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昌大学园林综合理论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皇家园林

【答案】“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苑、宫苑、苑囿、御苑等。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的皇家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2. 风水文化

【答案】风水文化是一种传承有序的汉族民俗现象,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淀下来的、对居件环境进行地理选址布局的一种实用国术,是汉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已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3. 华表

【答案】华表是古代一种柱形的标识性的建筑物,一般立在路口、大型建筑物、园林、宫室前面作为标志,立在陵寝前面的标识墓道,叫神道碑。

二、简答题

4. 谢灵运园的造园成果有哪些?

【答案】会稽谢家庄园是魏晋六朝时期南方私家庄园别墅的杰出代表,其造园成果有以下几点:

(1)谢灵运园林无论新旧都能完全契合于天然山水地形。布局上收纳远近借景,方便农业耕作,远近自然景观各具性格的形象特征。

(2)庄园的水、草、竹、木、野生花卉和鱼、鸟、野兽等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呈现出一幅大自然淳朴可爱的情景和自给自足的庄园图景。

(3)谢家的庄园可以说是一座典型的园林化庄园。其山水风景相结合方面的确花费一番心思。园内建筑布局与山水风景相结合,道路敷设与景观组织相配合

(4)相地上宅体现了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反映了门阀士族的文化素养,与两晋南北朝开始形成的堪舆风水的学说也不无关系。

(5)谢灵运为此园注《山居赋》,从园林角度看,《山居赋》涉及到上宅相地、选择基址、道路布设、景观组织等方面的情况。这此都是在汉赋中所未见的,是风景式园林升华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5. 简述隋唐园林的主要成就。

【答案】隋唐园林在魏晋南北朝所奠定的风景式园林艺术的基础上,随着封建经济、政治和

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臻于全盛的局面。现将全盛时期造园活动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大致概括为以下六方面:

(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完全形成。

①“皇家气派”作为皇家园林所独具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园林规模的宏大,反映在园林总体的布置和局部的设计处理上面。

②“皇家气派”是皇家园林内容、功能和艺术形象的综合,给人一种整体的审美感受。它的形成,标志着以皇权为核心的集权政治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

③皇家园林在隋唐三大园林类型中的地位,比魏晋南北朝时期更为重要,出现了像西苑、华清宫、九成宫等这样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④就园林的性质而言,已经形成人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个类别及其类别特征。

(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及局部的细致处理。

①开始诗、画互渗的自觉追求,把诗、画情趣赋予园林山水景物,以诗入园、因画成景已见端倪。

②以山水景物诱发游赏者的联想活动、意境的塑造己处于朦胧状态。

③“中隐”思想以及官僚阶层的壮大和官僚政治的成熟推动了士流园林的发展。

④文人参与造园活动,把士流园林推向文人化的境地,促成了文人造林的兴起。

(3)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的进一步世俗化。

①城市寺观具有城市公共交往中心的作用,寺观园林发挥了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

②郊野寺观的园林(包括独立建置的小园、庭园绿化和外围的园林化环境)把寺观转化为兼有点缀风景的手段,促进原始型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郊野的生态环境。

③宗教建设与风景建设在更高层次上相结合,促成了风景名胜区和“园林寺观”的发展。

(4)公共园林更多地见于文献记载。

①重视城市的绿化建设,丰富了城市总体的天际线,增益了城市绿化效果。

②长安的绿化不仅局限于城区,还以城区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形成了近郊、远郊乃至关中平原的绿色景观大环境的烘托。

③长安的绿化建设情况经传播影响及于国外。

(5)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跨入了一个新境界。

①造园用石的美学价值得到充分肯定,园林中的“置石”比较普遍,“假山”一词开始用作园林筑山的称谓。

②园林的理水,除依靠地下泉眼而得水外,更注意从外面的河渠引来活水。

③园林植物题材更为多样化。

④园林建筑从极华丽的殿堂楼阁到极朴素的茅合草堂,它们的个体形象和群体布局均丰富多样而不拘一格。

(6)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三个艺术门类已有互相渗透的迹象。

①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三个特点诗画的情趣开始形成。

②第四个特点意境的含蕴处在朦胧的状态。

③隋唐园林作为一个完整的园林体系已经成型,并在世界崭露头角,影响及于亚洲汉文化圈内的广大地域。

6. 秦汉时期著名的建筑宫苑有哪些?

【答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营造宫室,规模宏伟壮丽。这些宫室营建活动中也有园林建设如“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一苑,其中分布着宫室建筑。苑中养百兽,供帝王射猎取乐,保存了囿的传统。秦汉时期较著名的宫苑主要有:秦朝有咸阳宫、阿房宫、兰池宫等; 汉朝有上林苑、建章宫、长乐宫、未央宫等。

(1)咸阳宫

咸阳宫是中国秦代宫殿,位于今陕西咸阳市东,当初秦都咸阳城的北部阶地上。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开始营建宫室,至迟到秦昭王时,咸阳宫己建成。在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该宫又经扩建。据记载,该宫“因北陵营殿”,为秦始皇执政“听事”的所在。秦末项羽入咸阳,屠城纵火,咸阳宫夷为废墟。

(2)上林苑

上林苑是古代汉族园林建筑,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己无存。上林苑既有优美的自然景物,又有华美的宫室组群分布其中,是包罗多种多样生活内容的园林总体,是秦汉时期汉族建筑宫苑的典型。建章宫位于其中,井挖有一太液池,池中筑蓬莱、方丈、瀛洲二座岛,形成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一池二山”的模式。

(3)未央宫

未央宫,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属于西汉皇家宫殿,位于今陕西西安西北约3公里处,建于长安城西南角,为长安城地势最高之处的龙首原上。西汉时位于西汉都城长安城的西南部,因在长乐宫之西,汉时称西宫。为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在秦章台基础上修建。

三、论述题

7. 明代计成在他的论著《园冶》第一卷《兴造论》中说:“‘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绍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叮幢,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请你结合实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计成这段话的意思为:所谓“借”,就是指园林虽然内外有别,但眼能得见的景色,则不拘远近。蓝天下的山峰耸翠也好,青红色的古刹凌空也好,凡是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低俗的景物就要加以遮挡,优美的景物则要尽收眼中。不论草莽田野,都变为烟云缥缈的景色。这就是所说的“巧而得体”的意思。即计成的这段话论述的是借景在园林中的应用。

借是一种观望,可以打破园林空间的局限,起到扩大空间、丰富园景的作用,可以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也可以借春夏秋冬等四时景致。换而言之,所谓“借”是立足于园本位而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