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大连海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812统计学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非抽样误差类型。

【答案】非抽样误差是相对抽样误差而言的,是指除抽样误差之外的,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样本观察结果与总体 真值之间的差异。无论是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或是在全面调查中,都有可能产生非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有以下几种类型:

(1)抽样框误差,是指抽样框中的单位与研宄总体的单位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使用这样的抽样框抽取样本就会出现一些错误。

(2)回答误差,是指被调查者在接受调查时给出的回答与真实情况不符。导致回答误差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有理答误差、记忆误差和有意识误差。

(3)无回答误差,是指被调查者拒绝接受调查,调查人员得到的是一份空白的答卷。

(4)调查员误差,是指由于调查员的原因而产生的调查误差。

(5)测量误差,是指如果调查与测量工具有关,则很可能产生测量误差。

2. 说明回归模型的假设以及当这些假设不成立时的应对方法。

【答案】(1)多元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有: ①自变量

③对于自变

④误差项是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且相互独立,即

(2)若模型中存在多重共线性时,解决的方法有:

第一,将一个或多个相关的自变量从模型中剔除,使保留的自变量尽可能不相关。

第二,如果要在模型中保留所有的自变量,那就应该:避免根据统计量对单个参数进行检验;对因变量Y 值的推断(估计或预测)限定在自变量样本值的范围内。

若模型中存在序列相关时,解决的方法有:如果误差项不是相互独立的,则说明回归模型存在序列相关性

,这时首先要查明序列相关产生的原因。如果是回归模型选用不当,则应改用适当的回归模型;如果是缺少重要的自变量,则应増加自变量;如果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能消除序列相关性,则需采用迭代法、差分法等方法处理。

第 2 页,共 50 页 是非随机的、固定的,且相互之间互不相关(无多重共线性); 的方

差都相同,且不序列相关,

的所有

值②误差项s 是一个期望值为0的随机变量,即

若模型中存在异方差性时,解决的方法有:当存在异方差性时,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不再具有最小方差线性估计的性质,而加权最小二乘估计则可以改进估计的性质。加权最小二乘估计对误差项方差小的项加一个大的权数,对误差项方差大的项加一个小的权数,因此加强了小方差性的地位,使离差平方和中各项的作用相同。

3. 简述系数、c 系数、系数的各自特点。

【答案】(1)

相关系数是描述列联表数据相关程度最常用的一种相关系数。它的计算公式为:式中,《为列联表中的总频数,也即样本量。说系数适合

这个范围。

列联表的情况。C 系数的列联表,是因为对于

计算公式为:

列联表中的数据,计算出的系数可以控制在(2)列联相关系数又称列联系数,简称c 系数,主要用于大于

当列联表中的两个变量相互独立时,系数c=0, 但它不可能大于1。c 系数的特点是,其可能的最大值依赖于列联表的行数和列数,且随着R 和C 的增大而增大。

(3)克莱默提出了 V 系数。V 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当两个变量相互独立时,当两个变量完全相关时,所以V 的取值在之间。如果列联表中有一维为2,即

4. 简述估计量的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答案】(1)无偏性 若估计量则V 值就等于值。 的数学期望等于未知参数

即:

则称为的无偏估计量。估计量的值不一定就是的真值,因为它是 一个随机变量,若

是的无偏估计量,则尽管的值随样本的不同而变化,但平均来说它会等于的真值。

(2)有效性

设(3)—致性(相合性) 如果依概率收敛于则称

即有

是的一致估计量。

第 3 页,共 50 页 与且至少对于某一个都是的无偏估计量,若对于任意

上式中的不等号成立,则称较有效。 有

5. 给出在一元线性回归中:

(1)相关系数的定义和直观意义;

(2)判定系数的定义和直观意义;

(3)相关系数和判定系数的关系。

【答案】(1)相关系数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的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量。若相关系数是根据总体全部数据计算的,称为总体相关系数,记为

称为样本相关系数,记为r 。样本

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按上述计算公式计算的相关系数也称为线性相关系数,或称为相关系数。r 仅仅是x 若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的,则与y 之间线性关系的一个度量,它不能用于描述非线性关系。这意味着,r=0只表示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并不说明变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它们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变量之间的非线性相关程度较大时,就可能会导致r=0。因此,当r=0或很小时,不能轻易得出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的结论,而应结合散点图做出合理的答释。

(2)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称为判定系数,记为其计算公式为:

判定系数测度了回归直线对观测数据的拟合程度。

的取值范围是越接近于1, 表明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越大,回归直线与各观测点越接近,用x 的变化来答释y 值变

差的部分就越多,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就越好;反之,越接近于0, 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就越差。

(3)相关系数和判定系数都是用来表明X 与Y 的关系,即X 对Y 的拟合程度。在一元线性回归中,相关系数实际上是判定系数的平方根。相关系数取值范围在卜之间。判定系数取值范围在[0, 1]之间。

6. 什么是指数?它有哪些性质?

【答案】指数,或称统计指数,是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化的一种重要统计方法。它有如下一些性质:

(1)相对性。指数是总体各变量在不同场合下对比形成的相对数,它可以度量一个变量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的相对变化,如一种商品的价格指数或数量指数。它也可以反映一组变量的综合变动,比如综合物价指数是根据一组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并给每种商品的相对数定以不同权数计算出来的,这种指数称为综合指数。另外根据对比两变量所处的是不同时间还是不同空间,它们计算出来的指数分时间性指数和区域性指数。

第 4 页,共 5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