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藏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631语言学综合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西藏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631语言学综合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西藏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631语言学综合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10 2018年西藏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631语言学综合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18 2018年西藏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631语言学综合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25 2018年西藏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631语言学综合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35
一、名词解释
1. 双关
【答案】双关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是指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其基本类型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谐音双关,又称谐声双关、字音双关,是指利用词语的同音、近音、音似的条件构成双关; 语义双关,又称意义双关、借义双关,是指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构成表里两层意思。
2. 层递
【答案】层递是修辞格的一种,是指用结构相似的平行语句表达层层递进或依次递降的事理。它主要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无论是递升或递降,都是层层深入的。它借步步推进,使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化,对表达的事理产生深刻的印象。比如“一根火柴,它自己熄灭了,却把别人点燃起来,引起了比自己大十倍、百倍、千倍以致数万万倍的熊熊大火。”
3. 音素
【答案】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节由音素构成,如“刊(kan )”它可以划分出“k , a , n ”三个音素。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在语音学与音韵学中,音素一词所指的是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音素是具体存在的物理现象。国际音标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具有一一对应。
4. 北方方言
【答案】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
①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②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
③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④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
镇江和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二、简答题
5. 文艺语体有几种类型?
【答案】文艺语体可分为散文体、韵文体和戏剧体三类,它们各具特点。
(1)散文体
①散文体指小说、散文和特写等用的语体。它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主要特点就是多样化。
②散文体在语言材料和修辞方式的选择上异常广泛,几乎不受什么限制。它讲求句子连贯流畅,着重叙述和描绘事物,句式错落,辞格不拘。因此,散文体的风格主要是繁丰和藻丽。
(2)韵文体
①韵文体包括诗歌、词曲和快板等。韵文的语言富有音乐美。因此,它非常讲求韵律和节奏。
②由于韵文的韵律需要,所以在用词和造句等方面具有灵活性。它的风格主要是含蓄。
(3)戏剧体
①戏剧体指话剧、歌剧和地方戏等用的文体。
②戏剧的语言特点
a. 个性化是指剧中人物的语言要具有鲜明突出的性格特征,用语必须充分注意人物的年龄、职业、生活习惯、社会地位、思想品德等。
b. 口语化是指剧中人物对话的语言最接近日常口语,朴素自然,亲切生动,观众易懂。
c. 动作性是指戏剧语言能细致入微地表现人物的外形状态和心理活动。戏剧的语言动作,常常是借助人物的活动来表现其个性特征的。
③戏剧体的风格卞要是通俗明快。
6. 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与区别词之间的异同是什么?
【答案】(1)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与区别词的概念
①性质形容词是表示性质或属性的形容词。性质形容词一般要重叠或加上“地”才可以修饰动词。少数性质形容词可以直接作状语修饰动词,
②状态形容词是用来描绘事物或动作的状态的形容词,作为词类家族中独特而重要的一员,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进行描绘。
③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或区别性特征,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属性往往有对立性质,因此区别词往往是成对或成组的。
(2)形容词与区别词的联系
①区别词和形容词都能作定语修饰名词。
②区别词也称作“非谓语形容词”,形容词可以充当谓语、定语、状语或补语等句法成分。区别词在加上“的”组成“的”字短语后也能作主语和宾语。
(3)形容词与区别词的区别
①形容词能充当定语,还可以充当谓语,一部分能作补语和状语,能前加副词“不”和“很”。
②区别词则只能充当定语,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状语,即缺少谓词功能,不宜归入谓词,区别词表示否定形式只能用“非”。
③每一个区别词一般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词,形容词不具有这种特征。
7. 排比的修辞效果是什么? 了解排比的结构形式对写作有什么好处?
【答案】(1)排比的修辞效果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法成分排列起来的一种辞格,它可以增强语势,突出语义,加深感情,提高表达效果。构成排比的各项往往有共同的提示语,因而节奏感强,和谐流畅。
(2)了解排比的结构形式对写作的好处
在写作中遇有内容不便于作总括叙述时,可以采用排比列举叙述; 有的虽然能作总括叙述,但为了加强语势,突出重点词语,也可采用排比句。排比多用于说理、抒情。用于说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于抒情,可以把感情发挥得淋漓尽致。
8. 语义的模糊性。
【答案】模糊性是语义的重要特征,其具体内涵是:
(1)一种语义不确定、界限不分明的性质
语义模糊是指语义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语义不确定、界限不分明、亦此亦彼的性质。例如,“中
午”同“上午”“下午”之间便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我们不能确定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是中午。
(2)客观事物连续性的反映
语义的模糊性是客观事物连续性的反映,事物的核心部分一般来说还是比较明确的,但它与邻近事物的差异是逐步扩大的,其间根本不存在明确的界限。例如,时间是一分一秒地过去的,并没有中午与上午的明确界限。但是“中午”的核心还是明确的,这核心部分乃是人们注意的重心,是词义所要概括的主要对象。至于边缘部分则有意无意的加以忽略。
9. 用汉语拼音字母和国际音标给下面一首诗注音(声、韵、调),并指出韵脚属于哪个韵部。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