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藏大学文学院614中国文学史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西藏大学文学院614中国文学史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西藏大学文学院614中国文学史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6 2018年西藏大学文学院614中国文学史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11 2018年西藏大学文学院614中国文学史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17 2018年西藏大学文学院614中国文学史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22

一、名词解释

1. 熏浸刺提

【答案】熏浸刺提是梁启超提出的关于新小说的文学主张。语出其《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认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而人们特别偏爱小说的原因,在于小说能够提供一种新的境界,使读者得到想象中的满足,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生活,认识自身。他将小说作用概括为“熏”、“浸”、“刺”、“提”四个方面。“熏”实指感情潜移默化,“浸”是指感人至深,“刺”是指使人感情受突然刺激,“提”是指读者随书的感情而变化,把自己融入其中。

2.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答案】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的合称,又称南宋四大家。当时杨、陆的声名尤著。尤袤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 杨、范虽比不上陆游,但各有特色。杨万里一反江西诗派的生硬槎桠,创立了活泼自然的诚斋体。杨万里、陆游流传下来的作品,数量之多实在惊人。中兴四大诗人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杨万里有《诚斋集》,范成大有《范石湖集》,陆游有《陆放翁集》传世。

3. 近体诗

【答案】近体诗是指形成于唐代的格律严谨的诗歌,又称“今体诗”。由南朝齐“永明体”发展而来,至唐初沈俭期、宋之问时定型,为唐以后历代常用。其字数、句数、平仄、对仗与押韵均有严格规定。主要类别有绝句、律诗和排律,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近体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有重要地位。

4. 诗有六义

【答案】诗有六义是古代诗歌美学用语。它是指《诗经》的“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风指国风,是不同诸侯国和地区的地方乐。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大部分是民歌。雅即雅正,是周朝京都地区的雅正音乐。分大雅和小雅。颂是祭神祭祖的歌舞乐曲,音乐舒缓。而赋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情感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此物比彼物,诗人借用一个事物来作比方。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的歌唱所以大都在诗歌的开头。

二、简答题

5. 比较《长生殿》和《桃花扇》艺术结构上的特点。

【答案】《长生殿》与《桃花扇》是清代传奇的代表之作,皆是以涵咏古情事来表达作者的历史观。《长生殿》是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来表达“乐极哀来,垂戒来世”的主旨; 《桃花扇》则是通过写晚明士子侯方域和“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的爱情的“离合之情”来写国破家亡的“兴亡之感”。

(1)两剧对历史材料剪裁之比较

①由于创作主旨不同,《长生殿》借“安史之乱”、“国倾而复平”来写李、杨生死不渝的“钗盒情缘”,因而“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对生、旦都进行了“美化”。而且,下本多属虚构,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采用美丽的神话传说,“借月宫足成之”。

②而《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故侯、李的活动多与政治斗争紧密相关。同时一,对生、旦都进行了“拔高”。上下本都多属实,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稍加提炼,让生、旦相会栖霞山,双双断除花月缘而遁入空门。两剧相同处写政多属实,写情多点染。

(2)两剧结构线索之比较

《长生殿》和《桃花扇》两剧结构线索的特点都是双线结构,两线交错,形成对比,互为因果,有主有从。但不同之处在于:

①《长生殿》描写爱情戏一线重于反映政治戏一线; 《桃花扇》反映政治戏一线重于描写爱情戏一线。因此,两剧结构线索,谁主谁从,也就恰好相反。

②《长生殿》和《桃花扇》两剧都应用了“钗盒”、“扇子”这种具有象征性的事物分别作为关合两条线索的枢纽。但两者仍有区别,《长生殿》中的“钗盒”主要是李、杨爱情的象征和见证,而《桃花扇》中的那柄血染的“扇子”,不仅是侯、李坚贞爱情的象征,而且是南明王朝兴亡的见证。

③人物的设计安排上也各有差异。《长生殿》生、旦两人贯穿全剧,忠奸仅是穿插其中,因而人物关系较为单纯。而《桃花扇》贯穿全剧的人物除生、旦外,还有老赞礼、张瑶星等重要人物,因此,其人物关系较为复杂。

(3)两剧结构布局之比较

就《长生殿》和《桃花扇》结构布局看,两剧都分上下两部,但结构布局艺术却有区别: ①就《长生殿》整体结构布局看,上本布局严谨有致,下本布局松缓失度。而《桃花扇》整体结构布局上下本均布局严谨周密。

②都采取了悲喜剧交织,文武场错落的对比安排方法。但它们在矛盾冲突的设置上却各异。在《长生殿》中,男女主人公的矛盾冲突较多,而男女主人公与其他人物,特别是反面人物的正面冲突很少。《桃花扇》恰好相反,剧中男女主人公的矛盾冲突较少,而他们与其他人物,特别是反面人物的正面冲突却很多。

③结局安排不同。《长生殿》是浪漫主义的月宫仙会,《桃花扇》是现实主义的遁入空门。

6. 简述《桃花扇》的作者、产生时代和主要内容。

【答案】(1)《桃花扇》的作者

《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它是中国古典戏剧的最后一部杰作,在许多方面均富有一定的艺术创造性。

孔尚任,字聘之,一字季重,号东塘,又号岸塘、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是孔子六}一四代孙。他与当世文人、遗老冒襄、孙枝蔚、宗元鼎、叶燮、汪碗、吴绮、邓汉仅、石涛等交游,颇熟谙明清易代之际掌故,以侯方域、李香君事谱《桃花扇》传奇,誉满天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作《长生殿》的洪异并称为“南洪北孔”。

(2)《桃花扇》产生时代

《桃花扇》的创作时代正处于明朝末年,李闯王攻陷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殉国。吴三桂勾引清兵入关,攻下北京,中国北方大乱。凤阳总督马士英在南京拥立福王为皇帝,取年号“弘光”建立南明。当时清兵不过有十多万,如果励精图治,完全可以如同南宋一样自保,偏安江南。但南明皇帝耽于声色; 朝臣卖官瞥爵,搜刮钱财; 武将拥兵自重,互相打内战,只有史可法带领三千残兵坚守扬州,结果不到一年,扬州陷落,南明土朝土崩瓦解。

(3)《桃花扇》主要内容

剧情以明代才子侯方域来江南创“复社”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并赠题诗扇为主线,揭露了魏忠贤的亲信阮大诚陷害侯方域,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不从而撞头欲自尽血溅诗扇,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圈出一树桃花,故名桃花扇。后,南明火亡,侯、李重逢。但国己破,何为家? 于是他们撕破桃花扇,分别出家。

此剧表现了明末时以复社文人侯方域、吴次尾、陈定生为代表的清流同以阮大械和马士英为代表的权奸之间的斗争,揭露了南明王朝政治的腐败和衰亡原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通过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南明覆亡的历史,并总结明朝300年亡国的历史经验,表现了丰富复杂的社会历史内容。

三、论述题

7. 韩愈和柳宗元散文创作的特色比较。

【答案】韩愈和柳宗元散文创作的特色比较:

(1)韩愈和柳宗元散文创作的相同点

①勇于创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散文美学观范(观念、实践、辞采、语言)

他们在文学观念上否定了六朝的“文笔”之分,把散文引入了杂文学的发展路途; 但在创作实践中却颇为重视辞采、语言和技巧,突破了一切文体的界限和陈规旧制,把大部分应用文写成了艺术性很强的文学散文。

②韩柳将浓郁的情感注入散文之中,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力

韩愈的文章如长江大河,澎湃流转. 作者横绝奔放的气魄借其滔滔雄辩而溢诸行墨之间,更重要的是,韩愈在应用文中感怀言志,以感激怨怼奇怪之辞,发其穷苦愁思不平之声,既变“笔”