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807文学理论与评论写作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方言

【答案】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指因地理区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发音与日常用语,俗称地方话。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形成方言的因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徙,山川地理的阻隔等; 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例如,汉语中有北方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闽方言区、吴方言区、客家方言区、粤方言区七大方言区,每一方言下还有小的分支。

2. 语法性质

【答案】语法性质是指与语音、词汇相比所具有的特征,相当于“语法功能”。语法具有更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抽象性是指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稳固性是指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要缓慢得多。民族性是指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3. 偏旁

【答案】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构成。偏旁由笔画构成,一个偏旁由一个或更多的笔画构成。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习惯上有“左偏右旁”的说法,这是采用“两分法”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得出的认识。由于汉字结构复杂,许多汉字并不是左右结构的。所以,不再区分左右,一律称之为“偏旁”。如“位、住、俭、停”中的“亻”,“国、固、圈、围”中的“口”,“偏、翩、篇、匾”中的“扁”,都是偏旁。

4. 语体

【答案】语体是指由于使用语言的社会场合或交际内容的不同,在同一语言或方言中产生的语言变体。语体可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两类。口语语体又可分为:家常语体,即在家庭内部或熟人之间使用的语体; 正式语体,即在正式社交场合使用的语体; 典雅语体,即在隆重的公开集会和举行仪式时使用的语体等。书面语语体也可分为文学语体、科技语体、新闻报道语体等若干类。

二、简答题

5. 音素、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

【答案】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例如,“爸”(b à)从音色角度可以划分出“b ”和“a" 两个不同的音素; 而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有同等使用价值的一组音素,可归并为一个音位; 音位变体是一个音位中包含的一些不同的音,例如,音素/a/有

(1)联系

音素构成音位,音位又有多个音位变体。而音位变体是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反映和表现。 (2)区别

①音位与音素的区别

a. 划分角度不同。音素是从人类语音的音质上着眼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两个音若音质不同,就是两个不同的音素。

b. 划分范围不同。音素是从人类的语言所能用到的全部语音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音位则是在某种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②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区别

a. 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 音位是一个总的名称,而一个具体的音位,总是要通过不同的变体体现出来。比如一个音位有四个变体,这个音位在不同场合总是表现为其中某一个具体的音位。音位本身是抽象的。

③音素和音位变体的区别

音素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的,而音位变体是从社会属性的角度划分的。音素之间有些也能区别意义,而音位变体之间是不具有辨义功能的。

6. 解释下列惯用语的意义。

背包袱 安钉子 绊脚石 翅膀硬

穿小鞋 定调子 耳边风 高帽子

【答案】(1)背包袱:喻指有沉重的经济或精神负担。

(2)安钉子:比喻人为地制造困难或设置障碍物。

(3)绊脚石:行走时使脚受阻而跌倒的石块。喻指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4)翅膀硬:喻指能独立行动或不服从别人管教。

(5)穿小鞋:专指那些在背后使坏点子整人,或利用某种职权寻机置人于困境的人为“给人穿小鞋”。也指上级对下级或人与人之间进行打击报复,都称为“穿小鞋”。

(6)定调子:今多用以比喻在开会、开展某种活动、进行某项工作等之前,事先下结论,确定其基本方向。比喻事前确定途径或做法。

(7)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四个音位变体。 音素、音位与音位变体三者的关系主要是:

(8)高帽子:比喻恭维的话。

7. 形式上带有“像、好像、同、如同”一类词的,有的是明喻,有的不是。是与不是的根据是什么? 举例说明。

【答案】A. ①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②坐在飞机上,白云好像就在我的脚底下。

B. ①当潇潇雨下,夜色深沉的时候,长安街像一条静静的长河。

②他好像有什么心事。

AB 两组的第一句都是明喻,把“春风”比作“母亲”,把“夜色深沉时段的长安街”比作“静静的长河”。“像、如同”前后的事物本质是不同的,但又有突出的相似点。又如“月光好像水银泻地一般”是明喻。

AB 两组的第二句虽也有“像、如同”这类词,但它们前后的词语并不表示不同本质的事物,所以不是明喻。又如“他像他哥哥一样高”也不是明喻,而是比较。

8. 句式选择的总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句式选择首先原则即根据不同语境,特别是上下文的需要,和言语交际的表达目的; 选择表达效果最佳的句式。同时兼顾上下文句子主语的异同,内容的协调统一等。

9. 举例说明义素分析或语义特征分析的作用。

【答案】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即词义的区别特征。义素分析随着语义学的兴起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义素分析的主要作用有:

(1)义素分析法以简驭繁,便于理解和掌握词义

,义素分析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掌握、解释、理解语义。例如旧字典解释“鲸”为“海大鱼也”

,鲸并不是鱼,这就在共同义素上出现错误,鲸应该是“哺乳动物”。虽然一般人称“鲸鱼”为“鱼”

但解释时却不可这样从俗。

(2)义素分析法能更好的解释词义之间的异同

义素分析可以突出地显示词义之间的异同及联系。如下列词语可以按照义素的异同整齐地排成矩阵;

+雄性 -雌性 -成年

人 男人 女人 孩子

马 儿马 骤马 马驹子

牛 公牛 母牛 牛犊儿

(3)义素分析法可以更好的解释语义场的形成

词汇之间可以结成种种语义场,同一语义场的各词之间必有相同的义素,又有互相区别的义素。通过义素来解释语义场是方便的,实际上义素的确定就是在语义场各词之间的语义对比中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