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686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资本技术构成、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1)资本的构成可以从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两方面来考察。

①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它们之间有一定比例,一般说来,这个比例是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的技术水平越高,每个工人所使用的生产资料数量就越多; 相反,技术水平越低,每个工人所使用的生产资料数量就越少。这种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②从价值形态看,用十生产的资本是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组成,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

③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也就是说,资本有机构成是以价值构成来表示的,但是,这里的价值构成是必须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价值构成,不是由技术构成变化所引起的价值构成变化就不属于有机构成的范畴。

(2)资本技术构成、价值构成和有机构成的划分建立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概念的基础上。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理,活劳动是创造包括利润在内的新价值的源泉。马克思把用于劳动力的资本(即能够使价值量发生变化、使资本增殖的资本)定义为可变资本,用v 表示,以生产资料形式表现的资本(在生产中仅仅转移原有价值而不能创造新价值)定义为不变资本,用c 表示。

(3)资本价值构成与资本技术构成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资本的技术构成从根本上决定着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一般来说,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引起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却不一定是由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是以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价值构成来表示的,它是把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结合在一起的概念。

2. 试分析当今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格局。

【答案】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世界现存30多个区域经济集团,其中有三个规模最大、影响也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集团,即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可以说,战后区域集团的发展格局,主要就是指这三个有代表性的区域性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1)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个成立的区域经济集团,它的前身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欧共体在一体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现己发展成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这些进展主要包括:建立工业品关税同盟、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统一对外渔业政策、建立货币联盟。欧洲联盟以及

欧洲经济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一体化程度很高的区域经济集团。

(2)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和美洲经济圈的组建实际上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建立美国、加拿大自由贸易区; 第二步是把墨西哥吸收进去,建立三国自由贸易区; 第三步是加强与拉美国家的经济合作,目标是实现美洲自由贸易区; 最终形成一个幅员广大的美洲经济圈。1992年年底,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总统共同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由此形成了一个包括3.6亿人口,在面积上大于欧洲统一市场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亚太地区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加强了各国间的相互依赖,亚太地区区内贸易占该地区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提高,区域内各国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从而为这一地区的合作创造了条件。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亚前总统霍克的倡议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在堪培拉召开,它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由过去的民间论坛发展成政府间的磋商,从而拉开了亚太地区更为广泛的经济合作。此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不断增加,并且在制度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是:维护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增加经济交往,减少关税壁垒,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3. 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是什么?

【答案】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依然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这是因为:

(1)价值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离开了人的活劳动,其他任何要素都不能创造价值。再先进、再灵巧的机器人毕竟是机器,是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属于生产资料的范畴,必须有人对它进行操作,它才能运转,否则也只是堆物料。

(2)使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的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来源于“总体工人”的剩余劳动。“总体工人”不仅包括在生产第一线直接操纵机器设备进行劳动的工人,而且包括从事技术工作和一般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既包括体力劳动者,也包括脑力劳动者,他们共同参与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创造。

(3)使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的资本家,比没有使用这些设备的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是由于前者的总体工人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平均水平的劳动生产率,劳动复杂程度也比较高,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4)使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的资本家获得的更多的剩余价值,其中的一部分是山其他生产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移过来的。因为使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的生产部门,‘白们的资本有机构成比较高,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下,同量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量就比较少。但是,由于后面将要讲到的部门之间的竟争,形成了平均利润率,从而使一部分剩余价值从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转移到有机构成高的使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的部门中来。

4. 怎样认识资本社会化、劳动资本化和剩余价值分享的关系?

【答案】资本社会化、劳动资本化和剩余价值分享的关系如下:

(1)资本社会化是指资本所有权由独资老板或几个合伙人集中控制转变为多元股东分散持有的过程。资本社会化就产生了归于资本的剩余价值在资本所有者或股东之间如何分配的问题。劳动资本化是指劳动力价值(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股权的过程。劳动资本化就产生了全部剩余价值在资本与劳动之间如何分配的问题。

(2)上述资本社会化程度高低与劳动资本化程度高低的小同组合,可能出现四种企业类型,形成对剩余价值分享的四种不同模式:

①资本社会化与劳动资本化的程度都很低

在这类企业中,企业的剩余价值主要由股东占有,而且股东人数少,控股权通常集中在个人或家族手上。员工的基本报酬形式仍然是工资。这类企业与传统的业主制企业最为相似。

②资本社会化程度很高,但劳动资本化程度不高

在这类企业中。员下的基本报酬形式仍然是工资,剩余价值主要归企业股东所有,但股东人数很多,企业总股权在大量股东之间分散持有,以致没有控股者。

③资本社会化程度低而劳动资本化程度高

在这类企业中,一方面创业股东(个别人)拥有控股权,获得大量剩余价值; 另一方面有大批的经营者,也有一定数量的个人股权,分享剩余价值。

④资本社会化与劳动资本化程度都很高

在这类企业中,不但员工较广泛地成为股东,而且股东总人数众多,股权分散,因此是在更大范围内分享剩余价值。这类企业可以说是对古典资本主义在当代经济中的扬弃。

5. 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源泉是什么?

【答案】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的使用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地租可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绝对地租是由于土地私有权垄断,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

(1)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

①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农产品价值高于它的生产价格,即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高于平均利润。

在农业生产中,除了农业资本家取得平均利润,农业工人取得工资外,土地所有者还必须要得到绝对地租。这样,农产品就必须按照高于它的生产价格的市场价格出售。但这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因为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一般低于工业,其价值就要高于生产价格,只要能把其差额扣留在农业部门就可以成为绝对地租。

②在当代资本主义农产品市场价格等于生产价格的情况下,绝对地租来自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和克扣农业工人的一部分工资。

(2)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