又动员了一次/又一次动员了
(2)注射了几次
(3)汇报过了
9. 解释下列惯用语的意义。
背包袱 安钉子 绊脚石 翅膀硬
穿小鞋 定调子 耳边风 高帽子
【答案】(1)背包袱:喻指有沉重的经济或精神负担。
(2)安钉子:比喻人为地制造困难或设置障碍物。
(3)绊脚石:行走时使脚受阻而跌倒的石块。喻指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4)翅膀硬:喻指能独立行动或不服从别人管教。
(5)穿小鞋:专指那些在背后使坏点子整人,或利用某种职权寻机置人于困境的人为“给人穿小鞋”。也指上级对下级或人与人之间进行打击报复,都称为“穿小鞋”。
(6)定调子:今多用以比喻在开会、开展某种活动、进行某项工作等之前,事先下结论,确定其基本方向。比喻事前确定途径或做法。
(7)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8)高帽子:比喻恭维的话。
三、论述分析题
10.一般认为语序和词汇手段是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请你举例详细阐述。
【答案】(1)语序和虚词是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语序和虚词是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